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地铁1号线

常州地铁1号线

中文名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
最高时速 80千米/小时
标志色 红色
运行时间 2019年9月21日
起止站点 森林公园站-南夏墅站
车站数量 29座
目录导航

建设历程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首列车运抵百丈车辆段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首列车运抵百丈车辆段2013年5月,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进入详细勘察阶段。

2013年11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批复了《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2014年10月28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先行段(新桥站至嫩江路站、大学城南站至龙跃路站)开工建设。[5]

2015年4月2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同年9月22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首台盾构机始发。

2017年3月28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进入铺轨施工阶段。

2018年8月11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实现全线贯通。

2019年1月,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各站点名称确定。[6]同年2月26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进入综合联调阶段。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截至2019年7月,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共设29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7座,高架站2座,平均站间距1.2千米。[4]

车站名称 换乘线路 站台建设形式 所在区
森林公园站 地下二层岛式 新北区
新龙站 地下二层岛式
旅游学校站 地下二层岛式
新桥站 地下二层岛式
常州北站 地下二层岛式
北郊中学站 地下二层岛式
外国语学校站 地下二层岛式
环球港站 地下二层岛式
新区公园站 地下二层岛式
河海站 地下二层岛式
奥体中心站 地下二层岛式
市民广场站 地下二层岛式
翠竹站 地下二层岛式 天宁区
常州火车站 地下二层岛式
博爱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
文化宫站 常州轨道交通2号线(在建) 地下二层岛式
同济桥站 地下二层岛式
清凉寺站 地下二层岛式
茶山站 地下二层岛式
聚湖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 武进区
湖塘站 地下二层岛式
新天地公园站 地下三层岛式
长虹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
延政大道站 地下二层岛式
科教城北站 地下二层岛式
科教城南站 地下三层岛式
武进沿江城际站 地下二层岛式
阳湖路站 高架三层岛式
南夏墅站 高架三层岛式
注:参考资料[6]

线路走向

车站名称 换乘线路 站台建设形式 所在区
森林公园站 地下二层岛式 新北区
新龙站 地下二层岛式
旅游学校站 地下二层岛式
新桥站 地下二层岛式
常州北站 地下二层岛式
北郊中学站 地下二层岛式
外国语学校站 地下二层岛式
环球港站 地下二层岛式
新区公园站 地下二层岛式
河海站 地下二层岛式
奥体中心站 地下二层岛式
市民广场站 地下二层岛式
翠竹站 地下二层岛式 天宁区
常州火车站 地下二层岛式
博爱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
文化宫站 常州轨道交通2号线(在建) 地下二层岛式
同济桥站 地下二层岛式
清凉寺站 地下二层岛式
茶山站 地下二层岛式
聚湖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 武进区
湖塘站 地下二层岛式
新天地公园站 地下三层岛式
长虹路站 地下二层岛式
延政大道站 地下二层岛式
科教城北站 地下二层岛式
科教城南站 地下三层岛式
武进沿江城际站 地下二层岛式
阳湖路站 高架三层岛式
南夏墅站 高架三层岛式
注:参考资料[6]

运营情况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呈南北走向,途经新龙国际商务区、辽河路、通江大道、黄河西路、晋陵北路、飞龙东路、新堂北路、和平北路、武进花园街、凤栖路、镜湖路,串联了京沪高速铁路常州北站、奥体中心、市民广场、铁路常州站、文化宫、武进区行政中心、常州大学城、南沿江城际铁路(在建)常州南站等重要节点。[4]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线路走向图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线路走向图

设备设施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计划于2019年年底开通运营。[2][3]

车辆设施

运行系统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为B型车,共配备36列,每列车采用4动2拖6节编组,最高运行速度80千米/小时,整列车设有264个坐席,最大载客量为2062人。列车整车采用轻量化铝合金材料,使用寿命为30年,具有轻量化、节能降耗、有利环保等特点,具有优良的耐火与耐电弧性,耐腐蚀性及便于加工、制造、维修等特点。每节车设有8个车门,全列车共48个门,均为塞拉门,采用柔性一体式贯通道;室内设有节能型光源LED灯,可以根据实际照度自动调节车厢内照明的亮度;配备的电加热系统,能够进行温度传导,让乘客在寒冷的冬天也感觉到温暖;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车门上方的动态地图采用智能LCD大屏动态电子地图,除了更好地播报站点信息,屏幕上还能显示新闻等视频信息、地铁出口信息等。[7]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由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制造。[8]

主要工程

列车停放在百丈车辆段列车停放在百丈车辆段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设百丈车辆段一座,位于122省道北侧、长江路东侧,占地约38.08万平方米(含轨道交通发展预留用地面积,其中车场用地约29.52万平方米),接轨于森林公园站;设城南停车场一座,选址于镜湖路南侧,占地约16.36万平方米,接轨于南夏墅站。设控制中心1座,在科教城北站、同济桥站、外国语学校站设3个主变电站。

文化特色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茶山站——聚湖路站区间隧道长1632米,为了避让龙城大桥和东大通河桥,这条区间隧道还有两个弯道,呈“S”线型。同时,该区间穿越京杭大运河及其支河2条河流,且要进行盾构接收及二次始发的区间风井设置在三面环水的超深富水砂层,施工风险大,技术要求高。施工方采取了多重防水措施,如全方位、无死角监控隧道管片的防水质量,进行“原有管片防水+遇水膨胀止水条”双保险防水,并采取加大管片安装注浆量和加快注浆速度等措施。[9]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博爱路站——常州火车站区间全长520米,不仅需要穿越关河、新丰桥、既有的京沪铁路和沪宁城际铁路,而且施工期间还必须保证京沪铁路和沪宁城际铁路的正常运营。因此,施工难度和风险都非常大。

词条图册

  • 车站文化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设计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设计(5)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29座车站设计采取标准站与重点站相结合的方式,标准站一线一景,强调标准统一;重点站一站一景,彰显其特色。

重点车站共10个,分别为武进沿江城际站、科教城南站、延政大道站、茶山站、同济桥站、文化宫站、常州火车站、市民广场站、奥体中心站、常州北站。另有2个高架车站。[10]

常州地铁公共区装饰吸收了兄弟城市先进的轨道交通装修经验,并结合常州地域城市特点,从线网、线路风格等多方面统一,形成了在满足地铁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经济美观、节能环保、便于施工与后期运营维护,同时要求体现常州城市文化气质的设计原则和思路。[10]

  • 列车文化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车厢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车厢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红小梦”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色调,不仅融入了常州的城市特色,也体现了轨道交通车辆的现代感和时尚感。车头搭配“V”字金属色,给人以科技感和层次感,也体现了常州“全国科技先进城市”的主题。另外,在色彩和造型上结合了常州市市花月季花、常州市市树广玉兰和龙城的龙须等元素,整体风格和谐。[7]

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车厢内主色调为浅蓝色,整体内饰线条流畅,在总体布局上突出现代美学感,具有时代气息。[7]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外观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外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