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轼轲

轩辕轼轲

中文名称 轩辕轼轲
代表作品 《减少》
出生日期 1971年
目录导航

人物介绍

轩辕轼轲,1971年生于临沂,2000年参与《下半身》诗歌运动,曾在 《 人民文学》 《大家》 《芙蓉》 《天涯》等刊发诗及小说,现在 临沂市工商局批发城分局工作。

通常人们都把轩辕轼轲看成“ 前卫诗人”、“先锋诗人”,或者更直接的是把他看成“下半身”里的骨干诗人之一。我一直对“前卫”和“先锋”的概念 不甚了了,因为我觉得在中国的诗歌现实里“革命”这个词可能比什么“前卫”和“先锋”更准确一些。至于“下半身”这个词从第一次出现就被误解了,所以这个比较适合留给评论家去讨论,我这里就不讨论它了。我觉得轩辕轼轲的诗歌是非常观念性的,他经常干着解构的工作,其解构对象也非常宽泛:从成语到俗语,从 亲戚朋友到单位组织,从传统到社会……几乎我们生活里面对的一切,他都有兴趣瓦解一把,但是他的瓦解仅仅是瓦解了而已,因此我更愿意把他看成一个革命性的红色诗人,你也可以称他为红色的 堂吉诃德。

轩辕轼轲对自己是了解的,对自己的诗歌也非常了解,所以他的诗歌里有时会流溢出一缕淡淡的绝望:“是生活的时候/也是只生而不活的时候/是我们的时候了/更是我们什么都不是的时候( 《时候》)”。正是这种小绝望,才叫我们看见了轩辕轼轲的认真,我个人觉得如果一个诗人自信到没有怀疑的时候才是失败的。轩辕轼轲对自己的诗歌毫无疑问是有怀疑的,因为他已经一年多没有写诗了。

这里介绍的 《需要》可以看作对轩辕轼轲本人及其诗歌的诠释。 我们的社会提倡的 思想解放也好,破除陈规也好,都在指出我们要破除旧观念。很多人在谈建设的时候,好像总以为不能建设新就别破坏旧的。我个人认为还是先破坏旧有的观念比较好些,因为很难相信旧观念能产生新世界。我想轩辕轼轲及其诗歌就是我们诗歌建设所需要的一把破坏之斧。

主要作品

《减少》[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