台南艺术大学

台南艺术大学

现任校长 李肇修
学校主页 http://www.tnnua.edu.tw/
中文名称 台南艺术大学
校址 中国台湾台南市官田区大崎里66号
创办时间 1996年
目录导航

学校简介

台南艺术大学(英语: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TNNUA),简称南艺大,是台湾三所艺术大学之一,校园座落于风景优美的乌山头水库旁,校园里小桥流水、柳絮飘扬,古式建筑沿水而居,美不胜收。现有5个学系,13个独立研究所。

南艺大位居山区,邻近乌山头水库,亦为著名观光景点。因距台南市区30公里以上,为台湾唯一设置于非都会区的艺术大学。

历史沿革

1993年7月教育部核准成立“台南艺术学院筹备处”。

1995年8月功能大楼动工典礼。

校园景色校园景色1996年3月行政管理机构通过设音像纪录研究所、造形艺术研究所、博物馆学研究所、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 所计划。

1996年台南艺术学院成立,并任命汉宝德先生为首任校长。设立音像纪录研究所、博物馆学研究所、造形艺术研究所及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四个所。

1997年增设应用艺术研究所、建筑艺术研究所、七年一贯制音乐系及国际艺术交流研究中心。

1998年成立音像动画研究所、七年一贯制中国音乐系。

1999年成立音像艺术管理研究所、古物维护研究所。

2000年1月 校长交接典礼-----汉校长宝德退休,郑教务长德渊代理校长。九月第二任黄校长碧端与郑代理校长德渊举行交接典礼。黄校长碧端 为学校第一任遴选校长。

2000年1月与台南市政府“南瀛学院”签约,成为签约学校之一。

2000年3月与意大利米兰艺术学院缔结姐妹校。

2001年6月与英国Goldsmiths College 签约缔结姊妹校。

2002年7月成立应用音乐学系。

2002年11月古物维护研究所新建工程动土典礼。

2003年3月与日本伊丽莎白音乐大学(Elisabeth University of Music)缔结成为姊妹校。

2003年8月成立音像数位设计教育资源中心。

2003年11月音像数位设计教育资源中心办公室正式启用。

2004年自8月1日起改名为台南艺术大学,改大后分设音乐、音像艺术、视觉艺术、文博学院及共同教育委员会。

2005年6月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缔结成为姊妹校。

2005年8月1日成立音乐表演与创作研究所。

2006年8月1日增设材质创作与设计学系。 

2010年8月1日音像纪录研究所改名音像纪录与影像维护研究所并分设音像纪录组、影像维护组之分组。音像动画研究所与音像艺术管理所合并为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并分设动画艺术组、影像美学组。博物馆学研究所与古物维护研究所合并为博物馆学与古物维护研究所,并分设博物馆学、古物维护之分组。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校园景色校园景色音乐学院

2010年起,学院编制变更为音乐学系(含硕士班)、中国音乐学系(含硕士班、进修学士班)、民族音乐学研究所(含在职进修班)、钢琴合作艺术研究所、亚太音乐研究中心。从中国、西方到世界,从传统到古典,从演奏到创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培训体系。七年一贯制学系(音乐系、国乐系)为台湾地区音乐表演艺术人才训练之首创,招收具有艺术潜力的国中毕业生,一贯学习至大学毕业。二个研究所及硕士班培养音乐领域大学训练之后的进阶人才,一中心则为亚洲太平洋地区之各类音乐型态之研究、建档与推广。

具体可分为:

民族音乐学研究所

民族音乐学研究所在职专班

钢琴伴奏合作艺术研究所

音乐表演与创作研究所

七年一贯制音乐学系

七年一贯制中国音乐学系

中国音乐学系进修学士班

应用音乐学系

a.音乐行政组 b.音乐工程组 c.音乐治疗组 d.创作组

视觉艺术学院

视觉艺术学院四所一系依创作题材而明显区分,各有其发展重点。造形艺术研究所采多元的跨媒材创作,着重学生当代艺术创作潜能的发掘。应用艺术研究所是台湾第一所体认当代工艺、设计创作之重要性的硕士班,分为金属工艺、金属产品、纤维、陶瓷四个领域。建筑艺术研究所分创意创作组、构造美学与场域组及社区营造组,旨在培育创发建筑新意的建筑艺术新秀。艺术创作理论博士班则以艺术创作与建构艺术理论体系为核心,并强调具跨领域的高阶创作研究人才。材质创作与设计系是台湾地区第一所综合研习材质、创新与设计的科系,目的在于培养当代材质性创作新生代,对材质具有深入的了解与试验,进而发展出个人的创作表现。

