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弢起义

杜弢起义

中文名 杜弢起义
时间 312年
目录导航

简介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战争中,晋 永嘉五年(311年)至 建兴三年(315年),蜀郡人 杜弢领导流亡于荆、湘地区的流民的反晋战争。

原因

永嘉六年(312年),晋荆州刺史 王澄屡攻 杜弢,均被起义军击败。晋 琅琊王 司马睿遣 周顗接任荆州刺史。建平流民傅密等投奔 杜弢。

杜弢别将 王真(一说王贡)袭 沔阳(今湖北沔阳西南),周颉狼狈失守。晋征讨都督 王敦遣武昌太守 陶侃、寻阳太守 周访、 历阳内史 甘卓诸军共同镇压 杜弢起义军,王敦进屯 豫章(今江西南昌)为诸军后援。

建兴元年(313年)八月, 杜弢围周颉于 浔水城(今湖北黄梅县西南), 陶侃使明威将军 朱伺救援,杜弢退保冷口(今湖北 蕲春县西南 蕲州镇东南)。

陶侃随即又遣朱伺迎击 杜弢,于赴武昌之路,大破义军,杜弢撤归长沙。陶侃继 周顗任荆州刺史,屯沔江(今湖北武汉汉阳西南)。十月, 陶侃又率 周访等进击 杜弢,再破义军。

建兴二年(314年)三月, 杜弢部将 王真袭 陶侃于林障(今湖北汉阳县东北汉江南岸),陶侃撤往滠中(今湖北孝感、黄陂二县以南)。 周访救援 陶侃,击败 杜弢军。

建兴三年(315年)二月, 王敦命 陶侃、 甘卓等进攻 杜弢,前后数十战,起义军伤亡甚大,杜弢向 司马睿请降,司马睿任命其为巴东监军。然而晋军诸将依旧不断进攻, 杜弢不胜愤怒,杀晋前南海太守 王运,重新起义。

遣部将 杜弘、 张彦杀临川史谢擒,攻陷 豫章。三月, 周访击 张彦,斩之, 杜弘奔临贺(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八月, 陶侃与 杜弢相攻,杜弢部将 王真阵前投降,起义军溃散,杜弢逃走,死于途中。

陶侃与南平太守 应詹进占长沙。

结果

历时四年的 杜弢流民起义终于失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