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

气候条件 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
方言 吴语—吴语太湖片毗陵片—常州话
机场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
行政区类别 正处级
政府驻地 常州市武进区延政中大道28号
著名景点 清明山、大林寺、宋剑湖、圩墩遗址公园
外文名称 ChangzhouEconomicDevelopmentZone
邮政区码 213011
经开区管委会 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面积 181.3
目录导航

经开区概况

常州经开区常州经开区2015年5月28日,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明确:根据 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75号)、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苏政发〔2015〕54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江苏常州戚墅堰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的函》(苏政办函〔2015〕1号)和省编委《关于设立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有关事项的批复》(苏编〔2015〕1号)精神,撤销常州市武进区和戚墅堰区,设立新的武进区,以原武进区(不含奔牛镇、郑陆镇、邹区镇)和戚墅堰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立的武进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将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委托新的 武进区管理;新的武进区所属 戚墅堰、 丁堰、 潞城街道和 横山桥镇、 横林镇、 遥观镇,由 武进区委托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管理。

横林镇

横林镇位于江苏省常州是武进区东部,原名古槐滩,是一个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总面积46.7平方公里,现辖15个行政村,5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2万人,拥有各类企业1300余家,自营进出口企业138家。凭借地板、家具等特色产业的迅速崛起,横林镇一跃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中国百强乡镇,2015年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0.5亿元,完成规上产值223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3亿元。

遥观镇

遥观镇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南部,紧邻武进中心城区,沿江高速、沪宁城际铁路穿境而过,是苏锡常都市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重镇全镇总面积45.29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7个社区,全镇户籍人口4.45万,外来人口7.14万。

作为苏南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遥观镇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区、全市的前列,在不久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镇》,遥观镇强势上榜,排名全国第69名。

横山桥镇

横山桥镇地处常州、无锡、江阴三市交界,沪宁、沿江两条高速公路设有道口,232省道、三山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镇域面积5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5.8万、外来流动人口5万余。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江苏省园林小城镇。2015年,全镇预计实现GDP13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亿元,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16亿元。

潞城街道

潞城街道辖区面积16.77平方公里,常住及外来人口总计4万余人,下辖东升、光明、政新、潞城、曙光5个行政村和公园壹号花园社区1个社区。街道以“集约、集聚、创新”为发展方向,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

丁堰街道

丁堰街道位于经开区与常州主城区的交接段,辖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街道下辖丁堰村、常丰村、芳渚村、梅港村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15年,街道实现一般财政收入2.3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工业利税23亿元。

戚墅堰街道

戚墅堰街道,常州最小的街道:面积4.77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但是,这个精致街道却有其特质:这里是常州工业的发源地之一,集聚了戚机公司、戚研所、戚电公司三家央企,汇聚了八方人才;这里有着通达的交通,拥有沪宁城际火车站、国铁戚墅堰站,232省道、沿江高速穿越城区;这里生活便捷,从幼儿园到大学,全学段优质教育一应俱全,“东大门”规模最大的医院——常州七院也坐落于此。

圩墩公园、 花溪公园,以及星罗棋布于居民区中间的小游园,让居民享受着都市中的“慢生活”。

老城区也要有新面貌,去年以来,戚街道的“焕颜工程”不断推进:五益综合市场改造完成提升,段前路整治工程启动,建成了三区、十一区两个小游园,新增了8处居民小区停车场,群众生活更加方便。

街道还将结合旧城整治改造工程,深入挖掘央企工业遗址、废弃工业建筑以及工房区特色建筑等遗存,逐步建成工业遗存风貌街区,打造城市记忆名片。

建制沿革

常州经开区常州经开区戚墅堰宋时因“世族戚氏卜居”而得名,早称戚墅港,属地武进。

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 武进、 阳湖两县时属阳湖县辖,辛亥革命后随武进、阳湖合并归入武进。

