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协纪辨方书》是清乾隆四年(1739)奉乾隆旨意,由庄亲王允禄带领几十名学者和官员历时三年多编撰而成。乾隆皇帝亲自作序文,并钦定书名为《协纪辨方书》。御制序文中说:“夫协纪辨方者,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也。”该书收于《四库全书·子部》。所谓“纪”,是指岁、月、日、星辰历数五纪。所谓“方”,是指东、南、西、北、中的五个方位。所谓“协纪辨方”,就是要协调和辨识人与天时(五纪)、地利(五方)各方面的关系,顺应天时地利,从而趋利避害、祈福禳祸。全书共三十六卷,包括《本原》二卷,《义例》六卷,《立成》、《宜忌》、《用事》各一卷,《公规》二卷,《年表》六卷,《月表》十二卷,《日表》一卷,《利用》二卷,《附录》、《辨讹》各一卷,是一部由皇室组织编撰的全国通用的择吉教材。《钦定协纪辨方书(套装全3册)》分析了各朝历家论述择吉的学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世俗杂说的错谬之处一一修正,从阴阳五行、风水、星相、命理等方面,研究整理出一套选择日辰的办法,并成为人们选择黄道吉日的规范。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择吉学的集大成之作。甚至有人认为,通晓《钦定协纪辨方书》,就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
简言之,此书系从阴阳五行、风水、星相、命理等诸方面去考察、研究并归纳整理出的一套选择日辰的办法,并成为古人选择黄道吉日的规范。古人选择黄道吉日,决定那天可以祭祀天地、临政亲民、选将拜帅、安抚边境、出师远征;或那天可以上册进表、婚丧嫁娶、开山破土、立券交易;甚至那天可以竖柱上梁、修衣缝裳、剃头理发,都要遵循此书的原则。这样作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近福远祸、趋利避害。
《协纪辨方书》之所以由乾隆皇帝亲自作序,并纳入《四库全书》之中,因为此书体大思精、影响巨大、而且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实用性极强。其它择古书,诸如《增补万全玉匣记》、《择吉汇要》、《崇正辟谬》等书,仅是此书的一些支脉而已。
《协纪辨方书》卷一
本原一
朱子日:“本图书,原卦域。”阴阳家者流,其亦衷诸此也。作本原。
河图
河图,一六为水居北,二七为火居南,三八为木居东,四九为金居西,五十为土居中。北方水生东方木,东方木生南方火,南方火生中央土,中央土生西方金,西方金生北方水。此五行相生之序也。
洛书
洛书,戴九履,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火。一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木,三八木克五中土,五中土克一六水。此五行相克之序也。
先天八卦次序
《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乾、兑、离、震为阳,巽、坎、艮、坤为阴。乾兑为太阳,离震为少阴,巽坎为少阳,艮坤为太阴”。
先天八卦方位图
《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居东南,震居东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所谓先天之学也。”
后天八卦次序
《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后天八卦方位
《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曲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占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占乎艮。”邵子曰:“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为阳,巽离坤兑为阴。”
先天卦配河图之象
《启蒙附论》曰:“图之左方,阳内阴外,即宪天之震离兑乾,阳长而阴消也。其右方,阴内阳外,即先天之巽坎艮坤,阴长而阳消也。盖所以象二气之交运也”。
后天卦配河图之象
《启蒙附沦》曰:“图之一六为水,即后天之坎位也。三八为木,即后天震巽之位也。二七为火,即后天之离位也。四九为金,即后天兑乾之位也。五十为土,即后天之坤艮,周流四季而偏旺于丑未之交也。盖所以象五气之顺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