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吉·罗杰斯

琴吉·罗杰斯

中文名 琴吉·罗杰斯
职业 演员
代表作品 《女人万岁》《校园甜心》《最高速度》《妈咪》《游蜂浪蝶》
出生日期 1911年7月16日
国籍 美国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琴吉·罗杰斯琴吉·罗杰斯(2)  中文名:琴吉·罗杰斯

  出生:1911年7月16日 密苏里州独立县

  逝世:1995年4月25日(83岁) RanchoMirage,California

  配偶:

  1.JackPepper(1929-1931)

  2. LewAyres(1934-1941)

  3.JackBriggs(1943-1949)

  4.JacquesBergerac(1953-1957)

  5.WilliamMarshall(1961-1969)

  奖项:1940年因电影<女人万岁>得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个人简历

  琴吉·罗杰斯是好莱坞三十年代著名歌舞剧明星之一,生于1911年7月16日,从<第四十二街>、《淘金女郎1933》到《礼帽》,几乎每一部歌舞作品中都会有她的身影。罗杰斯第一次成名,是因为她的婚姻,当时年仅19岁的她和<纽约客>杂志著名编辑哈罗德·罗斯订婚,两人18岁的年龄差距成为当时文娱圈内的热门话题。进入好莱坞后,罗杰斯立马凭借自己娇好的面容和歌舞方面的实力,成为歌舞片新星。罗杰斯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1938年,她的年薪就达到了21万美元,四年后,她理所当然得拿起了好莱坞的顶薪。相比利益上的创收,罗杰斯的名声来得稍微有些晚,直到1941年,她才凭借<女人不坏>斩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说起罗杰斯,不得不提的还有她的银幕搭档、男星弗雷德·阿斯泰尔,两人在1933年到1949年的16年间合作了十部电影,成就了彼此的事业。

  琴吉·罗杰斯是美国共和党支持者,她的政治立场受她母亲丽拉·罗杰斯(1891-1977)影响而来,母女一直关系亲密。丽拉·罗杰斯是一名记者、电影制片人、编剧,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最早的女性官兵之一。琴吉·罗杰斯的第三任丈夫亦是海军陆战队军官。

  琴吉·罗杰斯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有属于她的星,美国奥勒冈州Medford市有以她命名的剧院。

  令人唏嘘的是,1995年8月25日,罗杰斯去世后埋葬在奥克伍德公墓,此公墓也正是阿斯泰尔的坟茔所在地。

代表作品

  《CampusSweethearts》1930年3月9日美国

  《ADayofaManofAffairs》1929年11月6日美国

  《ANightinaDormitory》1930年1月5日美国

  《FollowtheLeader》1930年《OfficeBlues》1930年11月美国

  《QueenHigh》1930年8月23日美国

作品年表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2007)

  《BillyWilderSpeaks》 (2006)

  《FollowtheFleet:TheOriginsofThoseDancingFeet》 (2005)

  《Broadway:TheAmericanMusical》 (2004)

  《ComplicatedWomen》 (2003)《The100GreatestMusicals》 (2003)

  《GreatPerformances"TheGreatAmericanSongbook》 (2003)

  《BournetoDance》 (2001)

  《72ndAnnualAcademyAwardsPre-Show》

  《 (2000) ABC2000:TheMillennium》 (1999)

  《The68thAnnualAcademyAwards》(1996)

  《TheCastingCouch》(1995)

  《HiddenHollywood:Treasuresfromthe20thCenturyFoxFilmVaults》 (1997)

  《That'sEntertainment!IIIBehindtheScreen》 (1994)

  《TheKennedyCenterHonors:ACelebrationofthePerformingArts》 (1992)

  《HollywoodonParade》 (1990)

  《Happy100thBirthday,Hollywood》 (1987)

  《HollywoodTheGoldenYears:TheRKOStory》 (1987)

  《IrvingBerlin'sAmerica》 (1986)

  《GeorgeStevens:AFilmmaker'sJourney》 (1985)

  《Nightof100StarsII》(1985)

  《TV'sFunniestGameShowMoments》 (1984)

  《Nightof100Stars》 (1982)

  《BobHope'sOverseasChristmasTours:AroundtheWorldwiththeTroops-1941-1947》(1980)

  《The51stAnnualAcademyAwards》 (1979)

  <娱乐世界续集> (1976)

