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塞尼山脉

阿普塞尼山脉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景点名称:阿普塞尼山脉[罗马尼亚]

    外文名称:Apuseni Mountains

    必去理由:罗马尼亚自然景观最壮丽的山脉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罗马尼亚[Romania]

简介

 Apuseni Mountains

  罗马尼亚语作Muntii Apuseni。

  罗马尼亚西北部西喀尔巴阡山的支脉。最高点为比霍尔山(Bihor Massif)。山间有平原和居民点。南部的梅塔利费里(Metaliferi〔Metal〕)山蕴藏著丰富的金属矿。

  罗马尼亚语意为“西山”。亦称“西罗马尼亚山地”或“西山”。罗马尼亚境内西喀尔巴阡山的主要部分,在穆列什河以北。

        阿普塞尼山脉是位于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的一系列连绵起伏的山脉,属于西北部西喀尔巴阡山的支脉,在穆列什河以北。其最高山峰为比霍尔山峰(Bihor Peak),海拔1849米。山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约400处山洞和喀斯特溶洞,山间亦有平原和居民点,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最有力的诠释。

阿普塞尼山脉长约88公里,宽约68公里,山岭多辐射状,中间是结晶岩组成的比霍尔山。西、中、南部岩溶地形发育,多深谷峭壁和奇异山洞。西部山麓富铝土矿,南部的梅塔利费里(Metaliferi)山蕴藏著丰富的金属矿,有金、银、铜、铅、锌等矿产。除了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外,山间自然景色亦非常壮丽,高山层峦起伏,山间缓缓流淌着小溪,夏季满眼是一望无际的绿野和五彩缤纷的山花,冬季则是纯净的白雪皑皑,山间的喀斯特溶洞更是绚丽夺目,常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所在国家简介

         罗马尼亚(Romania),东欧国家(有时也被划分在南欧的范围内)。罗马尼亚国境西边分别与匈牙利与塞尔维亚接壤,南边与保加利亚,北边与东北则是乌克兰与摩尔多瓦接壤。罗马尼亚有一小段位于黑海边的海岸线,和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之间主要是以多瑙河为界,是东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欧洲排名第十二。首都布加勒斯特是该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罗马尼亚经济成长速度非常快,成长率位列欧盟之首,被称为“虎”,整体情况在欧盟的中东欧成员国中位列中上等。但是近来受到金融海啸影响,罗马尼亚经济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

      面积为23.75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北和东北与乌克兰、摩尔多瓦接壤,西北与匈牙利为邻,西南与塞尔维亚相界,南依保加利亚,东南临黑海。海岸线长245公里。地形奇特多样,境内平原、山地、丘陵各占约1/3的国土面积。喀尔巴阡山脉以半环形盘踞中部,山脉以西为特兰西瓦尼亚高原,以东为摩尔多瓦丘陵,以南为瓦拉几亚平原,东南为多布罗加丘陵。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夏季暖热,冬季寒冷,年 平均气温10℃左右,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600-800毫米,东南部在500毫米以下。河流属多瑙河水系,多瑙河下游1,075公里沿南部国界线转而流经东南部,为重要的通航河道,峡谷区水力丰富,河口区有芦苇丛生的广阔三角洲。森林面积约占领土的27%。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较丰富,还有煤、铁、铝土、金、铜、锌、铀、盐矿等。

  蓝色多瑙河、雄奇的喀尔巴阡山和绚丽多姿的黑海是罗马尼亚的三大国 宝。多瑙河流经罗境内1075公里,其国土上蜿蜒流淌的大小数百条河川,多与多瑙河汇流,形成“百川汇多瑙”的水系。多瑙河不仅灌溉着两岸肥田沃野,也为罗的电力和渔业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罗马尼亚脊梁之称的喀尔巴阡山,绵亘在罗40%的国土上。这里幽林茂密,是“绿金”宝库,地下蕴藏有煤、铁和黄金等矿产。黑海在罗马尼亚东侧,景色秀媚的黑海海滩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康斯坦察是黑海海滨城市和港口,是罗通往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和全国造船业中心之一,素有“黑海明珠”之称。罗超过一半的进出口货物通过此港口。

    罗马尼亚的祖先为达契亚人,后同罗马人结合成今民族。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并先后组成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政治结构。14世纪时建立了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封建公国。16世纪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1859年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合并为一个国家,称罗马尼亚,附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宣布独立。1878年南比萨拉比亚地区隶属俄罗斯。1881年罗马尼亚改称罗马尼亚王国,1918年1月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宣布独立,同年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11月28日布科维纳、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分别宣布与罗马尼亚合并,至此,罗马尼亚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安东尼斯库政权参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苏联红军进入罗马尼亚,同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发动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内斯库政权,罗马尼亚转而加入了反德国法西斯战争。1945年3月6日成立联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宣告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65年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22日,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了国家一切权力,28日改国名为罗马尼亚。1989 年12 月25日在处决了齐奥塞斯库夫妇后,罗马尼亚立即宣布废除死刑。

  罗马尼亚统一指1859 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的统一和1918年特兰西瓦尼亚和罗马尼亚的统一。历史上,罗马尼亚长期分为 3个公国: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从15世纪中叶后,为奥斯曼帝国辖下的自治公国。特兰西瓦尼亚则长期处于匈牙利和奥地利统治之下。19世纪上半叶,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公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公国之间的贸易大量增加。1848年,两公国爆发了民族民主革命。1856年,沙俄在克里木战争中败北,(《《巴黎和约》(1856)》)取消了沙俄对罗马尼亚的“保护”,代之以欧洲七强(法、英、奥、俄、土、普、撒丁)的共同“保护”,消除了俄国对两公国的长期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耳其的宗主国权力。1856年的(《《巴黎和约》(1856)》)允许两公国各自选举本国议会,由议会主持产生选民大会以选举未来的君主。1859年春,A.I.库扎上校当选为摩尔多瓦大公和瓦拉几亚大公。从而,实现了两公国的统一。同年4月13日及9月6日,参加巴黎和会的法、俄、英、普、撒丁和奥、土等国的代表分别正式承认库扎的当选。1862年1月,实现了两公国宪法和行政管理的统一,国家定名为罗马尼亚,在承认土耳其宗主权的前提下,实行自治,首都布加勒斯特。1877年,罗马尼亚趁俄土战争之机宣布独立。1881年5月,特兰西瓦尼亚、巴纳特等地的民族党联合为罗马尼亚民族党,领导特兰西瓦尼亚的民族解放斗争。1892年,特兰西瓦尼亚向奥匈帝国内阁递交“备忘录”,揭露残酷的民族压迫并提出民族民主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瓦解。1918年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各地区的罗马尼亚人代表和群众10万多人在阿尔巴尤利亚举行民族大会,一致通过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联合的决议。12月24日,罗马尼亚国王颁布了关于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合并的敕令,罗马尼亚的统一最后完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