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2日晚,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隆重开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广州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开幕式晚会以“大爱、动人、自强不息”为主题,由倒计时与入场仪式、文艺表演的《心声》、《追梦》、《飞翔》三个篇章及点燃圣火等。
广州亚残运会开幕式盛况
800“星光人”舞动倒计时
开幕式的第一幕《奔跑》,800名由武警战士扮演的“星光人”手持发光花束,在红、绿、蓝三色光流的引领下急速跑动、汇聚,在场地中心定格为本届亚残运会的会徽——“西关花窗”,随着倒计时数字有节律的变化,一个LED“巨人”从天而降,与地面最后一个阿拉伯字母“1”相碰撞,象征着“巨人”一步一个脚印,连接起一个美丽的世界。也寓意本届广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从“一”起步,盛大揭幕。此时,烟花齐放,天空、地面璀璨一片。
8岁盲童与母亲捧出国旗
庄严的升国旗仪式环节,也有残疾人参与。8岁盲童何宇轩和他的母亲圣女士手捧国旗出场,20位乘坐轮椅的残疾人紧随其后,与仪仗队相会在场地中央,盲童将国旗递给仪仗兵。仪仗队在母子面前打开国旗,盲童和母亲亲吻并抚摸国旗。仪仗队队员手执国旗向旗杆走去,20个轮椅跟随前进。母子俩原地向旗杆眺望,国歌奏唱,国旗升起。何宇轩看不见国旗,却梦想着有一天能亲手升起国旗。因为妈妈告诉他,国旗代表着自己的祖国。昨晚他的愿望得以实现。
运动员先入场坐在场边观看
相比往届的亚残运会开幕式,此次运动员入场仪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伴随着运动员入场的,不再是单一的入场乐曲,而是由残疾人母亲团、毛阿敏、孙楠、杨海涛等多位健全人和残疾人歌手演唱《我要飞得更高》等8首歌曲,与运动员一起互动。运动员进入奥体中心演出场地后,坐在场地周围一起观看演出。
8000青年志愿者互动表演
亚残运会开幕式场地布景没有亚运会开幕式那样的巨大帆屏和水域,只能是投影在草坪上,36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投影机在草坪上投影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空中用的“威亚”则是亚运会开幕式的5倍以上。为了使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一入场就感受到友谊、激情、祥和的氛围,主席台对面的8000名“志愿观众”做出各种动作和造型,他们已经排练了两个月讲述残疾孩子一家人故事
“亲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听见我的声音了吗?我叫珍珍,爸爸说是珍珠的珍,妈妈说是珍惜的珍。”开幕式文艺表演的主题为《美丽的世界》,由《心声》《追梦》和《飞翔》三个篇章构成,讲述了一个由爸爸、妈妈和残疾孩子珍珍组成的“一家人”的故事。
通过残疾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心灵对话,配合演员们的各种手语、轮椅、飞翔等表演,依次展开听障人士、视障人士、肢残人士的心灵世界。最后,“一家人”将火炬传递给残疾人火炬手点燃主火炬塔。
80个盲童手拉手歌唱温暖
在《心声》篇章,800名身着LED服饰演员随着灵动的音乐走进浩瀚的星海,她们用手语,向世界表达最真实的情感。地面投影出当代广州城市地标、繁华的大都市景观。近千名演员置身其中,铺设出一条蜿蜒前行的“盲道”。
80个盲童手拉着手走向场地中央,歌声牵引着他们,掌声鼓舞着他们。歌声与掌声成为一条特殊的盲道,引领他们走向温暖和幸福。
60000人呼喊“妈妈我爱你”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著名手语主持人姜馨田用手语向全世界说出三句感人至深的话语:“妈妈,我爱你!”“朋友,我爱你!”“世界,我爱你!”