民国18年(1929年)建镇。民国36年(1947年)武进县始设戚墅堰区,时辖戚墅堰、焦山、横林、洛阳、芙蓉等14个乡镇。

1949年4月23日戚墅堰解放,武进县人民政府设址戚墅堰区芳渚。5月新的武进县戚墅堰区建立,初辖10个乡镇,10月起辖14个乡镇。1952年另置剑湖区,戚墅堰区专辖戚墅堰至大明纺织厂一线的市镇地带。1953年划归常州市,设常州市戚墅堰区,辖5个居民委员会。1960年改为戚墅堰人民公社,辖戚墅堰、先行、丁堰3个分社。

1961年复名戚墅堰区,辖戚墅堰、先行2个街道。1966年改称卫东区,1980年恢复戚墅堰区名称。

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75号):一、同意撤销常州市武进区和戚墅堰区,设立新的武进区,以原武进区(不含奔牛镇、郑陆镇、邹区镇)和戚墅堰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立的武进区的行政区域,新武进区人民政府仍驻湖塘镇延政中大道28号。

行政区划

常州经开区常州经开区截至2014年,戚墅堰区始辖丁堰、潞城(江苏省戚墅堰经济开发区)、戚墅堰3个街道办事处,7个社区居委会,9个村委会。

2015年均并入武进区。

2015年6月4日,常州市委市政府在原戚墅堰区行政中心隆重召开常州经济开发区成立大会。市委、市政府明确,常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委托武进区管理;武进区将戚墅堰、丁堰、潞城3个街道和横山桥、横林、遥观3个镇委托给常州经济开发区管理。

地理环境

常州经开区常州经开区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简称: 常州 经 开 区)由原 戚墅堰区和 武进区 横山桥镇、 横林镇、 遥观镇组成,位于北纬31°43′~31°47′,东经120°00′~120°05′。地处长江三角洲西部、太湖平原西北部、常州市区东部。西连常州市天宁区,北、东、南三面分别与武进区市焦溪、横山桥、遥观等镇交界。

气候

常州 经 开 区地处中纬度,离海较近,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4℃;雨量丰沛,年均降水量1071.5毫米;日照充足,年均日照2047.5小时;无霜期长,年均227.6天;常年主导风向东南偏东。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

人口民族

2010年末, 戚墅堰、 丁堰、 潞城街道户籍人口7.92万人,出生率为5.55‰,自然增长率为0.55‰。

横林镇常住人口约12万人;遥观镇全镇户籍人口4.45万,外来人口7.14万;横山桥镇常住人口5.8万、外来流动人口5万余。

政治体制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常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委托武进区管理,辖区范围 戚墅堰、 丁堰、 潞城街道和 横山桥镇、 横林镇、 遥观镇。

经济概况

常州经开区常州经开区常州经开区(数据为:戚墅堰街道、潞城街道、丁堰街道,不含:遥观镇、横林镇、横山桥镇)

2010年,戚墅堰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69.48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3亿元,同比下降66.7%;第二产业增加值51.46亿元,同比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17.99亿元,同比增长18.7%。

第一产业

2010年,戚墅堰区实现农业总产值635万元,同比下降62.7%;完成农业增加值312万元,同比下降65.0%。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公顷;蔬菜、瓜果种植面积55公顷。戚墅堰区农村用电量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4吨,同比下降42.7%。

第二产业

2010年,戚墅堰区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267.09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3.86亿元,同比增长23.9%;实现利税总额21.84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利润总额14.27亿元,同比增长19.7%,销售利税率、销售利润率分别达8.0%和5.2%;完成工业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16.0%。

第三产业

2010年,戚墅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2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74亿元,同比增长15.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8亿元,同比增长31.3%。

社会事业

常州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灵通新基地开园

常州国家广告产业园灵通新基地在武进区遥观镇开园。

灵通新基地占地120亩,总建筑12万平方米。基地将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广告会展行业招商,建设全国最大的广告会展器材研发中心、全国广告会展创意设计培训中心和器材配送中心。

