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华子冈 图 【类别】国画 【年代】明代 【作者】 张宏 【收藏】现藏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 【级别】一级文物 【规格】纸本设色,纵29.1厘米,横280.5厘米
明代的 吴门画派提倡以真景山水入画,在真山真水中加入文人气息,使得山水画更贴近自然。张宏作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则开始着手从 文人画法式内部进行调整,将文人画对内的笔墨拓展变成对外的笔墨。张宏喜好在游历中作画,常在画中描绘大江南北的著名景点。他在写生创作真山真水之时,偶尔也会作一些抒发性情的题材,有时借景抒情,有时则借诗词来抒情。他在继承了文人画笔墨的同时,进一步地拓宽了文人画的创作空间,使文人画向更高阶段发展。张宏在1625年所画的《华子冈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华子冈图》描绘了辋川别业二十景之一华子冈的景色,取自王维寄友人诗中《山中与裴迪秀才书》的一个片段,来描述华子冈的夜景。这幅画取材自王维(701-761)〈山中与裴迪秀才书〉的一段,原文以如诗如画的文字,描述辋川别业(现在陜西蓝田县辋口)二十景之一华子冈的夜景: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 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段文字虽然不是诗的形式,却有诗的意境,如“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好像月是主体,辋水为客,也呼应前面的“清月映郭”一句。除了月亮以外,文中叙述了一些具体的物象,如河水、山林、村落、路径等,这些形象配上“清”、“寒”、“远”、“深”、“疏”、“静”等形容词,增添了一股幽静清寂的气氛。
明代画家张宏所作《华子冈图》描绘的乃是王维寄友人诗意中的情景,在诗中,王维记述了他夜登华子冈的景况。张宏依自己对王维诗词的理解而画成此卷,仿佛他也亲历了当时之景一般:眼观王维登上了华子冈,同时也听到了冈下村中传来的人语声。
在张宏的笔下,景中的山冈与树木都位于极真实的空间中,且看起来朦朦胧胧,仿佛是在月光之下一般。此一营造法颇能表现王维书信中的诗意感,以及诗中对景物的生动描述。张宏将王维诗中的景物一一具象化,巨细靡遗,乃至于视线难以到达的冈下村人夜捣香粳,以及深巷犬吠之类的细节等,也都在描绘之中。这种不脱原来字句,据实表现的画法,是对文人画表现形式的一次升华,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由于张宏在文人画中加入了栩栩如生的写实画法,使晚明的文人画为后世所推崇。中外学者对《华子冈图》做了深入的研究,并称其为“不输《富春山居图》”,可见此图的艺术价值之高。美国学者高居翰还著书颂扬以张宏为首的晚明画家,称其为“山外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