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是南京工业大学的主干院系之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最早一批建立的化学工程学科点。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以及5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市吸附分离技术等研究中心。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原理和化工热力学国家精品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09年10月通过国家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于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以徐南平院士为学科首席教授,青年博导、海外归国教授为骨干,年轻博士为主体的教学研究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71人,教授72人,副教授49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已主持国家“973”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项,以及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学院拥有优良的学风,人才培养的各项指标均名列全校前茅。学院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索,学院为每个班配备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担任导师班主任,学院教师教书育人,成效显著。
现在院博士生130余人,硕士生近900人,工程硕士生139人、本科生1200余人。
学院拥有江苏省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市吸附分离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与大型企业合作共建的博士后流动站、实验室、研究中心等。 化工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梯队层次合理,形成了以时钧院士为总学术带头人,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主要骨干,青年博士生导师、海外归国教授、年轻博士为主体的研究队伍。学术梯队是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71人,教授72人,副教授49人,全院教师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达60%以上,拥有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部、省级劳动模范3人,2人入选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国家百千万工程计划,5人成为省优秀骨干教师,3人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德国洪堡学者4人。
近年来,化工学院科研实力迅速增长,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项目一项,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防项目等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33项,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03年科研到款达2500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何梁何利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9项;批准发明专利15项,已鉴定成果3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的论文100余篇,EI论文110余篇,被SCI论文引用150余次,部分研究取得了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化工学院以创建品牌专业为目标,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000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围绕主干课程和单元操作过程,高标准建成了20个教学实验,68套装置。
化工院导师合影研究生的教学全部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主干课程采用英文授课与原版教材,着力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 化工学院近年来从国外著名公司购置了环境扫描镜、比表面及孔容吸附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ICP、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Zeta电势/激光光散射粒度测定仪、热重-差热分析仪、表面张力仪、冻干机、TOC压汞仪、中高压催化反应装置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均按国际先进的标准选择,为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组织机构
1、中共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委员会
书 记:彭光成
副书记:弋鹏
委 员:范益群、刘晓勤、武文良、谷和平
2、院行政领导班子
院 长:范益群
副院长:王军、武文良、仲盛来、汪勇
院长助理:朱敦如
3、院工会
主 席:朱志敏
副主席:林陵
委 员:丁健(组宣)、沈璇(文体)、石丽芸(女工)、鞠永干(青年)、王重庆(福利)
4、院团委
书 记:李文涛
二、学术机构
1、学科建设委员会
首席教授:徐南平
委 员:陆小华、刘晓勤、王军、张利雄、邢卫红、朱敦如
2、学术委员会(2006年)
主 任:徐南平
委 员:陆小华、乔旭、刘晓勤、王军、张利雄、金万勤
3、学位分委员会(2008年)
主 任:刘晓勤
委 员:徐南平、陆小华、乔旭、王军、张利雄、金万勤、陈苏、邵宗平
4、学士学位分委员会(2006年)
主 任:刘晓勤
副 主 任:武文良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朱敦如、居沈贵、谷和平、崔咪芬、崔群、鞠永干
5、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学科组(校内)(2010年)
组 长:刘晓勤
委 员:徐南平、陆小华、乔旭、王军、金万勤、张利雄、朱敦如
6、专业技术职务推荐组(2011年)
组 长:刘晓勤
副 组 长:范益群
委 员:王军、张利雄、朱敦如、武文良、陈苏
三、工作机构
1、治安保卫委员会(2012年)
主 任:彭光成、范益群
副主任:王军、陈苏、鞠永干
成 员:武文良、仲盛来、朱敦如、崔咪芬、居沈贵、谷和平、邱寿昌、弋鹏
2、保密工作小组 (2012年)
组 长:彭光成
成 员:黄培、王晓东、罗彦
3、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12年)
主 任:彭光成
副主任:潘林庚
委 员:秦重庆、赵汝溥、姚守信、张雅明、黄德荣
秘 书:弋鹏
4、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2008年)
苗素娟
四、职能部门
学院办公室主任:邱寿昌
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弋鹏
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石丽芸
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苗素娟
五、代表名单
1、校第二届党代会代表(2008年)
徐南平、潘林庚、刘晓勤、彭亚辉、范益群、武文良、居沈贵、张利雄、谷和平、史晓星(研)、乐剑(本)
2、校第三届教代会、工代会代表(2008年)
王 军邢卫红朱敦如朱志敏刘晓勤 谷和平 武文良 张利雄徐南平崔咪芬彭亚辉 潘林庚
膜科学技术研究所 | 所长邢卫红 |
吸附分离研究所 | 所 长 姚虎卿 |
化工分离研究所 | 所 长 云 志 |
纳米技术研究所 | 所长徐南平(兼) |
绿色化工研究所 | 所 长 乔 旭 |
资源与能源化学工程研究所 | 所长 刘晓勤 (兼) |
膜科学技术研究所 | 所长邢卫红 |
吸附分离研究所 | 所 长 姚虎卿 |
化工分离研究所 | 所 长 云 志 |
纳米技术研究所 | 所长徐南平(兼) |
绿色化工研究所 | 所 长 乔 旭 |
资源与能源化学工程研究所 | 所长 刘晓勤 (兼) |
化工系 | 系主任 景文珩 |
副主任 任晓乾 | |
化学系 | 主 任朱敦如 |
副主任 沈 旋 | |
化工原理教研室 | 主 任居沈贵 |
副主任 蔡 锐 | |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 主 任谷和平 |
副主任 丁 健 夏 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