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GFHS
全称:Global Forum on Human Settlements
中文名称:全球人居环境论坛
我们正处在一个空前、快速且不可逆转的城市化时代。当前,世界上超过半数的人口聚居于建成面积只占陆地总面积2%的城市之中。 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达到九十亿,全球城镇化水平将提升到70%。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尤为迅速,城市居民数以每月五百万人的速度递增。世界面临着城市化的严峻挑战。
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极为重视城市化问题。1996年第二次人类居住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居议程》,其两大主题是:“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2000年 联合国千年国际首脑会议将“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作为八大千年发展目标之一。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重新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普世原则,强调可持续城市对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对快速城市化的挑战、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各国政府、企业、科研教育机构、 社会组织和公众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
在此背景下,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于2008年3月正式在 美国 纽约州注册成立,其 宗旨为“建设可持续的人居环境,促进 联合国人居议程”,致力于建设世界可持续城市化对话平台,以应对城市化的挑战。作为一个非盈利的国际组织,GFHS获得了 美国501(C)(3)资质,并加入了联合国公共信息部 NGO联盟组织、联合国环境署 可持续建筑与气候倡议组织和 联合国全球 契约组织。GFHS也是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和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的合作伙伴。同时,GFHS还和全球许多地方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GFHS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中国北京、深圳设有办公室和联络处,合作网络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暨高级代表安瓦尔·乔杜里大使(Anwarul K. Chowdhury)担任GFHS理事会主席。
GFHS奉“建设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推动联合国人居议程”为宗旨,主要目标任务是:
截至2013年6月,一年一度的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已经成功地在 中国、 美国、 巴西和 德国连续举办了八届,共有超过5500名各国各界代表出席。先后出席历届论坛的政要包括: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首任执行主任莫瑞斯·斯特朗、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前副秘书长、里约+20峰会秘书长 沙祖康、联合国副秘书长谢克·迪亚拉、联合国副秘书长暨高级代表吉安·阿查里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 姜春云、十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顾秀莲、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金华及中外部长级官员等。论坛先后发表了《营造绿色文明、建设宜居城市深圳宣言》,《21世纪的水与人居环境无锡宣言》和《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纽约宣言》,出版了《21世纪的水与人居环境》(中英文版)等书籍,为世界范围内的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商界、学术界等提供了一个高规格的对话平台,为建设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推动 联合国人居议程和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推动里约+20决议的实施和2015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做出了贡献。
2013 联合国可持续城市与交通(柏林)高层对话暨第八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
主题:践行“里约 +20 ”决议,推动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发展
时间: 2013 年 6 月 19 日 -21 日
地点:德国 ·柏林
适逢“里约+20”峰会召开一周年,联合国可持续城市与交通(柏林)高层对话暨2013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在德国柏林成功召开。此次对话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DESA)、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UNHABITAT)、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德国联邦环境署(UBA)、国际地方环境行动委员会(ICLEI)与柏林交通改革与城市出行研究中心(InnoZ)共同主办,围绕“实施里约+20 决议,实现我们憧憬的未来”展开了相关主题的讨论。来自全球40 多个国家近400 位代表参与了此次对话,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主要决策者、联合国官员、 公民社会、 学术界与私营部门以及全球行业协会的代表。对话论坛共安排了两场全体会议、两场专题讨论、七场平行会议、一场表彰全球可持续范例的颁奖典礼、一次实地考察和为期三天的展览。
在对话开幕式上,联合国副秘书长吉安·阿查里亚首先转达了 潘基文秘书长的贺词,贺词强调:“ 合理使用土地和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有助于保护环境,也有助于通过提供就业、市场、商品和服务等便利条件加强城乡联系,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可持续城市和交通是赋予人民权利和保护地球的核心举措。”
会议为有关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利益相关者、政策制定者、专家及私营部门代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磋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对话平台,深入探讨和分享了促进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成功途径,确立和推广了一批最佳范例,给与会人士带来了丰富的收获和深刻印象,全球数百家主流媒体采访报道。会议有利于推动和激励更多国家、更多企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城市与交通的建设实践中来,对促进能力建设和国际间的经验交流,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和实施我们在里约许下的共同承诺具有重要意义。
