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兴

张有兴

中文名 张有兴
出生地 圭亚那乔治城
目录导航

个人简介

  姓名:张有兴

  性别:男

  生年:1922

  国籍:中国

  籍贯:广东新会

  民族:汉族

早期生活

  1922年生于圭亚那乔治城。原为南美洲华侨,10余岁时移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二战期间,曾赴内地参加美国新闻处工作。1946年返港经营进出口贸易,创远东工商企业公司,并经营新闻出版业。女儿张天爱是电影女星,曾与现在林青霞的丈夫邢李(火原)结婚,如今与王敏德哥哥结婚。

政治生涯

  长期从事社会政治活动。1954年发起创办香港公民协会,任协会委员,后任副主席。1960年与香港革新会主席贝纳祺赴伦敦拜会英国殖民地部官员,要求给港人更多的权力,提出立法局非官守议员应由民选。后又升任该会主席。曾担任联合国香港协会副主席。还被选为湾仔区议员、中西区区议会主席。1957年出任市政局议员,1974年任副主席,1983年任主席。1974年被委为立法局议员,连任两届。1964年被委为太平绅士,先后获OBE及CBE勋衔。

张有兴

        张有兴:男,1983年6月出生,2005年6月毕业于 上饶师范学院,同年9月份参加工作,该教师是 鄱阳县 油墩街镇的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2007年9月开始担任 沙洲小学校长。参加工作六年来,他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 爱的阳光洒向他的事业,洒向他的学生。虽没有 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一、    以园丁的执着悉心呵护祖国“花朵” 

  沙洲小学所处地带特殊,有百余名学生每天往返学校必须经过九景高速路西河大桥段不足一米的人行道,桥下是水面宽阔的西河,且人行道栅栏多处破损,人行道上还时有摩托车驶过,过往行人如不小心随时都有可能掉入河中。学生的过往安全成了上级领导与张校长最揪心的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家庭的希望,一个孩子发生意外,不知将给多少个家庭带来不尽的痛苦。每当此时,过路的行人和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面对这种情况张校长亲自带领教师在桥的两头挂上警示牌,提示过往行人注意安全。起初学校是要求家长接送,但因这些学生当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监护人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不是行走不便,就是因为农务较多,还有个别家长抱着侥幸心理,经常有很多学生无人接送。学校决定组织路队,由学校每天派值日教师护送,但又因学校老年教师较多,轮到他们值日是总是反映难以维持纪律,时有学生在桥上玩耍。张有兴看到这种情况还是不放心,决定亲自把关,每天放学亲自护送学生过桥。一开始很多学生不习惯排队走,喜欢你追我赶,学生太多确实不太好管理。面对这种情况他就利用晨会及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时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他还多次召集这些学生的家长开会,与家长一起管理好孩子。并与村委会及村小组取得联系,要求过往摩托车及行人,在学生路队过往时,暂缓通行。如发现或学生向他反映人行道栏杆遭到破坏,他就拿着铁丝及工具去修补,不能修补好的就及时与村委会取得联系共同协商解决或向上级有关部门打报告反映情况。就算是他要出差,首先就是安排好其他教师护送,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安全护送学生过桥。他几年如一日、悉心呵护祖国“花朵”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百姓的理解、支持和交口称赞。张有兴就是这样用他的拳拳爱心滋润着祖国的“花朵”。几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沙洲小学升入初中,如今的他们,再见到张校长依然是那样的亲切,总会围拢过来,老师长老师短得叫个不停。听着孩子们甜甜的叫声,他心里乐开了花,因为他别无所求,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就是他最大的心愿,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就是对他最大的报偿。 

  二、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每一位师生。 

  校长是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来影响师生的。校长的一切行为应该成为师生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师生的表率。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讲脏话,他带头使用文明用语。寒冷冬日,他带头提前到校,开始时,往往是他第一个进入校园,后来,比他早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个学期下来,很少有师生早读迟到。劳动、清扫他也干在前面。教育学生实事求是,自己被学生难住时,绝不装腔作势;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他首先做到及时批改每一份作业和试卷。下午考完试,为保证第二天早上把卷纸发给学生及时反馈,连夜批改,经常工作到后半夜,学生接到批完的试卷,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要求学生讲卫生,他从不在班级吐一口痰,要求学生节简,他和学生一起将废书纸、矿泉水瓶收集后卖出……这些做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少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张老师使我明白了不少东西,学会了怎样做人,这些将永远伴随我,对我的将来会有很深的影响。” 

  三、以父母般的爱心滋润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一大社会问题,他们是最需要关爱的群体。在百分之九十都是留守儿童的学校里,他不仅是老师,更是孩子们的爹娘。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问题。他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每个星期天都会去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2008年在他班上,有一名成绩优秀、性格开朗的学生张军军。爸爸是一位普通的工人,在一次出工时不幸摔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生活上关心孩子了。从此以后孩子与年迈的奶奶在一起生活,张军军总认为这个世界对他很不公平,对待生活与学习都很消极,性格变得极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张军军的情况,张有兴首先想到家访,当看到张军军家破落不堪的土墙房子时,当时心被触动了,这哪里是家啊!从此,他更加关爱这个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孩子。但起初张军军有一种抵触心态,认为老师是在可怜他,总觉得很没有面子。张有兴并没因此而放弃,而是经常主动和张军军谈心,并在节假日时候买上礼物到他家去看望,或把张军军带到自己家中一起过节。周末经常把张军军留在学校为他辅导功课,并与他一起参与打球、钓鱼活动等。使其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他要孝敬老人,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心灵沟通后,张军军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并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健全完善留守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排除不良心理情绪,弥补情感缺失,培养文明健康的心态。留守儿童三年级学生严春奎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岁时就面临父亲死亡母亲改嫁,与六七十来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心灵上的孤单寂寞,经济上的穷困无助,使他形成了自卑、封闭、寡言的性格,卫生习惯差,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成绩不好。张有兴经常给他购买书籍、学习用品,经常与他促膝谈心,给他辅导作业……。现在,严春奎渐渐地变得讲卫生了,话也多了,性格开朗了,学习兴趣变浓厚了,期末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像这样“留守不孤单,爱心促成长”的事例在该校不胜枚举。 

  张有兴常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最为重要。他的最终工作目标是实现留守儿童“学业有教、困难有帮、安全有保、心灵有润”能够健康快乐成长,为外出务工家长解除后顾之忧。 

  四、近年来取得的成绩 

2005-2010所任教的科目在全镇统一测试中均获前二位。   

2006年9月被镇中心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2007年9月被镇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008年9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009年9月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   

2008-2010三年年度考核被定为“优秀”等次。   

2008-2010均被镇中心学校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   

2009年撰写的《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获省级教育厅教研室论文评选一等奖。   

  作为一名校长,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默默耕耘是张有兴的追求;用满腔热忱关爱学生,他始终视为己任。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痴心一片终不悔,呕心沥血育英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