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上校(5)根据弗朗西斯·扎姆波尼的小说改编。1995年,陆军退役上校拉乌尔·杜普朗在其巴黎住所被人暗杀,头部中了一弹。办案人员接到匿名人士的一封信,信中宣称:“上校死在圣阿尔诺”。1957年,在阿尔及利亚东部的圣阿尔诺,年轻的军事法官基·罗西在杜普朗上校的手下办案。他在虐刑拷打和特别权力机构全速开动的机器中变成了刽子手,40年后,杜普朗上校遭到了报应。[1]
导演 | 洛朗·埃尔比埃 | --- | --- |
导演 | 洛朗·埃尔比埃 | --- | --- |
洛朗·埃尔比埃几近完美的作品,开始于一个验尸的神秘凶杀案件,但是该片最吸引人的时刻还是在回忆往事的那一段,黑白画面和粗颗粒质感,更像是关于五十年代末期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新闻胶片。
—— 加拿大SammyK
看完《陆军上校》之后,在我的生涯中我只是记得科斯塔·加华斯有一部电影拍得不好而且达尔代涅兄弟(制片人)也完全过高估价了它。
—— 2006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Planet Sick-Boy
影片的设置确实有些笨拙,但把故事带回到当下却是十分有效的,这样更加有利于观者去思考它所带来的启示。
—— 加拿大roy-blake
《陆军上校》过于谨慎地构思着,竟然忘了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剧情故事,只是温和含蓄地暗示人类惨无人道的行为。
—— 美国《综艺》杂志罗伯特·柯赫尔Robert Koehler
科斯塔·加华斯联合老搭档电影剧本创作者让-克劳德·古卢姆伯格(Jean-Claude Grumberg),改编自弗朗西斯·扎姆波尼的小说,讲述了在法国与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一个年轻的陆军中尉亲眼目睹自己的上校丑恶行径的故事。从观看电影的那一刻开始,观众也许就会感到稍许失望,影片不是由科斯塔·加斯华本人执导,他把执导话筒的大权让位给了洛朗·埃尔比埃。由于该片是目地非常明确的电影:成为一部中规中矩的优质电影,因而它可以欧洲的主流市场和其他一些地区(非北美地区)保证票房上没有太大的闪失。影片于2006年11月15日在法国举行了首映。
假设科斯塔·加华斯早先的电影和他最辉煌的那些年代,例如他那部极具冲击力的政治黑幕电影《焦点新闻》Z(1969)在美国佬的电影院上重见天日,那么现在这部新创作的电影将在美国显得无足轻重。尽管影片主题有所针对当下美国对待伊拉克问题上的态度,以及来自两位主演不同凡响的表演——奥利弗·古尔迈(饰演上校)和罗班松·斯特伏南(饰演中尉),加上该片还是高卢人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第一次涉及到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犯下的战争罪行。换而言之,其主题还远远没有到触及禁忌题材的地步。
由奥利弗·古尔迈领衔主演,和达尔代涅兄弟(他们经常与男演员古尔迈合作)担任联合制作人,采取记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使得这部影片似乎会大热起来。但是《陆军上校》将其剧情建立在对事实真相置若罔闻的基础之上,冷酷的格调已经把任何有可能激起电流和火花的可能删除了出去。
电视节目上播出已经退役的杜普朗上校被法国政府宣判有罪,随后不久他就在家中被人杀害。就在审讯不同的犯罪嫌疑人期间,办案人员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有中尉盖·罗西的信件,讲到了他和杜普朗在阿尔及利亚服役的那段时期。陆军少尉伽罗瓦被指定去阅读罗西的这些信件,从中寻找杀死杜普朗的凶手的线索。伽罗瓦废寝忘食地阅读着匿名信件,可以说是有些矫情的上下文语境转场到闪回的黑白段落,大约1956年的阿尔及利亚,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罗西是一个战争怀疑论者,他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国战争期间来到St. Arnaud的部队,成为一名实际上并不是完全自愿的法律顾问。然而罗西心中这一重要矛盾却从未被编剧有利地深挖下去。人们通常会忍不住去思考,为何这部丰富多彩的影片《陆军上校》却没有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例如说贝特朗·塔维涅——一位善于执导法国主题大片的电影艺术家。
影片最有力量的组成部分来自于罗西和杜普朗之间的对话。曾经一度对阿尔及利亚的细微变化都感到十分敏感,对于阿尔及利亚地下反抗组织以及公开反对当时的本地法国人的行为,从现实情况来看,他觉得这么做是愚蠢和天真的。杜普朗逐渐成为小镇上一个理想的军事家,很有可能将会有反叛者渗透进来并且有更多法国人移居在此。经历过几次意外事件,导致罗西精神和道德上的两难选择,他意识到不论自己在法律上做出任何建议,杜普朗都会对叛军采取不择手段地围剿行动。
采用现在进行时的观察视角——伴随着好几次伽罗瓦令人厌烦的阅读然后对罗西的信件作出的反应——有可能从理论上行之有效,但结果是大大削弱了影片自身的能量,导致它只不过是一个极其平凡的神秘谋杀案件,虽然其中还有一个无法模仿的角色即Charles Aznavour所扮演的罗西的父亲。杜普朗残忍的手段已经被导演洛朗·埃尔比尔处理得委婉了许多,似乎是为了避免引起某些敏感观众的不愉快。举个例子来说,严刑拷打场景中一声遥远的惨叫,大约在45年前让-吕克·戈达尔的《小兵》Petit soldat, Le中也有类似的场景。
奥利弗·古尔迈Olivier Gourmet1963年7月22日出生于比利时。奥利弗·古尔迈因为出演比利时知名兄弟档导演达尔代涅兄弟的《儿子》(Le Fils),而一举夺下2002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事实上奥立维耶古贺梅是达顿兄弟的固定班底,就好比蔡明亮之于李康生一样,代表作还有:1996年《第八日》Le Huitieme jour 、1999年《美丽罗塞塔》Rosetta等。2006年凭借法国影片《心力交瘁》Sauf le respect que je vous dois 获得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在影片中他给人的印象是清瘦而且邪恶,塑造的人物形象即陆军上校其实既凶残也有复杂的一面。他的观点言论是如此顽固和坚定,以至于让那些最具反战意识的观众也会望而却步。
法裔作曲家阿曼德·阿玛(Armand Amar)为本片创作的音乐同样也是一个保守的陈述典范,打造出令人心动的华美乐章。阿曼德·阿玛的风格多变,是国际影坛的一名配乐新秀,他还曾经在2002年与作为导演的科斯塔·加华斯合作过纳粹暴政电影《见证人》(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