历史文化

常州经开区常州经开区据史料记载,元祐六年(1091年)治芙蓉湖,开堰置闸,后有戚姓人氏建房于大运河旁耕植定居,发家繁衍,“实世族戚氏卜居始,因居墅显”,“戚墅”两字由此而来。早称戚墅港,“堰”者.堤岸也,属地武进。明末清初主要商市在芳渚。太平天国以后,转向桥潭里、万安桥一带。以后向西延伸,形成沿京杭运河的一条街市。由于水运方便,粮食业最为兴旺。民国期间客地粮商多来自湖北、安徽、苏北和附近各县四乡八镇。上海等地面粉厂委托当地粮商收购小麦,最多每日收购逾万担。运河上帆桅如林,停泊船只雁排齿列,稻麦收获时节尤甚,素有“小无锡”之称。

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武进、阳湖两县时属阳湖县辖,辛亥革命后随武进、阳湖合并归入武进。民国18年(1929年)建镇,民国36年(1947年)武进县始设戚墅堰区,时辖戚墅堰、焦山、横林、洛阳、芙蓉等14个乡镇,1949年4月23日戚墅堰解放,同年4月28日武进县人民政府成立于戚墅堰芳渚,1953年起戚墅堰划归常州市辖区。

白驹过隙时光匆匆,现今的戚墅堰坊间有顺口溜云:“武进富、新北强,天宁钟楼蛮漂亮,唯有戚区不寻常,如今还是旧模样”,这民谣听来还真是生动形象,既是挖苦又是实情,常州宁有句俚语叫‘你好我好大家好’,试问有谁不希望家乡好,又有谁不企盼改革的成果惠及自身呢?不知从何时起东大门又成了戚墅堰的代名词,尽管这扇大门如今是既陈旧又烂尾,尽管老百姓想逛个大卖场也须到几十里外的城里,尽管历任父母官开口闭口小区变强区、最终还是嚼卜趣---时至今日改革渐入深水区,个人觉得若是撤去交椅也是机缘,放下身姿换个活法或许从此就风生水起也未尝可知,呵呵,牢骚归牢骚,对家乡的那份挚爱还是天生俱来难以割舍。

戚墅堰老街远近闻名,整条街全长约莫有600米,记得西街有银行、成余面粉厂、剑湖供销社、养生药店、燎原照相馆、生面店,中街依次为宝大祥布店、新联商店、王杏生伤科、三元饭店、得兴菜馆,东街有润记南货店、水果行、胡义兴饭店、罗春阁书场,再往东边就是老街尽头的万安桥,此桥横跨三山港,桥顶中央有一方刻有太极纹理图案的石雕,经百年风雨依然历历在目,石桥映衬着枕河人家尽显江南风情,戚地的铁路公路运河呈川字形平行布局,老街离火车站近在咫尺交通便利,因此时常有画家及美术院校的师生前来东街桥潭里一带采风写生 。

风景名胜

宋剑湖

常州经开区常州经开区宋剑湖位于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区遥观镇,是长江三角洲形成时洼地淤塞而成的湖群之一,东距阳湖20里。常州市四大湖泊之一(滆湖、阳湖、宋剑湖、长荡湖)。现有水域、湿地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4000多亩。湖中大小沼地绿洲 星罗棋布,鱼虾肥美,拥有多种鸟类、水生植物及湿地植被,保留着原始的湿地风貌。

丁塘河湿地公园

丁塘河湿地公园,水杉、落羽杉、池杉等高大乔木营造出一片生长于水上的城市森林。行走在木栈道之上,还可以观赏到多种水生花卉和植物。

蔷薇园湿地公园

常州首个人工生态湿地公园,充满清静、朴素的田园之乐。这里不仅有乡间的野趣,还有园林的静美,是呼吸新鲜空气,拥抱自然的好去处。

著名人物

薛应旂

薛应旂(1500年-1575年),明朝学者、藏书家。字仲常,号方山,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余巷村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