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

先天性肌强直

目录导航

疾病分类

出现肌强直的疾病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离子通道病或非肌营养不良性肌强直,包括①先天性肌强直,为氯离子通道病(Thomsen型和Becker 型);②先天性副肌强直,为钠离子通道病。第二类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有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先天性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2型。第三类为获得性肌强直,肌强直出现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糖原累积病、中央核肌病以及脊髓或周围神经病变。本节主要介绍先天性肌强直。

发病机制

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性先天性肌强直的发病均和骨骼肌的氯离子通道基因CLCN1突变有关。CLCN1基因位于7p35,该基因编码的氯通道蛋白由988 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10kD。目前已经发现氯离子通道基因存在15个点突变和2个片段缺失导致通道复合体改变或功能丧失。氯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出现持续性的氯离子浓度下降,导致随意活动后单个肌纤维膜出现动作电位活动持续数秒钟,肌纤维处于过度兴奋状态,阻滞了肌纤维的松弛。

临床表现

显性遗传性先天性肌强直称Thomsen型,多数患者在婴儿期发病,1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0~20岁,男女同样被累及,男性病人临床表现较重,多数患儿存在运动发育迟缓,出现广泛性肌强直,下肢受累最明显,由于肌肉收缩明显延长,精细运动和行走受到干扰,运动显得缓慢巨大和没有限制,特别是运动开始阶段更明显,突然的屈曲运动不能迅速赶上,手和足不能充分背伸,坐位不能马上站立,对外来的刺激反应慢,有时声音惊吓可以导致病人突然出现肌强直而摔倒,平卧在地处于肌强直状态几秒到几分时间。咀嚼肌被累及后出现用力咀嚼时口不能迅速张开。一般重复运动后肌强直反应减轻,休息几分钟后又出现。可以出现肌肉肥大,类似健美运动员,个别病人出现胸锁乳突肌、前臂和手部肌肉的萎缩。肌力一般正常或比正常大,在一些不要求速度的体育运动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成绩,肌强直的严重程度在病人一生中保持稳定,在寒冷、饥饿、疲劳和紧张状态下短期内加重。腱反射正常。无感觉障碍。同一个家系中不同病人肌强直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不是所有的病人呈现全身性肌强直反应,也不是所有病人都出现肌肉肥大。

隐性遗传性先天性肌强直称Becker型,临床症状和Thomsen型相似,但更常见,男性比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在4~12岁,临床症状从下肢开始,几年后累及上肢和咀嚼肌,最后累及所有骨骼肌,肌强直反应也随病情的发展而加强,一般在20~30 岁后不加重,和Thomsen型相比,隐性遗传性先天性肌强直临床症状严重,常有运动功能障碍,下肢肌肉常变的非常强大,少数病人出现肌萎缩,有时病人出现一过性的上肢和手肌的无力,在用力抓重物时突然松手。

辅助检查

1. 血清CK正常或轻度升高。

2. 肌电图可见典型肌强直反应。

3. 肌肉活检没有明显的改变。一般可以出现肌纤维轻度均匀性肥大,偶尔可见肌浆块形成和核内移以及I型肌纤维占优势。没有肌纤维内的线粒体堆积以及肌纤维坏死、再生改变,也没有结缔组织增生。

4. 基因检查可以发现CLCN1基因存在突变。

鉴别诊断

诊断

患者出现肌强直而肌力和CK正常,诊断该病不困难,特别是病人的亲属也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结合电生理检查结果基本可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应注意除外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特别是先天性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以四肢远端肌肉受累为主,肌强直比较轻,并伴随其他非肌肉系统损害的表现,最终需依靠基因诊断进行鉴别。[1]

疾病治疗

病人保持工作能力,寿命不受限,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个别病人可以通过影响钠通道而改变细胞膜兴奋性的药物,如局部麻醉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给予慢心律,一般治疗3~4天后达到最大疗效。卡马西平对个别患者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肌强直也可以试用ACTH治疗。

大事记

2018年5月11日, 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药监局、 国家中医药局五部门联合下发《 关于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通知》,先天性肌强直被列入第一批罕见病。 [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