  《TheDeanMartinCelebrityRoast:LucilleBall》 (1975)

  《娱乐世界》 (1974)

  《Hollywood:TheDreamFactory》 (1972)

  《爱的女神》 (1965)

  《TheDeanMartinShow。 (1965)

  《Cinderella。 (1965)

  《Harlow》 (1965)

  《TheHollywoodPalace》 (1964)

  《TheConfession》 (1964)

  《Oh,Men!Oh,Women!》 (1957) 《TeenageRebel》 (1956)

  《TheSteveAllenShow》(1956)

  《TheFirstTravelingSaleslady》 (1956)

  《TightSpot》 (1955)

  《女人万岁 》 (1954)

  《BeautifulStranger》 (1954)

  《黑寡妇》 (1954)

  《ScreenSnapshots:Hollywood'sGreatEntertainers》 (1953)

  《The25thAnnualAcademyAwards》 (1953)

  <妙药春情> (1952)

  《未婚伉俪》 (1952)

  《GrantlandRiceSportlightNo.R11-10:ASportingOasis》 (1952)

  《Dreamboat》 (1952)

  《TheGroomWoreSpurs》 (1951)

  《StormWarning》 (1951)

  《PerfectStrangers》 (1950)

  《ScreenSnapshots:TheGreatShowman》 (1950)

  《What'sMyLine?》 (1950)

  《金偻帝后》 (1949)

  《梦里情郎》 (1947)

  《GeorgeWhite'sScandals》 (1946)

  《Heartbeat》 (1946)

  《MagnificentDoll》 (1946)

  《我要看见你,我将来看你》 (1945)

  《琼楼风月》 (1945)

  《嫦娥幻梦》 (1944)

  《BattleStations》 (1944)

  《ShowBusinessatWar》 (1943)

  《温柔的同胞》 (1943)

  《大人与小孩》 (1942)

  《OnceUponaHoneymoon》 (1942)

  《罗克西哈特》 (1942)

  《曼哈坦故事》 (1942)

  《TomDickandHarry 》(1941)

  <女人万岁> (1940)

  《LuckyPartners》 (1940)

  《PrimrosePath》 (1940)

  《5thAveGirl》 (1939)

  《未婚妈妈》 (1939)

  《TheStoryofVernonandIreneCastle》 (1939)

  <乐天派> (1938)

  《HavingWonderfulTime》 (1938) 《VivaciousLady》 (1938)

  <随我婆娑> (1937)

  <摘星梦难圆> (1937)

  《ScreenSnapshotsSeries16,No.3。 (1936)

  《海上恋舞》 (1936)

  <欢乐时光> (1936)

  《RomanceinManhattan》 (1935)

  《礼帽》 (1935)

  《InPerson》 (1935)

  《Roberta》 (1935)

  《StarofMidnight》 (1935)

  《FinishingSchool》 (1934)

  《HollywoodNewsreel》 (1934)

  《ChangeofHeart》 (1934)

  《TwentyMillionSweethearts》(1934)

  《Upperworld》 (1934)

  <柳暗花明> (1934)

  《Don'tBetonLove》 (1933)

  《ChanceatHeaven》 (1933)

  《YouSaidaMouthful》 (1933)

  《FlyingDowntoRio》 (1933)

  《BroadwayBad》 (1933)

  <第四十二街> (1933)

  《AShriekintheNight》 (1933)

  《SittingPretty》 (1933)

  《ProfessionalSweetheart》 (1933)

  《RafterRomance》 (1933)

  《HollywoodonParadeNo.A-9》 (1933)

  《1933年淘金女郎》 (1933)

  《HatCheckGirl》(1932)

  《CarnivalBoat》 (1932)

  《HollywoodonParadeNo.A-1》 (1932)

  《HollywoodonParade》 (1932)

  《TheTenderfoot》 (1932)

  《TheThirteenthGuest》 (1932)

  《ScreenSnapshots》 (1932)

  《RunningHollywood》 (1932)

  《HonorAmongLovers》 (1931)

  《TheTip-Off》 (1931)

  《SuicideFleet》 (1931)

  《ANightinaDormitory》 (1930)

  《CampusSweethearts。 (1930)

  《FollowtheLeader》 (1930)

  《TheSapfromSyracuse》 (1930)

  《YoungManofManhattan》 (1930)

  《QueenHigh》(1930)

