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舞台与戏曲史研究

文本、舞台与戏曲史研究

书名 文本、舞台与戏曲史研究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0304955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文本、舞台与戏曲史研究/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师创作与史论丛书》分为“戏曲文学与创作论”“从文本到舞台”“近代戏曲嬗变研究”“京剧研究”和附录五个部分,是一部戏曲研究论文选。这些论文体现了作者将古今戏曲文学统一纳入研究视野、关注文本与舞台互动、注重史料研究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作者对近代戏曲史用力较多,以专题论文的方式,反映了近代戏曲史流变的众多具体细节。

图书目录

一 戏曲文学与创作论

晚明“书怀写愤”戏曲文学思潮论纲

屠隆与汤显祖的交游并论及《玉茗堂批订董西厢》非伪托

论屠隆戏曲的“自传性”特征

阮大铖喜剧的艺术表现及其审美内涵——以《春灯谜》为例

从《意中缘》看李渔风情喜剧的特色

从曲到剧:晚明戏曲创作论的发展与建构

古代戏曲理论与批评“趣”论发微

郑怀兴历史剧中的知识分子与女性

金针度人本色写照——谈郑怀兴《戏曲编剧理论与实践》

戏曲文学(文本)多样性与戏曲研究

二 从文本到舞台

一出戏的流变:从《幽闺记·旷野奇逢》到《踏伞》(《扯伞》)

也谈曹寅历史剧《续琵琶》及其昆曲舞台呈现

《野猪林》的演变:经典的形成及其意义

明代表演艺术论初探

三 近代戏曲嬗变研究

从“识艳之书”《燕兰小谱》看清代戏曲文化的新变

抄本《花天尘梦录》中的昆曲史料

从狎优到捧角——《顺天时报》中堂子史料及文人与“相公”的关系

戏曲改良中的“三段论”思维模式——以余治戏曲理论为标本

清末民初北方地区戏曲改良活动考述

辛亥前王钟声在北方的戏剧活动及其对戏曲改良的影响

四 京剧研究

京剧形成的标志之一:道光时期的皮黄旦角名伶及其剧目

晚清京剧伶人与戏班入宫演剧活动考论

宣统二年《正宗爱国报》中的梅兰芳演出广告——兼论及梅氏早期艺术经历

时代、传统、外域与梅兰芳艺术观念之形成

附录

黄小田与《儒林外史》的早期传播及研究

论屠隆“性情说”对复古派“情真说”的发展

从复古到性灵的过渡者——屠隆的散文理论

“怪风疾雨益苍凉”——读张际亮的纪行诗

后记

作者简介

吴新苗,男,安徽岳西人。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至今,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现为戏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戏曲史论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戏曲文学、戏曲史料学研究。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献》《戏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有《屠隆研究》《戏曲文化》《梨园私寓考论:清代伶人生活、演剧及艺术传承》《清代京剧史料学》《中国戏曲艺术思想史》(合著),分卷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汀编》(清代卷),辑校整理《观音戏曲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拔尖人才等多个项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