2013第八届“全球人居环境奖颁奖典礼”令人瞩目。本届颁奖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袂支持,更具影响力。通过长达半年的严格评审和激烈角逐,一批世界范围内杰出的范例荣膺桂冠。 葡萄牙欧利亚斯市、中国 长沙等4个城市获得“全球绿色城市”殊荣。
会议期间,主办方组织与会嘉宾实地考察了柏林电气化高速公路示范轨道、市中心电动车共享设施与服务、柏林能源效率典范之家项目。此外,作为本次论坛的延伸,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还组织部分代表对 汉堡、 哥本哈根等欧洲绿色城市进行专题交流学习。 汉堡港口新城市信息中心与 哥本哈根市科技与环境发展部专门接待来访嘉宾,分别举办交流会,围绕城市改造、减缓气候变化以及绿色交通进行陈述,并安排参观。这对与会代表开阔视野,加强能力建设学习,增进与中欧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主题:绿色出行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时间:2012年6月18日-21日
地点:巴西·里约热内卢
里约时间6月18日,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Rio+20)期间最重要的专题会议之一,2012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全球电动出行论坛暨可持续人居环境会议)在 巴西最大的 清洁能源供应商——富尔纳斯电力公司礼堂开幕,主题为“绿色出行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GFHS)、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UNHABITAT)和 巴西有关机构共同组织。来自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00多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重要嘉宾包括: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副秘书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秘书长 沙祖康大使、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主席、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暨高级代表安瓦尔·乔杜里大使、联合国秘书长助理、联合国上海世博馆总干事阿瓦尼·贝楠博士、联合国经社事务部可持续发展司新兴议题处处长凯瑟琳·阿卜杜拉女士、联合国 环境署可持续消费和生产部部长阿拉布·霍巴拉先生、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城市交通部负责人安德列· 狄克斯、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秘书长吕海峰、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评估中心顾问王德辉先生、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理事、世界非政府组织联合会秘书长泰吉·哈马德先生、雷诺-日产联盟执行董事 大谷俊明先生、 巴西富尔纳斯电力公司总裁弗拉维奥·德卡先生,来自各大洲的多位城市市长或政府高级代表,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代表。来自中国的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共50余人应邀出席会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副秘书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秘书长沙祖康大使发表主旨演讲。
会议深入讨论电动出行的最新趋势、电动车和电池技术、城市交通和电动出行的相关政策等,同与会各国代表也包括公众分享最新成果和范例,以推动电动出行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探讨绿色出行和可持续人居环境面临的挑战和契机,以更好地支持低碳城市建设,实现我们所期待的未来。会议形成了一系列前瞻性共识和行动倡议,对丰富和完善里约+20的最终成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会议期间举办第七届“全球人居环境表彰活动”,此次表彰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巴西库里提巴市、法国南特市等6个城市获得“全球绿色城市”殊荣。日产雷诺联盟因其在电动车领域的杰出表现而获得“全球绿色出行产品最佳范例”荣誉。
里约+20纯电动车示范项目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亮点,该活动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组织,得到里约+20巴西国家组委会和联合国的大力支持,包括在大会期间为联合国代表提供纯电动礼宾车交通服务和GFHS在巴拉竞技场举行面向代表和公众的纯电动车展览及试驾活动。这是联合国首次在世界最大的环境峰会上选用纯电动汽车为其代表提供交通服务。日产雷诺联盟作为唯一入选的电动车企业,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包括20多辆各种优质纯电动汽车和司机服务在内的支持。GFHS组织的里约+20纯电动车示范项目向与会代表和公众展示了零排放电动交通的魅力和未来绿色出行的美好选择,为里约+20做出了贡献。
主题:建设低碳城市 应对气候变化
时间: 2011 年 4 月 7-8 日
地点:美国 · 纽约 联合国总部
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于2011年4月7日-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联合国广场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UNHABITAT)、联合国全球契约城市项目、世界银行等联袂组织,是坎昆第1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后第一个以低碳城市为主题的国际盛会。联合国副秘书长谢克·迪亚拉、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主席、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暨高级代表安瓦尔·乔杜里、联合国秘书长助理、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总干事阿瓦尼·贝楠博士、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消费与生产部部长阿拉布·霍巴拉等出席会议。与会各国代表共200余人,其中40多位发表演讲或参与对话。