  《OfficeBlues》 (1930)

  《ADayofaManofAffairs》 (1929)

相关评论

 好莱坞旧影

  她以三十年代FredAstaire的一系列歌舞片中的舞伴为大家所熟悉,GingerRogers实际上出演了近百部影片,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喜剧和话剧演员,也是一位优秀的歌手。Rogers因在《凯蒂·弗伊》(KittyFoyle,1940)一片中的出色戏剧表演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Rogers的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德州的弗斯沃斯,她参加了许多描述高中生活的作品。之后她去了百老汇。她在那里第一次参加了电影拍摄,那是一部音乐喜剧里的一个小角色,戏名叫《宿舍里的一夜》(ANightinaDormitory,1929)。那时她只有十八岁。Rogers辗转参演乐派拉蒙(Paramount)及雷电华(RKO)的许多音乐喜剧短片,和RudyVallee,JackOakie,EdWynn还有JoeE.Brown等都合作过。Rogers迅速成长起来,也开始接较大的音乐片,并在里面担任较重要的角色,包括在WarnerBaxter和RubyKeeler主演的<第四十二街> (42ndStreet,1933)中出演,还有《淘金者1933》 (GoldDiggersof1933)中,她与DickPowell,JoanBlondell及Keeler共同出演,Ginger并演唱了“纸醉金迷”(“We’reintheMoney”)。

  接着拍摄的《维侬与艾琳,卡索夫妇的故事》受到影评界的好评,票房成绩却一落千丈,或许是故事题材太过严肃的缘故。Astaire与Rogers之后只再重新合作过一次,那就是《百老汇的巴克利夫妇》(TheBarkleysofBroadway,1949)。Rogers在1940年的《凯蒂·弗伊》一片中尝试新的发展方向,她饰演了一位努力工作的姑娘,爱上一位有钱的公子,内心交战着是否应该嫁给他的故事。Rogers在这部片子之后,延续了她的喜剧角色,出演了影片《汤姆,迪克和哈里》(Tom,DickandHarry,1941),片中她饰演一位被三位完全不同的男人追求的女孩,独自幻想着与三位男人的三种不同生活可能。

  Rogers在1940及1950年代稳定发展,出演不同的喜剧,戏剧及音乐片,最著名的包括与AdolphMenjou合作的《洛克西·哈特》(RoxieHart,1942),与RayMilland合作的《多数与少数》(TheMajorandtheMinor,1942),与JosephCotton和ShirleyTemple合作的<再会>(I’llBeSeeingYou),以及与CaryGrant和MarilynMonroe合作的《胡闹把戏》。遗憾的是,她在之后的影片中再也没有达到与FredAstaire颊对颊共舞时的那种知名度。她的最后一部影片是《哈露》,片中她扮演JeanHarlow的母亲。

  关于GingerRogers的最著名的一句不知来头的评语,甚至有人说是Rogers自己说的,——ShedideverythingFredAstairedid,andshediditbackwardsandinhighheels.(她的动作与FredAstaire完全相同,只不过她必须配合他向后舞动,还得穿着高跟鞋。)。但在她的自传里,Rogers说最早讲这话的人,是漫画家BobThaves,他在他的“弗兰克与欧尼斯特”漫画中首次提到。

  Rogers与她的母亲,演员及作家LelaRogers(1890–1977)合葬,她们共用一个简单的墓碑,上面刻了两朵玫瑰。

妙舞留香——琴裘·罗杰斯

  作为一个中国的电影观众,看美国三十年代的歌舞片还是很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自己还是个小女孩,所以一直没有记住琴裘的脸和她的名字,但她的优雅和曼妙的舞姿却是一直记得的,于是小小的心灵中,知道这个世界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女人,她的高跟鞋总是闪闪发亮,她的粉红色的衣裙总是像梦幻一般飞扬。她的双腿修长,舞步轻盈而干净,那是一个完美的世界,而那女人就是那世界里的公主。这样的一个公主,是不应该就此被人们所遗忘的。于是我在很多年后写下这篇文字,全当是以此留住一些对她的回忆。

