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K1主战坦克和改良的K1A1 可以轻松对付北朝鲜的老式天马虎式及暴风虎坦克,但韩国依然于1995年开始研发新坦克并着重于国内科技的采用。因为国防科学研究所(ADD)是以打造世界第一坦克为目标,与其说是军事需求不如说是政治需求。
ADD 将坦克发展到科技艺术的境界,使用11年时间和$2亿3千万美金,最后终于完成到量产前测试阶段。当中超过90%零件是国产,例如Rotem公司(现代汽车子公司),三星科技和世界工业等本国公司都负责生产各种零件。
最初台面下有两项主设计进行中,一个是有人炮塔,一个是无人炮塔,最后有人炮塔还是胜出。ADD于2003年公布一些图片和影片,表示K2已经有实战能力。2007年3月已经试行量产,三台试产车的第一台已经于庆尚南道的昌原市出厂。
现代汽车Rotem为韩国军队开发K2黑豹主战坦克。通过改进的人体工程学和数字化设计,K2坦克在21世纪的网络战环境下的作战性能得到了提高。
防务展中的K2主战坦克ROTEM于2009年10月在京畿道城南市首尔仁川机场的汉城航空和防务展(ADEX)展示了其轮式装甲车辆和无人武器系统。K2坦克于2014年服役。
K2主战坦克是一个新的高技术作战坦克类型和将取代K1系列车辆和M48坦克。新的主战坦克的特点提高机动性和火力发电相比,K1主战坦克的车辆,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主战坦克之一。
K2主战坦克的设计完成于2006年。Rotem在2011年3月与K2主战坦克的转包商签订合作协议并提供1200万美元来解决车辆在批量生产延迟而造成的财政困难。
韩国K2主战坦克(11)Rotem在2011年11月与转包商签订分包合同提供总额265万美元的紧急运营资金。由于在发动机和传动技术缺陷,K2主战坦克的大规模将生产进一步延迟。
2008年七月,Rotem与土耳其Otokar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为土耳其的阿勒泰主战坦克(AltayMBT)提供K2主战坦克的技术系统。阿勒泰主战坦克的第一辆原型将于2015年底定型。
Rotem在K2主战坦克的发展基础上为阿勒泰主战坦克提供主要设备。
k2主战坦克正面图K2主战坦克坦克延续了K1主战坦克坦克的设计,驾驶舱位于车体的左前方,车体是战斗舱,车体后部是动力舱。K2坦克的炮塔类似于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炮塔风格,炮塔正面和两侧装甲接近垂直,缩小了K1主战坦克上的窝弹区,炮塔后面多了一个尾舱,里面安装有自动装弹机。
黑豹装有全新 1,500 匹马力引擎(K1引擎仅1,200马力),由Doosan Infracore公司和 STX 引擎公司合作研发。路面上可以超过极速 70 km/h,越野可以达48 km/h。从0到32 km/h加速仅7秒,引擎也比其他同功率引擎体积小,允许设计成燃气涡轮引擎与美军M1主战坦克相同。三星科技设计此部分涡轮装置,使其可以再增加100匹马力,而在左边多出的空间又可安装一个补助动力单元,当引擎失效或停机时还能提供一些备用动力和电力。它还能使坦克停住时不必一直开引擎保持车上系统运作,达到省油目的;埋伏时也可降低音量和车温。
透过换气装置可以越过4.1米深的河川,相对于K1 和K1A1这是一大进步,它们只能越过2.2米深的河川。此功能使坦克在路线选择上增加更多优势,可以更快迎敌。黑豹还能攀爬最高1.3米的60度斜坡。
车上的毫米波雷达配合雷射测距仪和水平感应器,融合成新世代的FCS 既可以追踪低飞飞机用主炮击落,也能追踪到来袭的炮弹。“锁定”模式中可以把目标资讯加载电脑,经过电脑运算持续提供目标方位资讯,让坦克在行进间也能击中另一移动目标。锁定模式就算使用夜间热成象仪也能追踪到4千米远。
另一大特征是FCS内建板机延迟装置。其他主战坦克包含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都有类似的一体化电子,感应和火力控制系统,会在发炮时的瞬间震动使瞄准机制暂时偏离目标。所以此延迟设计原理是雷射收发仪连线的FCS系统用基本的机械构造连结到主炮板机。然而雷射测距仪是安装在主炮上方,接收仪则在炮塔基座。只有在雷射发射仪和接收仪讯号光束对应到时才能发炮。
因此当炮手扣下板机时会直接启动FCS,如果此时坦克正行进在不规则地表,雷射仪发现自己瞬间偏离目标,此时FCS会自动延迟发炮一瞬间等待雷射光重新定位,之后FCS才自动发射。此系统机制是极为先进的装备并强化了行进间越野射击能力。
有软杀和硬杀可以对付来袭的反坦克导弹。K2装有三星生产的三方向雷射侦测器,侦测到敌人锁定时可以发出雷达和雷射警报并自动启用干扰反制手段。
K2概念验证阶段时并不包含硬杀防护,然而几年后的K2 PIP改良版时,就加入了一对硬杀反导弹装置。
装甲方面使用一种未知的机密复合装甲和外加爆炸反应装甲块,裸车测试挡住了K276穿甲弹及RPG29的打击。VIRSS烟雾榴弹发射器也能增加一些防御力。K2还加装铝箔条散布器防御系统以增强原本的RWR系统和雷达干扰系统。车载型毫米波雷达联结车上电脑可以侦测全方向来袭的物体,立刻发出警报和启动VIRSS烟雾弹阻断敌军视觉、雷达、热影像等等锁定方式,同时可以趁来袭导弹失去锁定时移动坦克位置避开导弹。
车上还有自动灭火装置可以避免火灾引爆弹药。
K2配备的武器包括引进的由ADD研发世界工业生产的55 口径12.7 mm K6 机枪和7.62 mm 同轴机枪,德国L55身管120mm滑膛炮。具有自动装填弹药和每分钟可以发射多达十五发炮弹的能力。一个独特的系统令它可以在移动中发炮,即使在地势崎岖的地方也不受影响。而特制的液气悬架系统使它可以“坐”、“站”、“跪”,这样战车主炮在下山时也能发射。主炮可以发射多种弹药,含国产研发的钨弹头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比起上一代穿甲弹有更大进步。而多目标高爆化学弹则可以有效杀伤人员、轻装甲车辆、墙后的人员、低空直升机。
韩国 同时从德国引进了一批DM53穿甲弹,使用DM53穿甲弹时在2000米距离上可以轻易穿透680mm厚度北约标准钢板,由于德国对DM53穿甲弹输出韩国有数量限制,韩国还自己开发了K279穿甲弹,可在2000米距离击穿640mm厚度北约标准钢板.
