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说,影视艺术也就是,采用电影和电视的传播形式,传达艺术美的手段。其内容是与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影视艺术创作中,比较强调影视艺术作为时间艺术的观点一 直影响着我们的创作方法。法国电影理论家马
影视艺术
塞尔•马尔丹曾说:“在作为电影世界支架的空间——时间复合体(或空间——时间连续)中,只有时间才是电影故事的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构件,空间始终是一种次要的、附属的参考范围。”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长期以来我 国的故事片大多数都是以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结构影视,它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是按故事情节开展的环境背景来考虑空间的,但影视故事与一般的故事是不同的,它必须以造型 ——空间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造型表现手段——光影、色彩和线条所组成的构图、色调和影调来叙述故事,抒发情感,阐述哲理。因此,更确切地说,影视艺术应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
数字影视行业,这是一个新技术带来的新领域,新媒体将传播载体从广播电视扩大到电脑、手机,将传播渠道从无线、有线网扩大到卫星、互联网,并呈现与广播电视有很大不同的传播方式,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需求。我们面对的影视媒体将是包括电视、手机、网络的综合媒体。
自19世纪末第一部电影的产生到今天,影视行业的发展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到今天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网络的发展,广告的创新和电视的包装是得影视片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影视制作行业是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应运产生并发展壮大的,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信息的时代,影视传媒得到了空前长足的发展,由于全球的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市场足见消失了国界,使的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影视传媒就成为在今天信息时代成为宣传的最佳方式,随着国家对影视传媒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的影视传媒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迅速的发展扩张其在传媒市场中所占有的分量,而且随着网络发展,电影的网络化使影视制作对人才的要求进入了空前的阶段,出现了几何级的增长,同时各级电视台对影视制作的巨大要求是的影视行业出现了很好的就业前景与商机是无可限量的。
由于我国进入了WTO之后,我国的电影、电视业就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电影和电视业的冲击,使的我国的电影和电视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使得我国将大力发展影视业和影视传媒来提高我国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很多的广告设计公司,动画设计公司,影视包装公司蓬勃发展,使得对从事影视传媒人才需求量增加,同时对影视传媒人才的技术和对软件的操作能力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使得很多熟悉后期制作的人员有了很多的就业机会,数码影视制作技术是一门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基础上的衍生技术,其核心技术为独特的思维创意、数码影视软件的应用与新型计算机的结合、新的计算机图形解算方法及数码影视产品的应用开发。许多人接触到影视节目制作是从三维动画开始的。
苏联的瓦斯菲尔德说:“电影艺术作品中的时间——无论是天文学的时间或形象的、蒙 太奇的时间——总是在空间里,在一定的纪实性的或假定的环境里实现的,影片的结构便是一个空间——时间的范畴。”一 部影视作品的空间营造应从整体上把握环境的气氛和氛围, 选择典型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元素来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感的空间构架,如影片《金色池塘》的外景环境造型,一所座落在湖滨的别墅,风和日丽,绿林清幽,景色迷人,湖面上流 荡着金色的阳光,给人一种和谐的美,富有地域特征。这一环境的选择,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老年人应该怎样面对新生活的问题,是向生活举手投降,还是与生活进行抗争,振作起精神,面对死亡与之挑战。美国影片《鸟人》的环境造型也具有典型意义。