论坛交流分享了相关国家建设低碳城市的先进理念、创新技术和最佳范例,发布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测定城市温室气体的国际标准”和“可持续建筑指数”等标准体系的最新成果,并发布了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环境署等合作开发的《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倡议,旨在探索以人为本的低碳城镇化模式。论坛还发表了《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纽约宣言》,推动国际社会切实提高认识,采取行动。
瑞典、韩国、哈萨克斯坦、马里、孟加拉国等代表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常驻联合国大使及高级代表到会祝贺,纽约、旧金山、西温哥华等来自不同国家的城市市长与专家学者参与交流。来自中国的70余位政府、企业和学术界代表应邀出席,分享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努力和创新,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西温哥华市等四个城市获得了论坛授予的“全球绿色城市”荣誉,来自不同国家的住区、景区、低碳技术和杰出贡献个人也获得了表彰。
本届论坛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新浪网、SOUHT SOUTH NEWS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予以报道。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全球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作为世界人居环境领域高规格的对话平台,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致力于把联合国的议程推广到世界范围内的地方政府和私营行业中,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本届论坛更是以其支持联合国的务实行动和全新高度在国际上展示了领导力,做出了新的贡献。
主题: 21 世纪的水与人居环境
时间:2009年11月8日-10日 地点:中国·无锡市
第五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11月8日在太湖明珠无锡开幕。首次移师无锡的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以 “21世纪的水与人居环境”为主题,交流分享世界各地在水资源管理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唤醒公众爱水、节水意识。论坛的举办对保障水安全,提高中国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促进联合国人居议程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次论坛得到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及众多知名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副主席、联合国环境署北美区前主任努尔·布朗、国际水协会主席戴维·卡门、加拿大前环境部长、联合国环境署政府管委会主席戴维·安德森、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者协会主席理查德·瑞吉斯特等出席并演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委负责人、国内外城市市长、权威专家等莅会。国内外临湖临江省市政府主管官员、知名专家和企业家代表等600余人出席。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致欢迎辞。
全球水危机使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都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和挑战。拯救水,拯救江河湖海的美丽是人类无可推卸的责任。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就“湖泊水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等专题展开对话,他们的真知灼见对中国乃至国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论坛还发表了《21世纪的水与人居环境无锡宣言》,提出五点共识和倡议,号召人们亲水爱水,给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
会议同期举办中国(无锡)节水与水处理技术设备展览会,本次展览汇聚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水环境治理科技成果。通过展会推介产品和技术,为无锡市环保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创造了不少机遇。这也是海内外水企业巨头首次开始进入中国湖泊治理和城市水项目投标。
主题:生态城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新机遇
时间: 2008 年 11 月 13 日 -14 日
地点:中国 ·深圳市
本次论坛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GFHS)、全球最佳范例杂志、中国城市建设开发展博览会组委会(CCDE)联合主办,深圳特区报、中国房地产主流媒体联盟及深港产学研基地协办,以“生态城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新机遇”为主题。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暨高级代表、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主席安瓦尔·乔杜里大使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副主席、联合国环境署北美区前主任努尔·布朗博士,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者协会执行主任科斯汀·米勒,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栾胜基作主题演讲,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中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深港产学研基地主任史守旭等出席会议。
来自国内外50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和国际组织代表等出席了会议。论坛分三个阶段进行,围绕“生态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趋势”,“生态城市和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范例”,“生态城市建设的新科技、新设计”等三个议题进行精彩演讲,沟通分享中国及世界各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科技,交流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和实践,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联合国人居议程和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会议也讨论了中国房地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探讨其中热点难点,藉此促进中国人居环境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论坛与建设部批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建设开发博览会同期举行,国内外众多城市组团参加,并出席本次论坛,以推介其在生态建设方面的突出成绩,相关创新型技术和服务企业也十分活跃,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
