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杨家桥村位于浙江省瑞安市城区东郊,距城区2公里。东与莘塍镇鱼墩村毗邻,南靠马鞍山,与城区正在开 发的安阳新区接壤,西、西北与岭下、塘根、周湖3村相连,北与莘塍镇下沙塘村交界。明嘉靖时(1522-1566)属清泉乡十二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属南岸乡,1946年属城区中央镇;1949年与周湖、鱼墩合并称周杨村,属民公乡;1984年为城关镇隆山办事处杨家桥村。据传,古时村中有一石桥,为杨姓人所建,故称杨家桥,后村以桥名。1992年,有常住户101户,445人,暂住人口近百人,耕地面积123亩。工农业总产值155万元,年人均收入1700元。
农业发展
杨家桥村地处平原水网地区,土壤肥沃,河网交错,有利于农业生产。大部分 耕地系高产稳产农田,以种植水稻为主,夏秋两熟,冬季种植 绿肥、 油菜等作物。但人多地少,长期以来粮食不能自给。1949年后重视 农田水利建设,建造三八水库1座,蓄水量12万立方米,购置抽水船1艘,统一灌溉。同时不断改进 管理体制、 耕作制度,引进良种,推广先进科学技术, 粮食产量逐年上升。落实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9年全村实施8个统一(种子、播种、机耕、排灌、施肥、除虫、除草、灭鼠等统一),并把农业系列配套服务的项目和规模,扩展到全村农户和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吨粮村目标。自1987年以来,全村共投入农业设施建设经费计14万元。建造落井
水泵1座,自流排灌三面光渠道1条,铺置水泥筒 排水管,架设排灌电线,使全村大多数耕地实现自流灌溉和电动 提水灌溉,做到旱涝保收。为方便农忙运输,减轻劳动强度,建造2条宽3米的
机耕路。1992年,粮食产量12.30万公斤。全村养猪专业户4家,年出售肉猪125头;养鸡专业户1家,年出售肉鸡9000羽,全村 农业总产值30万元。
工业发展
杨家桥村地处城关、 莘塍两镇的衔接地段,地理位置优越, 信息传播迅捷,水陆交通便利,
104国道南北穿村而过, 温瑞塘河沿村与公路平行。50年代初,杨家桥村以烧制砖瓦、开山采石闻名当地。70年代,乡镇工业逐步兴起,首先创办村 集体企业--隆山五金
电器厂,近100名妇女进厂劳动。80年代,村办、联户、 股份制和家庭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使单一农业走上农工贸各业同步发展的大农业轨道。目前村境内有工厂22家,其中二轻企业4家,村镇办、 股份制和 家庭工业18家。行业有 汽车配件、机械、塑料、服装、针织、 汽车修理、螺钉、建筑等10多个门类,70多种产品。其中主要厂家有:瑞安市振中工程机械厂,创建于1979年,生产DZ系列振动 打桩机。1986年与建设部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联营,由研究所负责技术发展工作。1988年与
同济大学共同研制成功的高频 液压振动锤,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远销全国各地,1992年总产值1700万元,创税利205万元。1992年被
瑞安市人民政府评为税利超200万元先进单位。 瑞安 重型汽车配件厂,创建于1987年,原名 红旗汽车配件厂,生产 黄河(JN162)、 红岩(CQ)、
斯太尔(Steyr)、罗曼(ROMAN)等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重型汽车配件产品,是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黄河重型汽车 联营公司成员厂,又是浙江省重型汽车公司定点厂。起动开关、
雨刮器总成、 里程表直角接头等产品连续四年被济南黄河 质量保证体系评为信得过产品。直角接头1989年获国家专利。连续三年被瑞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1992年总产值616万元,创税利55万元。 瑞安五一汽车维修厂,建于1990年,主要修理各种汽车,1992年总产值150万元,创税利18.50万元。村办及家庭工贸运输业崛起,现有塑料、废旧钢铁专业商店10家。1992年利用2亩荒废地,投入1.50万元建安阳木材市场和建材经营部。1986年村集体办停车场,占地2亩,1992年扩建为4亩,由村老人协会管理,为104国道沿线来往的车辆提供停车、膳宿等项服务。个体运输业发展较快,现有5吨货车3辆,
手扶拖拉机10多辆,1992年全村运输业收入20余万元。
文明建设
杨家桥村党支部、村委会对文教、卫生工作十分重视,1990年开始实施九年制 义务教育,全村学龄儿童入 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普及率均达省定标准。1991年与
周湖村合办 周杨小学,共投入资金23.7万元,新建教学楼1幢。同年创办成人扫盲班,扫盲率达95%,实现无 盲村。 50年代,曾建一批住宅,大多为砖木结构,采光差,布局混乱,而且低矮、拥挤。80年代,逐步为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所代替。1991年村委会为合理使用土地,与 土地规划部门共同规划 旧村改造,并和安阳新开发区相互配套衔接,成为新开发区的一个小区。为了整顿村容搞好环境卫生,动员村民自动拆除露天 粪坑100多个,同时投资3.50万元,建造储存量达150吨的集体储 粪池1座和45平方米的公厕1所,改变了脏、乱、差的旧村貌。储粪池并为农田统一施肥创造了条件。1991年,村投入5万元,铺浇水泥路2条,面积1200平方米。沿路设置8个垃圾箱,均有专人及时清理,全村环境卫生焕然一新,1992年被评为瑞安市卫生先进村。 1991年设立党、团活动室、民兵活动室、妇女计划生育协会活动室、资料室和卫生室。卫生室配备专业 卫生员,负责处理 卫生防疫等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比较扎实,1991年被瑞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计划生育合格村。杨家桥村地处104国道公路沿线,又是城关镇与莘塍镇交通要冲,行人、车辆来往日夜不断,是治安重点地段,村组织民兵巡逻队,加强治安工作,特别在节日和夏季进行夜间巡逻,几年 来全村没有发生重大 刑事案件。1991年被瑞安市人民政府评为治安保卫先进集体。移风易俗,推行 殡葬改革。村党支部、村委会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毁山造坟,1991年在万松公墓边续建公墓400穴,并搞好公墓内外的绿化,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