与此同时,看台上方出现一组6个极为震撼的焰火图案,表现的是3个与残疾人有关的词汇“生命、阳光、关爱”的手语动作。
同时,全场6万观众也从内心发出这样的呼喊。36只仙鹤腾空而起,寓意吉祥美好。
钢琴曲中感受盲童梦幻世界
在《追梦》篇章,何宇轩再度出场弹奏钢琴曲,在眼睛看不见的真实世界里,美好心灵幻化出梦想的空间。冲破季节的约束,在生命温暖的触摸中,一簇簇奇花异草竞相绽放。一弯如月的湖水飘逸而来,神奇地倒映出星河璀璨……《爱的相遇》歌声响起,鱼儿们在水中嬉戏,蜻蜓点水,蝴蝶拍翅。
肢残男女舞蹈演员互为一体
在《飞翔》篇章,一声声催人奋进的鼓声,从遥远的天际传来。肢残舞蹈演员翟孝伟与马丽演绎优美的双人舞,与他们一起演绎的是800男子轮椅方阵。一只金色的凤凰从天而降,携来一道灿烂的光芒,在凤凰的引领下,8名轮椅运动员飞起来,插翅的轮椅,满载着所有人的梦想高飞。
“妈妈团”为残障孩子加油
以亲情动人,以大爱示人,是本次开幕式一大亮点。运动员入场前,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的母亲代表,以及中国各地的300多位“亚残运母亲”代表,与毛阿敏一起唱出《你是我的骄傲》:我的孩子,你是我的骄傲!歌声中,母亲们走下舞台,向运动员赠送吉祥物、鲜花,在现场为自己的孩子加油个部分组成。
弘扬奥林匹克和人道主义精神,彰显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促进亚洲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交流与合作,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与文明。
1、通过严谨、有序和充满人文关怀的赛会组织,承办出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的亚洲残疾人体育盛会,促进亚洲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2、通过周密的策划和宣传,展示中国、广东、广州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彰显中国扶残、助残的文化传统,表达亚洲残疾人团结、友好与交流之愿景。
3、通过积极的筹办,促进广州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整体文明素质,推动广东“首善之区”和“宜居城市”建设。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筹办工作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突显广州特色,创新、务实组织筹办工作。
(二)遵守《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手册》和《承办合同》,与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亚洲各国(地区)残疾人奥委会及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密切合作。
(三)按照国家举办、全省支持、广州承办的方式,以政府为主导,专业队伍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相结合。
(四)亚运会、亚残运会同步筹办。
(五)坚持节俭办会,做到两个运动会资源共享、场馆共用,特殊需求因地制宜。
(六)坚持高效、文明、节俭、廉洁办会。
广州亚残运会会徽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会徽取材于广州民居的西关花窗。西关花窗源自中国东北,十七世纪传入广州,窗纸改用西方传入的彩色玻璃,以适应岭南气候。后被广州民居西关大屋所广泛采用,成为岭南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之一。因此,西关花窗象征着岭南文化兼容、开放的特点,是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会徽图案以国际残奥委会会标使用的红、绿、蓝三原色拼出运动的人形,象征残疾人运动员在广州亚残运会上努力拼搏、实现自我。会徽神似窗,窗代表家庭,寓意残疾人运动员及残疾人在广州能够感受家庭般的温馨,窗寓意人类心灵之窗,象征了残疾人与健全人心灵相通,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会徽设计者:高平、黎佩斯
广州亚残运会吉祥物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吉祥物“芬芬”是一朵绽放的木棉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木棉被视为英雄花,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象征残奥运动和残疾人事业不断进取。“芬芬”意即花之芬芳,清香袭人,怡人可爱。五片舞动的花瓣、一张灿烂的笑脸,体现出参与者的欢乐、东道主的热诚。舒展、阳光、健康的运动造型,象征着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芬芬”是英语Funfun(乐趣)的谐音,体现了亚残运会的核心价值,寓意亚洲各国的朋友通过参与亚残运会,分享广州的热情、运动的激情和盛会的欢乐,残疾人与健全人共享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
(中文)我们欢聚,我们分享,我们共赢!
