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第六地质队

中文名 广西第六地质队
建队时间 1954年7月
目录导航

单位简介

  广西第六地质队是一个综合地质队,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4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92人,技术力量雄厚,掌握大量可靠的地质资料,拥有100多个 探矿权,具有固体矿产勘查甲级资质、 区域地质调查乙级资质、勘查工程施工乙级资质和 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丙级等资质,固体矿产勘查是我们的强项。院址所在地
  为广西贵港市七里桥路88号院。

成就与贡献

  建队50多年来,广西第六地质队探明金矿、锰矿、三水铝、 铅锌矿、钨钼矿及非金属矿等各类矿产40余种,探明包括贵港市龙头山金矿、贵港市六梅金矿等在内的大小矿床17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21处,中型矿床40多处,潜在经济价值达600多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突出的贡献,在地质勘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地质资料,曾被地矿部授予“大庆式企业”、被广西地矿局授予“地质找矿成绩显著单位”。
  近年来,该队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强地质勘查,做大矿产开发,将地勘工作重点部署在博白—岑溪成矿带、 大瑶山成矿带和桂中成矿区这三个重点区带,重点抓钨、锡、钼、铅、锌、金、 铝土矿和高岭土等矿产的勘查,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在博白—岑溪成矿带,发现了两处具中—大型规模的钨钼矿,即 陆川县米场和 博白县三叉冲钨钼矿;在大瑶山成矿带的平南官成,发现了富厚的铅锌矿体,实现了这条带上的找矿突破;在桂中成矿区的宾阳、来宾等地,基本查明两处大型以上三水铝土矿床。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后,该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迅速调整好队伍和力量,投入到新一轮地质找矿中去。今后几年,我队将抓好“十一五”地质勘查规划的落实,继续开展博白—岑溪成矿带、大瑶山成矿带和桂中成矿区的找矿工作,以钨、锡、钼、铅、锌、金、三水铝、高岭土为主攻矿种,以新的成矿理论为指导,开辟新区、攻深找 盲,力争找矿有重大突破,争取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3处,提交大型矿床3处,中小型矿床2~3处,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