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到魏,其家族的人,多因文才好而成为重要官员。应贞也是精通经史,擅长辞令,曾以悬河之口,语惊四座,文才名噪一时。三国名将夏侯渊的孙子夏侯玄,才华出众,精通玄学。应贞曾去拜访他,当场作五言诗一首,很受夏侯玄喜爱和重视。司马炎任魏国抚军大将军时,用应贞为参军(参谋军务);建立西晋后,已经是晋武帝的司马炎,又升任应贞为给事中(可在内宫行走)。晋武帝曾在华林园宴会,射箭助兴,令群臣赋诗,以观其志。应贞即席所赋《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见附录),格调雍容典雅,词语丰富多采,用韵灵活,音节铿锵,被公认为写得最好。史书上说:“贞赋诗最美”。
晋初仿汉制曾设“太子中庶子”(太子的侍从官),由应贞与护军长史孔恂担任。后应贞升任散骑常侍,以精通儒学而与太尉荀豈頁(音yǐ,)共同制订新的礼仪(没有施行)。
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应贞病逝。著有文集五卷,《周易论》一卷,《古游仙诗注》一卷。
《晋书》、《三国志•魏书》有传。
附: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
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五德更运,膺箓受符。陶唐既谢,天历在虞。
于时上帝,乃顾惟眷。光我晋祚,应期纳禅。位以龙飞,文以虎变。玄泽滂流,仁风潜扇。区内宅心,方隅四面。
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凤鸣朝阳,龙翔景云。嘉禾重颖,蓂荚载芬。率土咸序,人胥悦欣。
恢恢皇度,穆穆圣容。言思其顺,貌思其恭。在视斯明,在听斯聪。登庸以德,明试以功。
其恭惟何?昧旦丕显。无理不经,无义不践。行舍其华,言去其辩。游心至虚,同规易简。六府孔修,九有斯靖。
泽靡不被,化冈不加。声教南暨,西渐流沙。幽人肄险,远国忘遐。越裳重译,充我皇家。
峨峨列辟,赫赫虎臣。内和五品,外威四宾。修时贡职,入观天人。备言锡命,羽盖朱轮。
贻宴好会,不常厥数。神心所受,不言而喻。于是肄射,弓矢斯御。发彼五的,有酒斯饫。
文武之道,厥猷未坠。在昔先王,躬御兹器。示武惧荒,过亦为失。凡厥群后,无懈于位。
(引自《晋书》卷七十二)
《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意译:
在那悠远的太古,还属于人类之初。大中之道始建树, 永恒之理已列布。五德更替又变化,帝王应运受天符。唐尧禅让辞帝位,虞舜承受天历数。
天帝此时如往古,对我大晋多顾眷。赐予大晋以皇位,顺应期运受魏禅。即位犹似龙在天,创制立法如虎变。皇恩浩荡似江海,仁德之风默默传。境域之内人安心,归顺降服有四边。
上天垂示吉祥兆,大地光耀现彩文。梧桐树上凤和鸣,神龙飞舞在祥云。嘉谷美稻结双穗,瑞草萁荚散芳芬。四境之内皆臣民,人心悦服多欢欣。
天子英明气恢宏,容颜端庄美又盛。言谈话语思和顺,态度总要思谦恭。洞察万物看得明,耳力很好能兼听。凭借德行登皇位,详明考核凭其功。
恭谨勤政在何处?议政理事达宵旦。没有一理不正确,没有一德不实现。行事全都去浮华,言辞无华无巧辩。注意朴素之极境,总以简易为规范。六府大治聚财物,九州安宁无动乱。
泽被四方皇帝恩,化育万物无不加。声威教化至南国,向西远播到流沙。归隐之士弃山林,远国来朝忘路遐。辗转翻译有越裳,称臣纳贡满皇家。
诸侯仪容多端庄,武将威武猛如虎。对内和谐五等侯,对外扬威使臣服。按时述职又纳贡,入朝拜见晋天子。天子出言多详明,赏赐华美好车服。
赏赐盛宴会群臣,其乐融融不拘礼。神领心受皇帝恩,不须言语明圣意。这时演练竞射技,弓也强来箭也利。五射全都中靶心,赏赐美酒喝满意。
文王武王多显赫,周朝法则未失落。先王以射为礼法,用这弓矢扬威德。对众尚武戒荒废,超出限度是过错。谆谆告诫众诸侯,恪尽职守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