(英文)We cheer,We share,We win!
“欢聚”—残疾人运动会是残疾人体育的盛会,也是人类超越自我、珍视参与、享受快乐的人文盛会。残疾人运动员和健全人快乐地相聚在羊城,共同喝彩,相互祝福,演绎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分享”—残疾人与健全人在奥林匹克运动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权利,分享体育运动带来的欢乐、友谊、梦想与成功,分享社会文明成果,实现同一种使命、同一个愿景、同一项希望。“共赢”—残疾人运动员通过参加体育竞赛,挑战自我,追求生命价值,展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参与者都是胜利者,都是赢者,是共赢。共赢促进团结,共赢推动和平,共赢构建和谐,实现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观的真谛。
“我们欢聚, 我们分享,我们共赢!”——在奥林匹克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感召下,由残疾人和健全人组成的“我们”,由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组成的“我们”,由亚残运会举办方、参与者和残疾人运动员组成的“我们”,融为一个整体,共同期盼广州2010亚残运会的到来。
2010年11月30日,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在市新闻中心发布厅举行了亚残运会会歌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会歌《阳光起航》(Sailing with Sunshine)。
《阳光起航》
各代表团运动员入场作词:李今风,作曲:郭竞元,演唱:刘飞(刘艺豪)
迎来一片郎朗的阳光
让你我的心今天起航
风帆鼓舞着我们的微笑
海面上犁出一道亚洲的悠长
怀抱一片暖暖的阳光
让期待的梦荣耀高扬
海风引领我们无声歌唱
心里面长出一副骄傲的翅膀
阳光起航追逐光芒
拼搏信念在胸膛里跳荡
阳光起航分享荣光
青春欢聚共赢明天的想象
广州亚残运会比赛项目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共设19个竞赛大项,包括17个残奥会项目和2个非残奥会亚洲特色项目(羽毛球、保龄球):
坐式排球、自行车、游泳、硬地滚球、田径、射箭、射击、赛艇、盲人柔道、乒乓球、七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盲人门球、轮椅网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举重、羽毛球、保龄球。
广州亚残运会比赛日期为12月13-19日,共7天。赛程方面,广州亚残运会预设432个竞赛小项。之所以是预设方案,是因为残疾人体育比赛具有特殊性,极少数小项可能会因为相关人数达不到开赛要求,以及运动员分级变化而取消。
名次 | 国家/地区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总数 |
1 | 中国 | 185 | 118 | 88 | 391 |
2 | 日本 | 32 | 39 | 32 | 103 |
3 | 韩国 | 27 | 43 | 33 | 103 |
4 | 伊朗 | 27 | 24 | 29 | 80 |
5 | 泰国 | 20 | 34 | 39 | 93 |
6 | 马来西亚 | 9 | 13 | 23 | 45 |
7 | 伊拉克 | 9 | 5 | 6 | 20 |
8 | 中国台北 | 8 | 7 | 11 | 26 |
9 | 中国香港 | 5 | 9 | 14 | 28 |
10 | 阿联酋 | 4 | 6 | 1 | 11 |
11 | 越南 | 3 | 4 | 10 | 17 |
12 | 约旦 | 3 | 0 | 2 | 5 |
13 | 巴基斯坦 | 2 | 1 | 1 | 4 |
14 | 印度尼西亚 | 1 | 5 | 5 | 11 |
15 | 印度 | 1 | 4 | 9 | 14 |
16 | 沙特阿拉伯 | 1 | 4 | 1 | 6 |
17 | 斯里兰卡 | 1 | 2 | 6 | 9 |
18 | 乌兹别克斯坦 | 1 | 2 | 3 | 6 |
19 | 巴林 | 1 | 2 | 0 | 3 |
20 | 巴勒斯坦 | 1 | 0 | 1 | 2 |
21 | 菲律宾 | 0 | 4 | 3 | 7 |
21 | 叙利亚 | 0 | 4 | 3 | 7 |
23 | 哈萨克斯坦 | 0 | 2 | 5 | 7 |
24 | 蒙古 | 0 | 2 | 3 | 5 |
25 | 文莱 | 0 | 2 | 2 | 4 |
26 | 科威特 | 0 | 1 | 2 | 3 |
27 | 黎巴嫩 | 0 | 1 | 1 | 2 |
28 | 新加坡 | 0 | 0 | 4 | 4 |
29 | 土库曼斯坦 | 0 | 0 | 2 | 2 |
30 | 缅甸 | 0 | 0 | 1 | 1 |
30 | 卡塔尔 | 0 | 0 | 1 | 1 |
总计 | 341 | 338 | 341 | 1020 |
