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治镇下冶镇位于济源市西南部,北与王屋乡搭界,南临小浪底库区,与新安县相望;西和邵原镇毗邻,东与大峪镇接壤,距市区60千米。面积147.0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5286人(2017年)。辖38个行政村。境内有重载荷黄河索道桥。
(原下冶乡代码410881203):~201 下冶村 ~202 原头村 ~203 曹腰村 ~204 上冶村 ~205 中吴村 ~206 马岭村 ~207 北吴村 ~208 楼沟村 ~209 南吴村 ~210 探马庄村 ~211 官洗沟村 ~212 圪台村 ~213 郑山村 ~215 上河村 ~216 逢北村 ~218 大岭村 ~219 韩彦村 ~220 朱庄村 ~221 东河村 ~222 竹园村 ~223 三教村 ~224 砖阳河村 ~225 下韩旺村 ~226 圪老圈村 ~227 下石板村 ~228 北桐村 ~229 吴村 ~230 南桐村 ~231 上石板村 ~232 陶山村 ~233 前凹村 ~234 石槽村 ~235 南崖头村 ~236 坡池村 ~237 官窑村 ~238 逢掌村 ~239 王树沟村 ~240 杨木凹村
1958年成立下治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147平方千米,人口3.7万,辖下治、原头、曹腰、上治、中吴、马岭、北吴、楼沟、南吴、牛湾、长泉、西岭、五里沟、探马庄、官洗沟、圪台、郑山、石牛沟、逢薛、峡北头、虎尾河、黄庄、上河、逢北、逢南、大岭、韩彦、朱庄、东河、竹园、三教、砖阳河、下韩旺、圪老圈、下石板、北桐、吴村、南桐、上石板、陶山、前凹、石槽、南崖头、坡池、官窑、逢掌、王树沟、杨木洼48个行政村。2006年辖38个行政村:下冶村、原头村、曹腰村、上冶村、中吴村、马岭村、北吴村、楼沟村、南吴村、探马庄村、官洗沟村、圪台村、郑山村、上河村、逢北村、大岭村、韩彦村、朱庄村、东河村、竹园村、三教村、砖阳河村、下韩旺村、圪老圈村、下石板村、北桐村、吴村、南桐村、上石板村、陶山村、前凹村、石槽村、南崖头村、坡池村、官窑村、逢掌村、王树沟村、杨木凹村。2007年末,下冶乡撤乡设镇。
唐朝时称玉阳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地形以丘陵为主,为中条山和王屋山余脉。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逢石河、梦柏河、东河三条河流贯穿全境。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全乡林木覆盖率22.1%,2002年被河南省林业厅命名为“造林绿化百佳乡镇”。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芝麻、花生、油菜、棉花、烟叶、柿子、核桃、石榴等农林产品,是全省优质小杂果生产基地和河南省无公害家产品基地,朱庄石榴、韩彦红果久负名盛。药材众多,冬凌草、板蓝根、金银花、茵陈、防风等达100余种,药用价值极高,故有“药王胜地”之称。
下冶镇下冶镇党委、政府内设3个办公室,下设4个事业服务中心。
党委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负责全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统一战线、人民武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人事、劳动工资等工作;承担镇人大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负责党委系统的文秘、信息、机要、统计等工作。
政府办公室(挂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负责政府机关的综合协调、政务监督、行政后勤等工作;负责计划、教育、科技、卫生、民主宗教、民政、扶贫规划、统计、旅游、移民安置等项工作;负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工矿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协调四个中心搞好行业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负责政府系统信息、文秘等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制定全镇经济发展规划,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负责镇属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规划、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负责镇财税管理、招商引资、市场贸易等工作。