  在不知道琴裘的经历之前,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一直都认为这是一个生活美满而幸福的女人。虽然好莱坞早期的女影星的照片看上去都有些模式化,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梦露眼里的迷茫,嘉宝眼里的疏离或者是费雯丽眼中的倔强。然而看琴裘的照片,看到的却只有平静和安详。这是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的眼神,仿佛她就如她舞台上的角色一样,一直生活在平凡的幸福之中。然而这的确不是事实,这个一生经历复杂的女子,会有这样的一种如邻家女孩般闲定自若的表情。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缺乏才能和智力平庸的表现。作为一个一出生下来父母就离异,并且被父亲绑架两次,然后一直跟着祖父母长大,又经历过母亲再婚,再离婚的小女孩来说,要么是走上叛逆的道路,要么是很小就学会和这个世界达成一种合作的关系是唯一可能的两种选择。而琴裘显然是属于后一种孩子。这实际上是很需要些生存智慧的事情。在好莱坞,还有一个人也属于这样的典型,那就是格里高里 派克了。

  一直觉得琴裘小时候一定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她整天和她的表兄弟表姐妹们在一起玩耍,那时候的她还是顶着满头红发的维吉尼亚凯瑟琳麦克麦斯,其中一个表兄弟一直叫不清楚她的名字,大人们也跟着叫开了,从此维吉尼亚就变成了琴裘。琴裘的祖母说琴裘是一个从生下来就会跳舞的孩子。而琴裘则说自己从还没出生就已经会跳舞了。后来的一切都证明了这并不是夸大其词。到1920年她第一次登上舞台为慈善义演演出的时候,她也不过是个十岁大,满脸雀斑,行为如男孩子般顽皮的女孩子。而她所有的舞蹈和歌唱的知识都只是在妈妈工作的剧院里等待她下班的时候学来的。在此之前,她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

  她是生下来就应该站在聚光灯下的女人,上帝既然选择了她,也就一定会给她机会站到公众面前来,十四岁的年龄开始以替补演员的身份参加当时颇具声名的爱迪佛伊剧团的演出,而在查尔斯顿(美国佛吉尼亚洲首府)的一场辩论比赛中获得冠军也使得她跟随爱迪剧团巡演四周的梦想成真。从此她再也没有回到学校,她天生不是为学校而生,无论是做学生还是做老师。她的四个星期的合同很快变成了二十一个星期,甚至在剧团解散只后,她的妈妈来到她的身边,和她一起在辗转与各舞蹈团之间又继续了四年。直到1925年她使整个纽约城为她着迷的时候,琴裘也只有十七岁。

  三十年代的好莱坞,银幕上大多数的女人都是以一种花瓶的姿态出现的。虽然琴裘舞艺超凡,但是当人们提起她的时候,总是会把她当成伟大舞王弗雷德阿斯戴尔最优秀的舞伴来描述的。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实际上当她和弗雷德拍摄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弗雷德才只是拍摄了第二部电影而已,而她已经是第二十部了。这个看上去端庄柔弱的女子的身体里,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坚强不屈的灵魂。上帝赐于了她舞蹈,但是却从来没有给过她一帆风顺的星途,她曾经拍摄过许多名不见经传的电影,也曾经自己组建“疯狂的姑娘”舞蹈团。在芝加哥,当舞蹈团其他的成员都被另一个著名的舞蹈团挖走的时候,她独自一个人站在聚光灯下,将演出坚持了整整28个星期,并且每周都有新节目上演。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直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这样的一个女人,谁能说她的一切荣誉都只来自于天赐和美貌呢?她曾经四次登上美国<生活>周刊的封面,她曾经以于自己以往大相径庭的黑发女子的形象击败琼芳登,凯瑟琳赫本和贝蒂戴维斯夺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她曾经是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女演员,是美国第八位年收入最高的人物。被弗兰克林总统邀请参加自己的生日晚会。她导演百老汇的舞台剧《襁褓婴儿》时,已经是七十六岁的高龄。在她的一生中,听见过无数为她尖叫的声音,看到过无数为她献上的鲜花。她是那个时代女人心中的偶像,是无数男人倾慕的公主。然而这一切,似乎并没有让这个聪明的女人忘乎所以过。