名次 | 国家/地区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总数 |
1 | 中国 | 185 | 118 | 88 | 391 |
2 | 日本 | 32 | 39 | 32 | 103 |
3 | 韩国 | 27 | 43 | 33 | 103 |
4 | 伊朗 | 27 | 24 | 29 | 80 |
5 | 泰国 | 20 | 34 | 39 | 93 |
6 | 马来西亚 | 9 | 13 | 23 | 45 |
7 | 伊拉克 | 9 | 5 | 6 | 20 |
8 | 中国台北 | 8 | 7 | 11 | 26 |
9 | 中国香港 | 5 | 9 | 14 | 28 |
10 | 阿联酋 | 4 | 6 | 1 | 11 |
11 | 越南 | 3 | 4 | 10 | 17 |
12 | 约旦 | 3 | 0 | 2 | 5 |
13 | 巴基斯坦 | 2 | 1 | 1 | 4 |
14 | 印度尼西亚 | 1 | 5 | 5 | 11 |
15 | 印度 | 1 | 4 | 9 | 14 |
16 | 沙特阿拉伯 | 1 | 4 | 1 | 6 |
17 | 斯里兰卡 | 1 | 2 | 6 | 9 |
18 | 乌兹别克斯坦 | 1 | 2 | 3 | 6 |
19 | 巴林 | 1 | 2 | 0 | 3 |
20 | 巴勒斯坦 | 1 | 0 | 1 | 2 |
21 | 菲律宾 | 0 | 4 | 3 | 7 |
21 | 叙利亚 | 0 | 4 | 3 | 7 |
23 | 哈萨克斯坦 | 0 | 2 | 5 | 7 |
24 | 蒙古 | 0 | 2 | 3 | 5 |
25 | 文莱 | 0 | 2 | 2 | 4 |
26 | 科威特 | 0 | 1 | 2 | 3 |
27 | 黎巴嫩 | 0 | 1 | 1 | 2 |
28 | 新加坡 | 0 | 0 | 4 | 4 |
29 | 土库曼斯坦 | 0 | 0 | 2 | 2 |
30 | 缅甸 | 0 | 0 | 1 | 1 |
30 | 卡塔尔 | 0 | 0 | 1 | 1 |
总计 | 341 | 338 | 341 | 1020 |
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共使用19个比赛场馆、6个独立训练场馆。其中比赛场馆均沿用亚运会比赛场馆。独立训练场馆中,除广州残奥中心外,其他5个场馆也是亚运会的训练场馆。
广州亚残运会比赛场馆(12)
大学城铁人三项赛场 | 广大体育场馆 | 广外体育场馆 | 广工体育馆 |
广东国际划船中心馆 | 天河体育中心天河网球学校[2] |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 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中心 |
中大体育场馆 |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 |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 大学城体育场馆 |
广药体育馆 | 华工体育场 |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曲棍球场 |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 |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射击馆 | 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射箭场 |
大学城铁人三项赛场 | 广大体育场馆 | 广外体育场馆 | 广工体育馆 |
广东国际划船中心馆 | 天河体育中心天河网球学校[2] |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 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中心 |
中大体育场馆 |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 |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 大学城体育场馆 |
广药体育馆 | 华工体育场 |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曲棍球场 |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 |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射击馆 | 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射箭场 |
广州亚残运会训练场馆(12)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场馆
广外体育场馆
广工体育馆
广州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
