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词关系研究

品牌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页数 268页
书名 腔词关系研究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基本信息

作 者: 于会泳 著

出 版 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ISBN: 9787810962476

出版时间: 2008-05-01

版  次: 1

页  数: 268

装  帧: 平装

开  本: 32开

所属分类: 图书>艺术>舞台艺术戏剧

内容简介

《腔词关系研究》本是我院民族音乐理论系和作曲一第、二系的“民族民间音乐综合研究”课内的专题之一。但是这本材料却并非该课讲义,又非该课的课堂讲稿,而是作为一篇探讨性质的论文,供作该课学生课外参考。该专题的讲义和讲稿是另行编写的,它们之间体例上、用材上都各不相同,唯在基本观点和原则上,却是一致的。本文的内容是关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声乐创作中唱腔与唱词结合关系的研究。

有着悠久历史的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腔词关系方面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体现着具有民族特性、特征的规律,这一切,有待我们用马列主义观点去加以总结和研究,以利于今天的音乐创作实践。

编辑推荐

《腔词关系研究》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文摘

第一章 绪论
一、关于“腔词关系”这个概念
本书的“腔词关系”这一课题,是专就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创腔实践方面所提出的,而不是从演唱实践角度提出的。但是,由于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创腔实践与演唱实践在腔词关系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大多数的艺人既是演唱者同时又是创腔者),所以,在这里所讨论的问题中,有很多是与演唱实践方面具有共同性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关于“腔词关系”这个概念
二、腔词的“自行规律”
三、“相顺”和“相背”
四、关于“腔从于词”
五、给唱腔以较大的活动自由
六、“换腔就词”和“换词就腔”
七、“腔词相顺结合原则”的总结

第二章 腔词音调关系(Ⅰ)唱腔与字调的关系
一、关于“字调”
二、关于“腔格”
三、腔格与字调的关系
四、关于“变调”及其对唱腔的影响
五、在“腔从于词”上的几种辅助方法
(一)运用“润腔”手段辅助“字正”
(二)间或用中性腔格辅助“字正”
(三)有保证条件的局部破格

六、“字正、腔圆、情通、理顺”的统一
(一)“字正”与“腔圆”
(二)“情通”与“理顺”
(三)“字正腔圆”与“情通理顺”

七、如何解决相背现象
(一)“换腔就字”
(二)“换字就腔”

第三章 腔词音调关系(Ⅱ)唱腔与字调的关系
一、关于“语调”
二、关于“腔句旋法”
三、“句型”与“调型”的结合关系
四、如何解决相背现象

第四章 腔词节奏关系(Ⅰ)腔词节奏轻重关系
一、引言
二、唱腔节奏的强弱位置
三、唱词轻重音的种类
四、习惯轻重音及其与唱腔节奏的关系
五、特意轻重音及其与唱腔节奏的关系
(一)逻辑重音与唱腔节奏的关系
(二)感情重音与唱腔节奏的关系
六、节拍重音与唱腔节奏的关系

第五章 腔词节奏关系(Ⅱ)腔词节奏轻重关系
一、引言
二、句式
三、词逗
四、乐逗和乐型
五、腔词节奏段落关系的具体处理原则
第六章 腔词结构关系之一—腔词句式结构关系

作者简介

于会泳,1926年生,山东省威海乳山海阳所镇西泓于家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高小毕业后在本乡小学任教。1946年参加胶东文化协会文艺团。在文艺团几年里,学会了谱曲、编导及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并整理出版了《胶东民歌集》。
主要经历:
1949年8月,被选送到上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修班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9月,因学习成绩优异留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音乐工作团任创作组组长。
1952年11月调任该校民族音乐研究室民乐系研究员兼教员。
1956年9月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教研组组长,1962年9月任音乐理论系副主任。此期间,在专门研究民族音乐的同时,对民歌、曲艺、京剧、地方戏曲及西方古乐曲也一一涉猎,先后发表了《山东大鼓》《胶东民间歌曲选》《陕北榆林小曲》《单弦牌子曲分析》等音乐著作,创作了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闯将令》。撰写的《关于我国民间音乐调式的命名》和《关于辨别调式问题》的论文,提出调高沿用西洋音名命名,调式以传统的宫商角徵羽命名,并提出了“主宰音程关系”的新概念,引起音乐理论界的重视,被普遍采用。撰写的《民间曲调研究》《腔词关系研究》成为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和专修科的指定必修教材。先后发表了《女社员之歌》《幸福花开遍地香》《不唱山歌心不爽》《党的恩情长又长》《非洲在怒吼》等多首歌曲。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