  她说:“好莱坞就是一个空空的垃圾桶。”人们总是喜欢把她当成弗雷德的搭档来提及,但事实上弗雷德只有一部不是和她搭档的电影,她却在与弗雷德以外拍摄过多部电影,并且成绩斐然。对于这种说法,她的回答则是充满自信而且富有幽默感的:“他当然是了不起的,但是别忘记了,当他跳舞向后退的时候,琴裘在做着和他同样的动作,穿着高跟鞋。”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十四岁就行走江湖,一路摸爬滚打出来的女子的智慧和勇气。无论她的外表是多么的脆弱和温柔,她的头脑都可以和她在舞台上踏出的每一步一样冷静和坚定。虽然美国三十年代的歌舞片是逃避现实的产物,但是琴裘自己本身却是勇于正视现实的女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也比世人想象得更成熟,当好莱坞的歌舞片风光不在的时候。她的时代也已经结束,她安然的接受了这一切。却并未因此放弃过舞蹈,她继续活跃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终其一生,她都是一个好的演员。

  1933年,当佛雷德和琴裘在电影FLYINGDOWNTORIO中相遇时,这个世界不仅仅多了一种激情四射的舞蹈——桑巴舞。更从此诞生了一对经典的银幕情侣。和别的银幕情侣不同的是。他们只要将脸颊贴在一起舞蹈,甚至不需要接吻。就足以让观众们确信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了。然而和许多银幕情侣一样的则是,虽然他们在一起跳舞的时候配合的是那么的天一无缝,他们终生都只是搭档和朋友的关系,各自保持着独立的事业和生活。这不能不说让当时的观众有些失望了。

  而对于琴裘来说,虽然她一直是相信爱情,勇敢寻找真爱的女人,然而她一生都没有找到在生活中能够跟她像佛雷德那样配合的如此默契的男人。可见爱情这个问题,实在是比舞蹈要复杂得多。她一生结过五次婚。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她只有十七岁。作为一个事业成功的女性,她一生都向往着爱情和家庭生活,然而她没有找到。她的丈夫一个比一个年纪小。她的第四个丈夫甚至比她整整小了十六岁。作为一个旁观者,人们理所当然的会怀疑这些当时是职业或者非职业演员的青年男子追求琴裘的动机。然而琴裘则无疑是一个相信美好爱情并且肯为止奋不顾身的女子。对于爱情,她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当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互相凝望着的,他们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的。

  这就更让人对这女子敬佩起来,虽然再生活中她并不顺利,一直没有碰到一个真正可以和她一起前进的男人。她的一生大都是在孤独中度过的,但是你却没有看到她的自抱自弃,放纵颓废。她的坚强和忍耐力让人无比惊讶。在很多女人以爱情和受过的伤害为借口而开始选择破罐破摔的时候,琴裘永远是积极向上和健康生活着的,她一生都不沾酒精,她到老都像少女时代一样喜欢冰淇淋苏打和粉红色。她擅长游泳,网球和高尔夫,她甚至在美国的很多飞碟射击和网球比赛中拿过奖杯,并且在一段时间里,是某项飞碟射击的最高记录保持者。她的雕塑和绘画虽然一副也没卖出去过。但是才能却是得到了一定的承认和肯定的。

  舞台上的风姿绰约,优雅翩翩并不是虚伪做作的产物,在读完琴裘的生平后,我有时候会想,当海明威提到压力下保持风度这样的说法的时候,他一定是为了男人而说的。但是琴裘则证明了,这种优雅不仅仅是属于男性,女人也同样能够做到。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因为她的血统中流淌着华盛顿总统家族的血液的缘故。但我知道的是,这样的女人,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无论后来人们是怎样批评美国三十年代的歌舞片没有涉及到大萧条的社会背景和本质的。但是真正经历过三十年代大萧条的普通的美国人最清楚那是多么需要梦想和鼓励的年代。他们并不像后来的电影评论家那样需要这些东西。他们不需要电影来告诉他们社会是多么黑暗,生活是多么悲惨。因为他们就生活在这黑暗和悲惨之中。在一个得不到欢乐和梦想枯竭的时代,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欢笑和梦想更可贵。

  在这一点上,琴裘自己却显然是比那些批评家们坦荡和淡然的多,她说:“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给予,而我能给你们的,是欢笑,喜悦和快乐。这是我的礼物。”

  我想这样的一句话,是足以抵得上批评家们的那些高高在上的长篇大论的了。作为一个给予这个世界礼物的人,无论他们的礼物现在看来是怎样的过时了。但人们对他们的尊敬是不应该减免一分的。而这也正是琴裘罗杰斯一辈子在做的一件事情,她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舞台,直到她八十三岁去世的那一年,她的履历表的职业那一栏里,只填过一个词——演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