火种采集仪式2010年12月3日上午,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火种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成功采集。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出席采集仪式并宣布火种采集开始。10时18分,仪式开始。来自新疆的残疾姑娘阿迪兰·艾尔肯和刚刚在第16届亚洲运动会上获得两枚金牌的广州籍游泳运动员周嘉威两位采火使者共同接过采火棒,通过采火盆的聚焦点将采火棒点燃。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从点火使者手中接过采火棒,点燃了采火少女手中的火种盒。火种护卫队员随后用火种盒中的火种引燃火种灯,并护送火种灯离场,仪式圆满结束。
2010年12月4日上午,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第一棒火炬手、乒乓球残奥冠军葛杨手持火炬,向全场观众展示后,精神抖擞地跑出人民大会堂,开始了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火炬传递之旅。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火炬在结束北京的启动仪式和传递活动后,在广东省内进行为期7天的传递,最后于12月12日抵达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开幕式现场。
李克强宣布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2010年12月12日晚,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隆重开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广州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世界如此美丽,爱在这里相遇”。
以“我们欢聚,我们分享,我们共赢”为理念的广州亚残运会,是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举办的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是中国继北京残奥会后举办的又一国际残疾人体育盛会,也是按照“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精神举办的一次亚洲体育盛会。亚洲残奥委会主席阿布扎林、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和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同全场6万名观众共同分享这一难忘时刻。
19时58分,在欢快激昂的乐曲声中,李克强等中外贵宾走上主席台,向观众挥手致意。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夜幕降临,和着梦幻般的天籁之声,多媒体影像将开幕式场地染成一片蓝色星海。800名手持发光花束的“星光人”在红、绿、蓝三色光流的引领下急速汇聚到场地中心,定格为本届亚残运会的会徽——“西关花窗”。随着开幕倒计时数字的跳动,绚丽的烟花在夜空绽放。
在红旗颂音乐声中,从未见过国旗的八岁盲童何宇轩,在妈妈的引领下,手捧庄严的国旗走入会场,将国旗准确地递到仪仗队员手中。国旗展开,何宇轩深情亲吻国旗。
20时09分,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
随后,运动员入场式开始,来自亚洲41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精神抖擞进入体育场。2500多名参赛运动员,将在未来7天里参加19个大项的比赛。现场观众以热情的掌声,向残疾人运动员表示欢迎和致敬。
中国体育代表团最后入场。北京残奥会冠军、轮椅击剑选手胡道亮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在队伍最前列。中国体育代表团共614人,其中运动员431人。本次代表团是我国自1982年首次参加亚残运会前身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1984年参加纽约残奥会以来规模最大的残疾人体育代表团,也是广州亚残运会规模最大的代表团。
来自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残疾人母亲,为运动健儿送上鲜花和最美好的祝福,千言万语此时凝聚成一首歌——《孩子,你是我的骄傲》。
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残奥委会主席王新宪,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亚洲残奥委会主席阿布扎林先后致辞。