主题:和谐的人居环境
时间:2007年8月30日-31日
地点: 中国 ·深圳市
本次全球论坛由联合国友好理事会(FOUN)、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建设开发博览会组委会(CCDE)、中国绿色画报社、深圳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等联合主办,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次高级别的国际会议,得到众多知名国际组织、国家相关部委、深圳市政府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暨高级代表安瓦尔·乔杜里大使、联合国环境署北美区前主任努尔·布朗博士、世界非政府组织联合会秘书长泰吉·哈马德、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朱铁臻教授、世界人类聚居学会副主席、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毛其智教授及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和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演讲,深圳市人大副主任邱玫、深圳市政协副主席余晖鸿到会祝贺并讲话,国内外400多名城市官员、开发商、规划设计师、国际组织代表和各界人士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交流总结国内外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中所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分享各地区、各行业的经验和知识,探讨政府、专业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这一领域的作用,为中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21世纪的中国乃至全球的人居环境和谐发展。与会嘉宾就人居环境改善、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论坛期间举办的首届绿色建筑高级培训暨LEED认证交流会是国内首次系统的介绍国际领先的美国绿色建筑环保认证(LEED)的专业培训,受到许多建筑业人士的热烈欢迎。
主题:全球协作 营造绿色人居
时间: 2006 年 7 月 30 日 -7 月3 1 日
地点:中国 ·深圳市
本次论坛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DESA)、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建设开发博览会组委会(CCDE)、深圳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市绿色人居协会等联合举办。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专门为大会发来贺信,并特派经社理事会公共发展管理委员会知识管理署主任契科索夫先生出席会议,前联合国环境署北美区总干事努尔·布朗博士、国家建设部陈为邦总规划师、环保总局自然生态司王德辉司长、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虎林教授等领导也莅会演讲指导,深圳市人大副主任邱玫、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张效民到会祝贺并讲话。国内外40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的任务是交流总结城乡建设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探讨设计行业、民间组织、私营部门和政府在这一领域的角色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会议主要议题有:各地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新政策、新理念、新趋势,建设可持续社区的环境决策,改善人居环境的新技术,新形势下规划设计的变革与创新等。会议期间发表了《营造绿色文明、建设宜居城市深圳宣言》。由于中国在世界城市问题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环境问题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首要任务,作为一个预见性的文件,《深圳宣言》将为城市规划、环保、建设行业和政府官员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将为联合国有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提供参考借鉴。
主题:可持续的人类住区
时间: 2005 年 9 月 25-26 日
地点: 中国 ·深圳市
2005年9月25日,首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在深圳威尼斯酒店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联合国国际交流合作与协调委员会(CCC/UN)、国际建筑设计师社会责任协会(ADPSR)、全球生态恢复与发展基金会(GERDF)、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与中国城市建设开发博览会组委会(CCDE)共同主办,由深圳市锦绣联合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本届论坛得到了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内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安南秘书长特别顾问、联合国和平大学校董会主席兼校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副秘书长、全球环境界的泰斗莫瑞斯·斯特朗,联合国人居署人居环境首席高级官员、著名的人居环境专家克里斯·拉德福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理委员会主席、加拿大国会议员、前加拿大环境部部长戴维·安德森,联合国国际交流合作与协调委员会(CCC/UN)共同主席、美国知名教育家杰里·斯皮瓦克,前建设部副部长、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王德辉、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教授唐孝炎和深圳市有关领导、国内外部分城市市长等莅会演讲。国内外政府官员、相关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和学生代表等近400人出席了大会。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可持续的人类住区”。论坛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全球人居环境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探索全球人居环境以及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推广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提供借鉴参考,为改善世界人居环境做出贡献。
