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东滨海区的功能定位是:宁波海洋经济重点突破区、省内一流的生态工业园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小城市。
慈东滨海区发展优势明显,具有四大特色:交通物流便捷、产业基础良好、综合配套完善、发展空间巨大。
1.慈东滨海区地处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中心区域,交通便捷,园区周边高速公路网络密集,连接宁波北仑港的沿海高速公路“十二五”期间将贯穿滨海区,园区内有两个出入口。
2.慈东滨海区产业基础良好,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为70平方公里,已落户企业300余家,2011年实现工业区总产值410亿元。工业布局门类齐全,已形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家电、轻纺化纤等完善的产业链。
滨海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拥有国家4A级景区达蓬山旅游度假区、3A级虞洽卿故居、河头古村等一大批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3.慈东滨海区配套设施完善,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天然气站、学校、医院、金融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4.慈东滨海区发展空间巨大,土地资源集聚,现有20平方公里的工业可供开发用地,同时,目前正在实施27平方公里的海涂围垦工程,为慈东产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土地资源保障,在长三角地区工业园区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慈东滨海区坚持产城融合、统筹发展的原则,形成“一城四区五片”的空间布局。
“一城”即面积15.2平方公里的龙山新城,将重点引进金融中心、教育医疗、核心商圈、商务办公、高档社区等项目。全国综合排名第八、总投资达20亿元的龙湖地产城市综合体项目已落户新城。
“四区”即慈东工业区、现代农业生态区、滨海文化生态旅游区、城镇居住区。
“五片”即现代农业生态区、慈东工业区一、二期22平方公里的传统产业整合提升片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慈东工业区三期7平方公里的新兴产业片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慈东工业区四期13平方公里的石化新材料片区(依托国家级化工区重点发展改性塑料、化工装备等产业)、达蓬山-伏龙山滨海文化生态旅游片区。
今后五年,慈东滨海区核心产业体系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汽车零部件、石化新材料产业、海洋特色产业。
现阶段推出装备汽配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石化产业园、新兴产业园等重点招商区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