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周刊

招商周刊

中文名 招商周刊
主办单位 青岛出版集团
出版周期 周刊
类别 财经
目录导航

简介

招商周刊,齐鲁第一高端财经期刊,中国内地惟一“招商”期刊。

招商周刊由青岛出版社主办,创办于2001年5月17日。招商周刊从2006年起改为异型大16开、全铜版纸四色印刷、80~126个页码、隔周一出版。招商周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订阅为主,重点覆盖山东各地及全国260个大中型城市。每期全国发行量8万份左右。

我们的读者:政府官员及公务员、企业家及职业经理人、专家学者及经济院校学生、中小企业老板及有志于创业的人士,还有寻找招商项目的全国各地工业园负责人、招商专员,以及寻找投资项目的跨国公司负责人、投资领域相关人士等等。我们的读者是当今中国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群,也是最具消费力的人群。

我们的风格:招商周刊坚持“高度、深度、厚度品质、品位、品牌”,以“品牌媒体影响主流”为办刊宗旨,以传递独到观点、解读宏观大势、报道重大事件、剖析品牌企业、对比区域经济、发布招商信息而见长,着力打造媒体品牌影响力。

我们的栏目:观点(周刊时评、观点交锋、权威演讲)、独家策划、观察家(宏观、经济圈、山东、环球)、商道、商传奇、商学院、商生活、特稿、尚地产、品车、新理财和招商·贸易等。

我们的资源:资源优势是实力的综合体现,招商周刊拥有自己的资源,也善于整合、利用其他资源。70多位媒体才俊、20位特邀顾问、两家专家机构为招商周刊提供强大的脑力支撑;各地政府部门、招商机构、中介组织和跨国采购、投融资公司以及品牌授权、特许经营企业提供翔实的招商、投资和贸易信息;招商周刊重视数据库营销服务,还通过刊物发行和顾客关系管理,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精英和企业客户数据库。

现状

《招商周刊》作为一种经济类综合性周刊,其印制精美、版面多价位低,这是进入济南市场的有利条件;但其偏重于宏观经济视野,忽视微观经济现象,强于理性,疏于感性,与读者的亲和力相对较弱,对经济现象的分析透视深度不足,选取的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经济现象欠缺代表性和广泛的注意力,且作为经济类报纸却有较多的消闲娱乐类版面,同时作为一家岛城青岛出版的报纸,报上有关青岛的经济现象报导偏多,这些现状对于进占泉城、打开济南市场,都是极为不利的客观现实。在这种现实下,既然济南时报接下了在泉城发行《招商周刊》的任务,就必须创造条件,通过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打开市场,完成销售任务,同时把市场中对该刊的反馈随时提供给周刊编辑部,并应在适当的时机,就济南市场为其作一次有极强针对性的市场调查,帮助其准确定位于泉城,并做好明确的读者细分,毕竟济南不是青岛,两地的经济、文化、白领的人员构成、文化消费习惯等有较大的差异,在青岛成功的策略拿到泉城可能就是极大的败笔。

定位

《招商周刊》虽说有多种不足,但根据本市经济类报纸的现状,定位可首选白领阶层,其次为从事经济工作和对经济宏观微观现象比较关注的人士。

针对这两项定位,选择不同的销售渠道,使用不同的定位主题,但如果达成营销目标,必须要采取各种方法、策略引导有效消费。

宣传方式

(一)针对白领阶层的渠道

选择本市较为高档的(白领人士经常出没的)写字楼、酒店、宾馆、咖啡馆、酒吧等工作娱乐休闲场所,以入店入户的POP招贴方式宣传,店内户内销售的渠道进行。

济南市应该讲白领人士有相当的数量,但泉城的开放程度和现代化氛围相对于其他的省会城市甚至青岛都有一定的差距,此差距决定了“白领”这个词语在本市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包括许多公认的身为白领的人士也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归属于白领阶层,但大多数公众却认为“白领”代表的是很高的收入,高档的身份,有地位的一种象征,人们会因为自己被认为是“白领”而沾沾自喜,能够极大满足内心的成就需要。

因此,针对这种心理需求,就POP的主题宣传就必须充分满足人们的这份虚荣,使购买《招商周刊》的人有一种被社会和公众承认的自豪和骄傲,哪怕仅仅是手上拿着一份《招商周刊》,在别人面前就有一种满足感,以期达到引导消费的目的。

7大优势

1、招商周刊的弥散传播优势;

2、招商周刊的反复阅读优势;

3、招商周刊的切入个人空间、贴身引导优势;

4、招商周刊的特种印刷,状物逼真优势;

5、招商周刊的连锁创意、集束宣传优势;

6、招商周刊的广告诚信优势;

7、招商周刊的广告价位优势。

更名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招商周刊》自2009年起,正式更名为《商周刊》。9月27日,《商周刊》新刊发布会在青岛麒麟皇冠酒店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阎启俊就此批示祝贺,希望《商周刊》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丰富的内容,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齐鲁第一高端财经期刊,《招商周刊》由青岛出版社主管主办,创刊于2001年。经过7年摸索形成了“高度深度、品质品味”的办刊理念,全国期发行量年均增幅达30%以上。新闻选题的影响力,越来越厚重。2008年1月被评为2007全国七大最具创新财经媒体之一。

此次更名为《商周刊》,是一次承接式的升级,依然倡导“沉下心来做新闻”的理念,坚守内容为王,坚守新闻质量,坚守职业底线,将以更阔的视野、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境界,来解读全球化,来判断宏观趋势,来分析微观现象,力求把《商周刊》办成社会各界好读有利的高品位财经期刊。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