下冶镇农业服务中心:宣传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抓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负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织建设,指导集体经济的财务、资产管理和审计工作,抓好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负责组织农业机械服务农业生产,抓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和各类农机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人畜饮水工作,搞好水土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管理好水利设施;负责畜禽品种引进、改良,畜禽疫病防治、重点疫病的监测和强制免疫工作;负责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森林防火、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等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优质服务。文化服务中心:运用多种文化艺术手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开展图书阅览,传播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依法对辖区内文化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按规定负责新闻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宣传。
村镇建设发展中心:负责村镇建设规划、土地管理使用、环境保护、路政建设等项工作;按规定协助有关部门搞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负责辖区内市场开发、建设、管理工作。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开展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定期开展妊娠和避孕的医学检查,提供避孕药具,开展节育指导;培训村级计生宣传技术员并指导其开展对避孕节育对象的定期随访;开展放取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结扎等避孕节育手术并定期随访,开展常见节育手术并发症、常见妇女病的常规诊治和普查普治;依法开展力所能及的母婴保健及优生服务。
下冶镇下冶镇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铝矾土、高岭土、石灰石、硫铁矿、耐火粘土等。经多年地质普查与勘探,已探明有烟煤、铝矾土、焦宝石、硫铁矿、石膏、石灰石、耐火粘土等22种矿产资源。已开发利用的13种、33个矿床分布在东至竹园,西至逢石、南至长泉、北至马岭的72平方千米的区域内。煤炭储量约1.8亿吨,发热量均在7000大卡以上,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南部;铝矾土储量约12000万吨,主要分布于官洗沟、坡池、陶山等7个村;耐火粘土储量约8600万吨,主要分布在官洗沟、石槽、原头等6个村;硫铁矿储量约6400万吨,主要分布在官洗沟、涧底河等村;石灰石2亿吨,主要分布在坡池、陶山、原头等沿黄6村;高岭土储量探测正在进行之中。
下冶镇倾力打造文化大乡和国家级旅游名乡。耕心种德,铸文化大乡。深入开展机关文化、集镇文化、农村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追求卓越,创旅游名乡。以黄河三峡西戴河和集镇为载体的玉阳八景闻名遐迩,是最佳人居环境和休闲娱乐好去处。黄河三峡西戴河休闲旅游区,高峡出平湖的大河峡谷景观瑰丽奇绝,风光无限,聚南北山水风光之精华,集现代人文景观之大成,格调高雅,清爽温馨。集镇建成区面积达2.8平方公里,文化休闲旅游区设施齐全,生态良好,品位提升,特色鲜明,亭台楼榭,一步一景,正在成为现代“山乡都市”和黄河之滨的袖珍城、文化城、生态城。经济发展环境优越,具有良好的政治环境、诚信的人文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和完善的硬件环境。建设人居新乡。硬化道路通车里程198千米,已实现硬化道路村村通,20个村已实现组组通;建设中的济源—运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更将下冶融入了全国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洪流之中;固定、移动电话和电视、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全面覆盖;水力资源充沛,电力供应充足。
下冶镇坚持工业立乡、工业兴乡、工业强乡战略,强化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争创经济强乡。近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硬件环境,强力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建设了天龙焦化、王屋山玻璃制品、佳和食品、三氟化铝等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了玉阳铝钒土公司、王屋山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三佳食品公司、顺达煤业公司等16家限上企业,从量到质都实现了飞跃。以上冶—小有河二级道路为依托的上有工业经济带、玉阳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抢抓济运高速建设机遇,开发建设了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大韩工业园区。上有工业经济带和大韩工业园区,以其路通、水丰、地广、电充的特有魅力,正在成为的倍受客商青睐、吸引客商纷至沓来的诱人洼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19亿元,乡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566万元。
