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民族艺术》创刊。
1986年,该刊刊期为季刊。
2013年,该刊刊期改为双月刊。[1]
2014年12月,《民族艺术》入选中国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该刊设有特稿、前沿话题、学术访谈、特别策划、文化研究、艺术探索、田野观察、书评等栏目。
该刊发表中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方面的论文及调查报告。
据2020年第1期期刊内页显示,该刊编辑部有责任编辑6人,编辑委员会有顾问7人、委员43人、海外委员7人、名誉委员3人。
职务 | 名单 |
---|---|
责任编辑 | 许晓明、黄怡鹏、韦苏娜、韦军、熊晓庆、冯梁 |
顾问 | 高占祥、梁庭望、薛若琳、韦壮凡、周民震、覃彩銮、蓝怀昌 |
委员 | 王杰、王文章、王廷信、王建民、方李莉、巴莫阿依巴莫曲布嫫、邓启耀、叶舒宪、田兆元、庄孔韶、刘祯、江林昌、汪小洋、李心峰、杨民康、吴为山、邱春林、张士闪、张骏逸、陈岗龙、陈绶祥、纳日碧力戈、欧建平、周凯模、郑元者、项阳、洛秦、施爱东、顾平、徐新建、高有鹏、郭净、陶思炎、黄厚明、萧梅、麻国钧、康保成、彭兆荣、朝戈金、傅谨、廖明君、薛艺兵 |
海外委员 | 范丹姆、罗伯特·莱顿、马克.本德尔、权五圣、素潘、吴德盛、周星 |
名誉委员 | 陈丽梅、金涛、蒋廷瑜 |
资料来源: |
职务 | 名单 |
---|---|
责任编辑 | 许晓明、黄怡鹏、韦苏娜、韦军、熊晓庆、冯梁 |
顾问 | 高占祥、梁庭望、薛若琳、韦壮凡、周民震、覃彩銮、蓝怀昌 |
委员 | 王杰、王文章、王廷信、王建民、方李莉、巴莫阿依巴莫曲布嫫、邓启耀、叶舒宪、田兆元、庄孔韶、刘祯、江林昌、汪小洋、李心峰、杨民康、吴为山、邱春林、张士闪、张骏逸、陈岗龙、陈绶祥、纳日碧力戈、欧建平、周凯模、郑元者、项阳、洛秦、施爱东、顾平、徐新建、高有鹏、郭净、陶思炎、黄厚明、萧梅、麻国钧、康保成、彭兆荣、朝戈金、傅谨、廖明君、薛艺兵 |
海外委员 | 范丹姆、罗伯特·莱顿、马克.本德尔、权五圣、素潘、吴德盛、周星 |
名誉委员 | 陈丽梅、金涛、蒋廷瑜 |
资料来源: |
据2020年4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民族艺术》共出版文献量4124篇。[1]
据2020年4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民族艺术》共载文2061篇,基金论文量为645篇。
该刊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0、2004、2008、2011、2014、2017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RCCSE)、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并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ProQuest、中国知网、万方等收录。[1]
据2020年4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民族艺术》总被下载次数1037742次、总被引次数15629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768、(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12。[1]
据2020年4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民族艺术》被引量7688次、下载量12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民族艺术》影响因子为0.5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3326名。
刊名标识
投稿指南
1.稿件字迹清晰,并提供与文章内容相符的图片资料。
2.投稿请提供内容摘要、关键词,作者的姓名、职务或职称、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3.该刊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投稿时申明。
4.该刊投稿一律不退,作者自留底稿。在六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
5.该刊对投稿实行匿名评审。[2]
职务 | 名单 |
---|---|
主编 | 许晓明 |
社长、编委会副主任 | 黄燕熙 |
副社长 | 韦军 |
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 黄怡鹏 |
编辑部副主任 | 韦苏娜 |
编委会主任 | 唐正柱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