论坛期间,深圳市政府和主办方安排联合国贵宾和论坛代表考察了深圳莲花山公园和中心区市容,并参观了中海香蜜湖一号和桃源居社区。
“全球人居环境奖”是由 GFHS 颁发的年度世界性可持续城市发展大奖,旨在弘扬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和 GFHS 宗旨,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获奖城市、组织、项目和个人遍及全球,为国际上同行业之间最佳范例知识和经验的分享传播提供了一个高规格的互动平台,产生了显著的示范效应,被媒体誉为“人居环境奥斯卡”。“全球人居环境奖”评审表彰得到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支持,具有国际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彰显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为促进联合国人居议程、支持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推动里约 +20 决议贯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奖项包括 7 个类别:
城市类:全球绿色城市
景区类:全球低碳生态景区
建筑类:全球人居环境示范建筑(住区)
交通类:全球绿色出行最佳范例
设计类:全球人居环境规划(建筑、交通、景观)设计奖
技术类: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产品)范例
个人类:全球人居环境杰出贡献奖,全球绿色儿童大使
已获得表彰的城市有美国圣塔莫尼卡市、堪萨斯州格林斯堡市、加拿大西温哥华市、巴西库里提拔市、法国南特市、澳大利亚罗克代尔市、葡萄牙欧利亚斯市,日本横滨市,中国长沙市、中国丽江市、三亚市、伊春市、大理市、无锡市、余姚市、中国周庄镇、中新天津生态城、汶川县水磨镇灾后重建项目等;获得表彰的景区有峨眉山风景区、普陀山风景区、观澜湖旅游度假区(深圳·东莞·海口)、美国加州圣塔莫妮卡度假区城市项目等;获得表彰的建筑或住区有万科·棠樾、中海·香蜜湖1号、华侨城·天麓、桃源居、拜耳公司零碳建筑等;获得表彰的企业有尚德太阳能、雷诺日产联盟、巴西富尔纳斯电力公司、EUREF园区:柏林能源与出行实验室、德国黑森林生物能合作社等。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莫瑞斯·斯特朗先生、前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先生、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先生等政要曾为获奖单位颁奖。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图册(3)
GFHS 和众多学术机构、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财团结成伙伴关系,建立了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城市及低碳环保相关领域的技术团队和专家智库,可为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或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
服务领域:可持续城市(镇)发展战略、低碳生态城市(镇)标准制定与技术支持、低碳生态城市(镇)战略规划与实施指导、绿色建筑评估认证、水资源管理、污水处理、绿色出行规划与技术、国际招商合作与经济文化交流等。
GFHS 会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联合国机构,积极探索城镇化和发展绿色经济更好结合的方法。2011 年 4 月,GFHS 在联合国总部发起了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 (IGMC)倡议。作为一项已经在联合国秘书处注册备案的、“里约+20”峰会的重要成果, IGMC 是一个高起点的国际低碳城镇建设计划,其主要特点是低碳城镇建设和绿色经济、文化相结合。
由中外 50 多位专家参与编著的IGMC 标准包含十二项原则以及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并设计了评分系统,以指导包括 IGMC 在内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从而促进了政府、私营部门和其他社会机构的新型合作模式。这十二原则包括:净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的环境,绿色规划与设计, 绿色交通和联系,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建筑,绿色经济,绿色生活,和谐社会,可持续的文化与遗产,智慧社区。IGMC 将率先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启动。 GFHS 已经先后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和江苏省泰州市政府签署了 IGMC 试点项目框架协议,有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图册(5)《全球最佳范例》杂志致力于传播国内外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前沿资讯和最佳范例,总结报道国内外改善居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努力和成就,宣传联合国的政策与行动,是城市和企业展示可持续发展形象和提升品牌的高端平台。杂志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第 20/6 号决议出版发行,既是联合国全球契约成员,也是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建筑和气候倡议组织(UNEP-SBCI)会员媒体。
读者群与发行网络: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及专家,国内外政府官员、城市市长和商界精英、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建筑与住房、低碳环保、交通等行业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士。
杂志纸质版赠阅、订阅和电子版订阅并重,此外进入深圳等地上千个商务场所、银行网点、休闲会所和高尔夫球场的展示终端,供高端顾客传阅,并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下载“网易云阅读”,随时随地浏览。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图册(2) |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图册(2) |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图册(2) |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图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