K2主战坦克具备一系列新型电子防御功能,其所装备的激光探测器可以即时告知乘员敌方激光束来自何方,并给予干扰屏蔽,先进的火控系统除了可以控制主炮准确的攻击4000米距离以内的装甲目标,并可控制120毫米主炮击落低空飞行的敌机。
内建的GPS 可以高敏感度的提供周遭地形地点资讯,配合环境感应器可以知道坦克是否进入危险地区。K2坦克具有“C4I”连结能力,还有敌我辨识(IFF)/物件外观辨识(SIF)双系统(相容STANAG 4579)。
车体整合有内建资讯系统IVIS,可以快速协调友军间的行动,还能和无人侦查载具XAV连结成资讯网,得到远端斥候资讯,不必派出坦克来当斥候。K2坦克安装了车际信息系统和旅级部队战斗指挥系统。指挥机关随时能掌握每辆坦克的动态,而每辆坦克又能实时传送己方、敌方坦克的位置和行动数据,在车长的显示器上,能看到敌友各方的配置和行动。
报告指出,紧急时,坦克可以只有两人或一人操纵。火控系统可以自动追踪目标,和友车间的连结可避免多车重复瞄准同一目标。发射和装弹也可以无人自动进行,等于资讯作战网和自动装弹机取代了炮手和车长的工作。
性能数据 | |
乘员 | 3人 |
长度 | 10m(底盘7.5m) |
宽度 | 3.6m |
高度 | 2.5m |
重量 | 55吨 |
发动机 | MTU MB-883ka500、4冲程,12汽缸水冷柴油引擎 |
功率 | 1500匹(1,120千瓦) |
马力重量比 | 27.2匹/吨 |
悬挂系统 | 臂悬吊系统(油气压) |
最高速度 | 70千米/时(0到32千米/时,加速仅7秒) |
最大行程 | 430km |
渉水深度 | 1.2m-4.2m |
装甲及武器装备 | |
装甲 | 复合装甲(车体、炮塔前面) |
机枪 | 12.7mm重机枪×1 |
7.62mm机枪×1 | |
主炮 | L/55型55倍径120mm滑膛炮 |
性能数据 | |
乘员 | 3人 |
长度 | 10m(底盘7.5m) |
宽度 | 3.6m |
高度 | 2.5m |
重量 | 55吨 |
发动机 | MTU MB-883ka500、4冲程,12汽缸水冷柴油引擎 |
功率 | 1500匹(1,120千瓦) |
马力重量比 | 27.2匹/吨 |
悬挂系统 | 臂悬吊系统(油气压) |
最高速度 | 70千米/时(0到32千米/时,加速仅7秒) |
最大行程 | 430km |
渉水深度 | 1.2m-4.2m |
装甲及武器装备 | |
装甲 | 复合装甲(车体、炮塔前面) |
机枪 | 12.7mm重机枪×1 |
7.62mm机枪×1 | |
主炮 | L/55型55倍径120mm滑膛炮 |
2013年11月01日,在首尔国际航空防务展(ADEX 2013)上,现代Rotem公司官方证实,K2“黑豹”主战坦克正在批量生产,但交付时间将在2014年以后。
韩国陆军已经订购100辆K-2主战坦克,并计划在2016年进行服役。现代公司预计,韩国陆军最终订购的K2主战坦克数量大约为600辆,其中首批100辆将配备MTU 883柴油发动机/伦克自动变速器动力组件。现K2坦克的单位功率为20千瓦/吨,比同级别其他坦克性能更高。现代Rotem公司希望下一批订单的坦克能装备斗山DST公司生产的发动机和科技动力公司开发的变速器,但这两大部件都曾因技术问题而推迟了装备。
K2黑豹韩国新锐坦克,K2坦克融合了第三代坦克之所长,是名副其实的“混血”,其在火炮威力、火控系统、装甲防御、动力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