21时21分,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用洪亮的声音宣布: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顿时,璀璨的礼花绽放夜空,将夜色中的奥林匹克体育场装点得格外绚丽。全场群情振奋,宏伟的体育场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欢庆这个亚洲残疾人的盛大节日。
“迎来一片朗朗的阳光,让你我的心今天起航……”本届亚残运会会歌《阳光起航》响起,8名中国残奥会冠军手持亚洲残奥委会会旗入场。在亚洲残奥委会会歌声中,亚洲残奥委会会旗缓缓升起,和鲜艳的五星红旗一道,在会场上空高高飘扬。
中国运动员李端、马来西亚裁判员杨吉才分别代表参赛运动员、裁判员宣誓。
以“大爱动人、自强不息”为主题的开幕式文艺表演《美丽的世界》拉开帷幕。文艺表演由《心声》、《追梦》和《飞翔》三个篇章构成。
演出讲述了一个由爸爸、妈妈和残疾孩子组成的“一家”的故事。残疾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心灵对话,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的心灵。
一辆彩车载着“一家人”入场:可爱的聋哑女孩珍珍,将鲜花送给身边的父母,转身用手语向全场观众问候。同步响起的画外音,既是她手语的解读,也是她纯真童心的表露。
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主持人姜馨田的手语指挥下,6万名观众和演员一起喊出三句爱的心声——“妈妈,我爱你”、“朋友,我爱你”和“世界,我爱你。”
爱的呼唤中,寓意美好、吉祥的丹顶鹤腾空而起,绕场飞行。
在催人奋进的鼓声中,气势如虹的轮椅方阵在场地中起舞。方阵中的二层舞台上,一对肢残的男女舞蹈艺术家,用震撼人心的舞蹈语言,演绎自强不息的精神。
22时18分,广州亚残运会圣火入场。在过去的8天时间里,取自北京中华世纪坛的亚残运会圣火在北京和广州进行了激情传递。
第一棒火炬手陈琦将火炬依次传递给黄俭华、吴燕聪、单子龙、倪河东、萧彦红。他们都是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优秀代表。萧彦红将火炬交到珍珍一家人手中。最后两棒火炬手张立新、张海原两名残疾人运动员从“一家人”手中接过火炬。
此刻,火炬塔下“攀岩”装置缓缓竖起。同样都是左腿肢残的张立新、张海原以“人”字形结构,交替手执火炬,顽强地向岩顶攀登。在全场观众巨大的加油声浪中,攀登到顶部,他们共同点燃了主火炬。
熊熊燃烧的亚残运会圣火和腾空而起的焰火交相辉映,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激情,体育场内一片欢腾。
出席开幕式的各国贵宾有:伊朗副总统赛义德鲁和副总统扎里巴方,菲律宾副总统比奈,老挝国会副主席巴妮,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孟加拉国政府特别代表、社会福利部长沙希德。
出席开幕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全国政协副主席邓朴方,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以及中央军委委员靖志远。
亚洲残奥委会官员等出席开幕式。
亚残运会圣火在广州传递2010年12月10日上午9点30分,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广州体育馆广场火炬传递活动在广州体育馆广场隆重举行。90名火炬手沿着广州体育馆东广场-齐乐路-云城东路-云城南路-云城西路-云城西路隧道-齐富路-云城东路-白云大道-广州体育馆东广场将亚残运会圣火手手相传,传递总里程约为7.8公里。今天的首棒火炬手是亚洲残奥委会主席扎纳尔·阿布扎林,最后一棒火炬手是广州亚运会男子南拳冠军黄光源。
广州亚残运会志愿者标志“我承诺牢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团结协作,不求回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共同目标贡献力量!”2010年12月5日下午,“当好亚残东道主 志愿创造新生活”——亚残运会志愿者誓师大会在珠江新城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举行。亚残运会形象大使白岩松带领亚残运会志愿者代表铿锵宣誓,响亮地喊出:我们准备好来了!大会上,广州志愿者与全市重残青少年进行了“一对一”结对仪式,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还进行了志愿者旗帜交接和集体换彩仪式,标志着亚运志愿服务正式转入“亚残运时间”。
亚残运会志愿者代表集体宣誓为迎接亚残运会的到来,广州助残志愿者发起了助残“一对一”结对帮扶行动,志愿者将以志愿结对、爱心帮扶的方式,和8岁至18岁重残青少年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从结对开始,一直帮扶到重残青少年成年。结对后,各志愿者组织以及志愿者个人将通过陪同游览新广州,陪同观看、收听亚残运会比赛,帮助实现成长心愿,每周打关爱电话,每月上门探访,教授工作技能等方式,针对重残青少年的不同困难开展个性化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