“鸟人”用不愿与人交谈的方式来作为一种对社会的抗争而被关在精神病院治疗,其环境把“鸟人”安排在一 间带铁窗的病房,窗外是广阔的蓝天,自由飞翔的白鸽,而他身处的现实困顿和他心灵向往的自由天地从环境造型中鲜明地对比出来,环境的造型具有象征性的意味。环境空间的营造要给人以物化情感的可能,空间环境能与人的情绪、心境吻合,人物的 情绪就会自然而贴切地找到情感的外在物,内在的情绪便能在环境中延伸开来。影片《出租汽车司机》一开始拍摄了查尔斯一双清澈明亮、闪着青春和纯真但又并不欢快的眼睛,坐在 车厢里的主人公查尔斯与川流不息、五颜六色的汽车,与路旁不断闪逝的五光十色的纽约夜间街景构成了一组组色调反差极大、光彩夺目的画面,通过这些美丽动人的画面空间营造, 把观众带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个既单纯、质朴、孤独又勇敢、执着、坚定的世界,把当代人的迷茫和追求的“组合性格”极好地表现了出来。
影视摄影区别于其它艺术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首先是造型的,以艺术的造型(画面)贯穿 在它的自始至终。 那么在造型中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在这方面,影视摄影的先驱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与理论,例如:如何利用人的视觉生理映象的特点,强化线条透视和影 调透视现象,利用斜线及斜向排列的物体向远处伸展和会聚来显示空间,利用多层次景物的逆光照明形成丰富的影调层次来展示空间等等,并通过影视特有的手段——运动摄影来改变 空间的结构和位置,创造出一种真实动人的现场感,开拓了空间的视野。如影片《小兵张嗄》中的一场戏,伪装成汉奸模样的罗金保带着嗄子走进院落,(镜头中景跟拉)他们钻进葡萄 树下,(镜头跟移)然后曲里拐弯走到小栅里,罗金保挪开堵在门上的一捆草,从一道门钻进去(镜头拉开成全景),他们爬上房顶,再从梯子爬到另一个院落里(镜头随之降下)……这一 连串的运动镜头既揭示了当年神出鬼没的抗日游击队的一种神秘传奇感,又较好地再现了一种空间的真实感。在扩展空间方面,中国古代画论中总结了三个字,一是“隔”,就是利用前景以及安排 较多的景物层次,在选景时要尽可能利用门窗、篱笆、建筑物的局部做前景,并使景物有递进关系,在多层景物间弥漫烟雾,加强空间透视现象。二是“借”,也就是背景的选择,拍 室内场景,背景处应有门窗透进光线或通过它看到远处景物。在室外则让背景中有远处的山峰、塔、建筑等成点状嵌在背景中。三是“引”,即利用线条向画面深处伸展和指引。如向远方伸展的道路、河流、水渠,成行的树木、电线杆等。它们在视觉上 做斜向安排,在视觉上就有模拟第三空间的作用,如果它们向画面的对角线方向伸展,而消失点又在画面之内, 就更有效地形成纵深的三度空间的幻觉。在画面上真实地再现空间,对表达情节内容表现人物的活动及心理状态提供了可信依据。如影片《公民凯恩》中,用了诸多纵深镜头来再现空间,正如影片导演威尔斯所说:“在生活中你看到的东西是同时尽收眼底,在电影里为什么不能这样呢?”影片中当苏珊演出又一次失败后企图自杀时,画面空间造型是这样安排的, 前景是一只玻璃杯和一瓶毒药,中景是枕头上苏珊的面部,后景是房门和门下透过来的一线亮光,我们听到苏珊的喘息声和凯恩在门外拚命敲门的声音,这一空间的创造给我们一种既 紧张又担心的心理感受。画面空间的营造由此可见会产生一种非同寻常的奇特效果。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编辑出版:《影视艺术》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7627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25/J
刊物简介
主要读者对象:社科研究人员、各高校及艺术院校的师生,从事影视事业心的专业人员及爱好者。
主要栏目 :影视综合论述 影视艺术理论 现状与发展 导演、表演、摄制艺术 影视剧评论 外国影视艺术研究及中外影视史料
影视影像是影视艺术的基础,是指借助于感光胶片(或磁带、磁盘、光盘)等物质材料,利用摄影或摄像和放映或放像等技术手段,最终在荧幕或视屏上生成的视觉形象。影视影像是由一束可分辨的光线投射于具有明显的边缘性的两度空间的平面,并通过观众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审美层面的视觉认知而生成的。影视影像是通过光的投影成像,它的成像并不取决于银幕,而取决于摄影机的镜头运用。也就是说,影视影像实际上是经过镜头的拍摄才确定下来的。可见,镜头如何运用直接决定影视影像的创造。 除了影像,声音在影视里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声音进入电影,使电影更逼近于生活真实,更像现实。但是,早期电影的声音观念不论是爱森斯坦等人提出的声音对位法还是好来坞戏剧式电影,都并没有重视声音的记录作用。影视声音包括对白、解说词、影片音乐等。对白也称对话,是指影视画面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影视对白可以交待人物间的关系、事件的背景,叙述故事情节;可以刻画人物的性格;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解说词是创作者在非叙事时空中对事件或人物的说明、评价和解释。影视中除人声和音乐之外的所有声音、以及一背景音响或环境音响的形式出现的人声和音乐统称为音响。影视声音有利于挖掘人物的内心,可以推进剧情、展现环境、深化主题,同时也可以具有某种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