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武越随部赴滇参加对越防御作战,任师直战地报道员,经常深入前沿阵地采访,积极为军区、中央级新闻单位供稿,把老山前线的英雄事迹及时宣传给全国人民。他采写的“老山上有个傻大兵”、“女经理的追求”、“巾帼不让须眉”等稿件,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发表后,在军内外引起较好反响。仅参战期间,武越就有86篇新闻和文学作品发表在中央级报刊电台,并有35篇作品编入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集、诗集、散文集。武越因此被济南军区和昆明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在生与死交织的老山战场上,武越还和方雅林等诗友组织部队诗歌爱好者,创办了后来闻名全国的战地红棉诗社,由武越主编刻印的《红棉》诗刊、报,深受前线将士的喜爱。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周克玉、著名诗人李幼容、流沙河等欣为红棉诗社顾问,时任济南军区政委、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笔致信武越给予高度评价。
1986年,武越告别军旅生活,返回家乡任《皖西报》编辑、记者, 年年有作品在报刊和省市年度好新闻评比中获奖;在1990年抗洪抢险、生产救灾宣传报道中,由于表现突出,被六安地区评为先进工作者。1991年,武越由《皖西报》调往《海南特区报》社,历任记者、编辑、专栏主编、外联部主任、总编辑助理。
2001年, 回到家乡出任中共六安市委机关刊《今日六安》副总编。2002年4月, 武越鼎力协助篆刻家唐亚东先生创办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被会员代表推选为首届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同年4月, 出版个人新闻作品集《芸芸众生》。2005年, 因《今日六安》停刊转任《安徽法制报》社驻六安记者。武越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2007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一直置身于影视创作和导演工作,兄弟映画创始人之一。
执导的《一部佳作的诞生》曾获得二十四届哈尔滨冰雪电影节最佳短片大奖
第二十一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微电影奖
执导的《屌丝的逆袭》获第二十届大学生电影节精品微电影大赛最佳导演奖
中演公司《天桥剧场企业形象宣传片》
西部学院《工学行动宣传片》
电影《蓝莓之夜》宣传活动 《蓝莓巴士》纪录片导演
网易明星微电影首部作品《一部佳作的诞生》
网易明星微电影《香水专家》
网易明星微电影《在冒险》
网易明星微电影《电台奇妙夜》
网易明星微电影《杀手转正路》
网易明星微电影《黄金强档》
杂志《时尚先生》微电影《时尚先生》导演
新浪微视频大赛系列宣传片 导演
三星微电影《看得见的幸福》
乐视网电影短片《屌丝的逆袭》
百度旅游亲情三部曲《责任》、《承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