下冶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建成了设施一流、环境幽雅的乡中心小学、一中、二中、实验小学、成人学校、中心幼儿园等一批标准化、示范化学校。现有初级中学3所,小学10所,成校1所,幼儿园34所,形成了幼教、成教、普教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教育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建成一中、二中、中心小学等学校的校园网。2004年9月,在发展百业待举、乡级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未向群众摊派一分一厘,建成了总投资1680万元可容纳56个教学班、师生2800余人的14轨制高标准、花园式、现代化中心小学。顺利投用后,开规模办学之先河,完成了全乡小学3—6年级集中办学,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质量和效益得到了全面提升,成为全省小学集中规模办学“第一乡”。雄伟壮观的建筑、中西兼容的风格、先进一流的设施、秀丽幽雅的环境,已成为莘莘学子的求知殿堂和集镇亮丽的文化教育景观。
耕心种德,铸文化大乡。深入开展机关文化、农村文化、城镇文化和企业文化。依托乡文化广场和农村文化大院,广泛各种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总投资480万元建设的玉阳文化教育中心,高六层,集文化教育、娱乐与一体,风格大气,巍为壮观,成为下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冶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南北山水之大成。小浪底黄河三峡西戴河景区高峡出平湖,中国治黄史上一部力作在这里展示着壮美的画卷。黄河三峡、西戴河景区大河峡谷景观瑰丽奇绝,风光无限,气候清爽宜人,是北方山水之精华,逢石湖钟灵毓秀,波光浩瀚,水天一色,牵星揽月,尽显江南水乡风情。玉阳镇天蓝水碧,风景秀丽,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摩天岭、孔夫子像、月崖飞瀑等景点相映生辉,彰显玉阳八景传神魅力和迷人风彩,是最佳人居环境和休闲娱乐好去处。
下冶镇古称玉阳,地处“济洛郑黄金精品游线”中心位置和晋豫旅游黄金地带。
小浪底黄河三峡西戴河,集北国山水之大成,烟波浩淼,层峦叠翠,朝晖喷珠,夜月沉玉,景观瑰丽奇绝;三峡中的巨型天然石牛,高35米,长80米,在全国首屈一指;体魄雄伟,神态安详,水中静卧,栩栩如生,给人无限遐想。四周群山恢宏,或陡峭嶙峋,或婀娜多姿,挺拔于高峡平湖之中,矗立于葱茏亮绿之间,深邃幽奥,风光无限。西戴河休闲度假区,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格调高雅,如诗如画,可与北戴河风光相媲美。
始建于宋朝的普救寺,为济源唯一佛教圣地,历史上僧人众多,香客如云,在中原久负盛名,是《西厢记》、《桃花庵》等优美故事的发生地。普救寺南一公里的南王母洞(白音奶奶洞),阔150平方米,长12000米,连通孤山峡和龙凤峡,与王屋山同龄,约有25亿年的悠久历史,堪称“天下第一天然长洞”,是天孕地育典型的喀斯特溶洞。
下冶镇高踞凤凰岭的“三千年牛荆树”,为全国罕见古树,粗2.2米,高11米,远眺象一头直立的梅花鹿,相传为先秦“妩颜娘娘”栖身纺花之地;老树新枝,根深叶茂,是远近闻名的一大奇观。长泉古渡,是华夏文明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的见证,又浓缩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轩辕皇帝北登王屋祭天、孔夫子列国讲学西行回车、朱德元帅出太行,渡河南下赴洛阳与卫立煌进行抗日谈判、陈庚将军挥师南渡挺进豫西、邓小平政委北上西柏坡参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等史海勾沉,都与长泉古渡密切相关。
长3900米,高40米,横跨10座山头,犹如“长龙飞天”的王屋山水库东干渠高架渡漕,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愚公精神和现代科技凝结的长链。
地处炎黄腹地,丰富奇特的旅游资源还传承着“水下石牛托出赵氏江山、杨家练兵习武保大宋、张公背张婆助禹斧凿八里峡、妩颜娘娘脱壳主秦宫、白娘娘采药王母洞、“金人金马金凤凰,驸马冬至京师行”……一串串绝妙神奇的故事,无不闪烁着历史文化的光辉。
依托西戴河和下冶集镇载体,精心打造了西戴河、摩天岭、龙凤幽峡、孔夫子像、文化长河、古今名人、月崖飞瀑、教育景观等“玉阳八景”,同时,把山水下冶、人文下冶延展到西南沿黄自然生态游览区、东部石板河农业观光游览区上。把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的下冶,建设成为放大的艺术盆景、浓缩的山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