具体可分为:

造形艺术研究所

应用艺术研究所

建筑艺术研究所

艺术创作理论博士班

文博学院

文博学院是唯一以整合文博专业理论与实务为发展方向的学院,目前设有一所一系一硕士班。基于学科整合之教育方针,文博院整合艺术史学与评论、文物修护及博物馆学等艺术文化领域之重要学科,其中艺术史学为博物馆学与文物修护之体,而博物馆学与文物修护则为艺术史学之用,旨在建构一个涵盖古今艺术及文物品鉴研究、保存维护、博物馆展示与经营及管理等专业之跨领域学习环境。其中艺术史学系为文博院共同支援之大学部,透过文博基础人才之培育,以落实院内系所之资源分享与跨领域专业整合。

具体可分为:

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

博物馆学研究所

博物馆学研究所在职专班

古物维护研究所

艺术史学系

校园景色校园景色音像艺术学院

为台湾地区第一个音像艺术学院。音像艺术包含电影、电视与多媒体艺术,现有音像纪录与影像维护研究所、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应用音乐学系,并成立音像艺术媒体中心、音像资料保存及展示中心。

具体可分为:

音像纪录研究所

音像管理研究所

音像动画研究所

教育学程中心

中心单位

语文中心

通识教育中心

师资培育中心

数位艺术中心

艺术交流研究中心

艺象艺文中心

音像艺术媒体中心

行政单位

校园景色校园景色

校长室

教务处

学务处

总务处

秘书室

人事室

会计室

图书馆

外部联结

台南艺术大学

台南艺术大学图书馆

学校领导

历任校长

汉宝德

黄碧端

李肇修

文化传统

台南艺术大学的“书卷校徽”乃从台湾传统闽南建筑之书卷窗而来,“书卷”除本身意义外,尚可代表画轴、胶卷或是乐谱,喻南艺文博、视觉艺术、音像艺术及音乐四大学门。底色红色取校树“莿桐”花色,椭圆形状取该校建筑主体图书资讯大楼形貌。

除此之外,由汉宝德先生设计建造的图资大楼正立面上方,象征南艺精神的“双銮凤”图徽,是另外一个校徽;而图资大楼内挑高中庭所悬挂的书法题字帖,则是南艺大的校训。

办学特色

学生上课学生上课

学校为国内叁所艺术专业大学中设校最晚、师生人数及组织员工规模最小、与都会距离最远的艺术大学,「专(艺术专业)、新(年轻)、小(师生人数少)、远(远离都会市区)」的校园环境与「艺术滋养生命」的文化内涵,係南艺大在社会变化中永续经营的基石。

学校是一个让师生可以在艺术创作与研究的歷程中勇敢做自己的梦土,一个没有上下课鐘声与人潮熙攘的地方,校园提供师生在自由自在氛围中持续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坚持与追求。近年来更致力于推展人文艺术与科技整合的可能性,与国内数位科技产业进行异业结盟,积极展现学校各艺术专业之创作实力。除此之外,学校更持续透过产官学之专业合作,促进地方进行文化復建与凝聚在地人文意识,透过各种艺术交流活动与国际接轨,将国内艺术专业推上国际舞臺,展现臺湾艺术实力。

学校以上述核心价值、愿景、叁大发展主轴以及四大发展方向拟订校务发展计画,将校长治校理念转为具体行动方案,藉由计画之拟定、合理分配经费与运用,积极展开推动各项校务,以建立精緻、和谐、创新、多元之国际发展的特色艺术专业大学。

学校地址

学校地址:台湾台南市官田区大崎里66号。

相关新闻

竹笛教师李镇受邀担任台湾台南艺术大学教授

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对 音乐教育学院器乐教育系教师李镇发来聘函,诚挚邀请其担任该校客座教授级 专业技术人员,聘期自2008年8月1日起至2009年1月31日止。

在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发来的相关文件中提到,“本案邀请当代大陆笛子名家李镇教授来台教学,透过音乐学术课程的讲学,益使学校学生开拓更为广向的民族音乐视野,了解更为丰富的音乐型态,养成更为深广的音乐内涵。文件中还提到李镇教授担任该校中国音乐学系笛子主修课程教授,“李镇教授为祖国大陆一级演奏员,笛艺精湛,由于中国笛艺各派在风格上非常多元,时本系学生可学到各派之笛艺风格及技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