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月湖之西,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古建筑,那就是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天一阁。天一阁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累官兵部侍郎。
范钦性喜藏书,游宦期间,每到一地,都特别留心搜访当地的文献。与其他偏重於版本的藏书家不同的是,范钦重视当代人的著作,故其藏书以明刻本为主,尤其是明代地方志、明代政书、明代实录、明代诗文集特别多,颇有些"厚今薄古"之意。如《军令》、《营规》、《大阅览》、《国子监监规》、《武定侯郭勋招供》等官书,属当时的"内部资料",一般藏书家即便有意收藏,也决非轻易可以觅得。
范钦同邑另有位藏书家丰坊,范钦与之交往甚善,并常去丰坊的万卷楼借阅抄录。后万卷楼不幸遭受火灾,丰家无意续藏,劫余之书多让归范钦。
范钦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主持建筑天一阁。在宁波市月湖之西,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古建筑,那就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天一阁。天一阁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
范钦性喜藏书,游宦期间,每到一地,都特别留心搜访当地的文献。与其他偏重於版本的藏书家不同的是,范钦重视当代人的著作,故其藏书以明刻本为主,尤其是明代地方志、明代政书、明代实录、明代诗文集特别多,颇有些"厚今薄古"之意。如《军令》、《营规》、《大阅览》、《国子监监规》、《武定侯郭勋招供》等官书,属当时的"内部资料",一般藏书家即便有意收藏,也决非轻易可以觅得。
范钦平生还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出自祁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迁之杜邑(陜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其玄孙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战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朝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今山西介休),后来又得到封邑范(今河南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死后追谥武子,所以也称范武子。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范姓尊范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