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河镇图册(2) 米河镇地处河南省巩义市“东大门”,[4]310 国道穿境而过。原名“泥河”,大约到了清道光年间,人们将不吉利的“泥河”改名为“米河”(因米河街姓马者居多,俗言“马遇泥该死,马遇米该发”)。自古归巩县管辖,是巩县古老的四大名镇之一。建国后,1959年1月曾划归郑州市上街区。1964 年7 月复归巩县。
全镇总面积52.9 平方公里,辖 19 个行政村,4.8 万人,3.2 万亩耕地。主要资源有煤、石灰岩、铝土矿、黄铁矿、粘土矿等 10 余种,且品位高、易开采。其中煤储量达 2 亿吨,石灰岩储量 6500 万吨,占巩义市的三分之一。现有工业企业501 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40 家,限额以下个体企业461 家,固定资产达 20 亿元。200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8 亿元,入库税金 4001.2 万元,财政收入1963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10 元,先后获得中州名镇、国家500 强乡镇、郑州市综合实力30 强乡镇第一名,河南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重点镇、科技示范镇、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和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称号。
水泥、电解铝是米河镇的两大支柱行业。“八五”以来,米河镇依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 350 万吨,销售收入达 7 亿多元,利税 7500 万元,其中白水泥占全国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镇联营水泥有限公司年产量达 30 万吨,其产品“无敌牌”水泥获部优称号,并通过 ISO9000 资质认证;中原水泥厂年产量 40 万吨,其产品“中原牌”水泥是河南省免检产品;金驹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白水泥生产基地,“金驹牌”水泥取得了上海“进沪证”。这些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省银联水泥厂生产的优质水泥,产品除畅销国内外大市场外,还远销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诸国。生产规模在 8.8 万吨以上的厂家还有二十多家,被誉为“华夏水泥第一镇”。
随着国家建材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米河镇采取“扶优扶强、抓大放小、规模经营、保护重点”的办法,学习湖山、博山经验,与科研部门合作,组建水泥集团。投资 8000 万元,改进工艺,治理污染,提高效益。采取水除尘和电除尘方法,投资 3500 万元,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年产量 260 万吨优质水泥的生产规模,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 20%。
米河镇是巩义市的经济重镇。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4亿元,完成主要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完成工商税收1751.8万元(新口径),完成财政收入1930.7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98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郑州市110个乡镇第3名,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河南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河南省重点镇,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河南省卫生镇。
电解铝是米河镇新的产业优势。鑫旺集团 铝业有限公司年产电解铝 6.8 万吨,销售收入达 10 亿元,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利税总额最多乡镇企业 1000 家第 252 名,全国经营规模最大乡镇企业 1000 家第 165 名,被国家批准为拥有自营进出口权。2001 年向国家纳税 2700 万元,“雪山牌”铝锭远销美国、德国、日本、瑞士、韩国等国际市场,产量已排全国第 11 位,规模跃居全国同行业 10 强,年出口交易额达 3500 万美元,成为全国出口创汇先进单位,铝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延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993 年底,鑫旺集团 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先进单位。1998 年 12 月,中央电视台在“改革开放 20 年 20 人”专题栏目中,对张春旺经理予以专题报道。
立足“两大支柱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向铝产品深加工发展,是米河镇的主攻目标。今年全镇新上、扩建、技改项目 23 个,其中小里河包装厂与创维集团联营创办的河南创维电器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资 300 万元,组装电风扇已经投产;二期工程投资 2500 万元组装洗衣机正在建设中。工业的发展有力地反哺了农业,米河镇先后投入 9500 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了 3 个万吨供水站,新打机井 9 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6500 亩,新修汜河防洪大坝 7.8 公里,完成旱涝保收田 4200 亩。去年 4 月 29 日,米河镇农村水利现代化示范镇建设项目通过国家水利部评审。9 月 20 日,国家水利部在杭州召开的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上,米河镇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示范镇。
米河镇作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河南省 6 个中心城镇之一,聘请专家对 12 平方公里镇区进行了定位规划,为高标准建设奠定了基础;投资 1200 万元,新建了东竹园、半个店两个住宅小区。小里河村邀请郑州市规划局、巩义市城管局专业技术人员测量规划,制定了村 15 年发展蓝图和建设规划。投资 3 亿多元,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和建设,建成住宅楼 19 栋,总建筑面积 7350 平方米;修建主干道 10 公里,防洪路坝 2 公里,桥 2 座,建成了总建筑面积 36000 平方米的鑫旺中学楼及文化广场、神墨碑林、鑫旺大厦等,提高了小城镇建设品位。城镇建设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镇共有商业网点 1260 家,饮食服务业 435 家,娱乐业 42 家,形成了米河老集市场、镇区集贸市场和小里河集贸市场为重点的三大综合性市场。第三产业已成为米河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目标是:到 2005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4 亿元,年均增长 12%;财政收入达到 2900 万元,年均增长 1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5750 元,年均增长 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 以内。
发展的措施是:一是工业要拉长铝行业链条,努力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真正把铝行业的蛋糕做大;二是水泥要加快改组、优化,扩大企业规模;三是农业要以发展商品农业为突破口,提高效益农业的比重,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乡镇概况
米河镇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19个行政村,190个村民组,截止2001年底到有11867户,52026人,其中镇区人口4000人,农业人口48026人,耕地面积32475亩,人均耕地0.68亩。
米河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310国道、郑铝铁路专用线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境内已查明的矿产资源10余种,金属矿有黄铁矿、铝矿、高铝粘土等,非金属矿有煤、石灰岩、高磷土等,其中煤炭储量达2亿吨,石灰岩储量达8000万吨。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得天独厚的发展区域经济优势。
米河镇辖19个村委会:草店村、赵岭村、小里河村、铁山村、支石村、汇龙村、刘源沟村、高庙村、两河口村、东竹园村、半个店村、米北村、米南村、双楼村、菜园村、苇园村、魏寨村、明月村、水头村。(190个村民组)
原名泥河,清道光年间易为米河。约1676年形成镇区。解放初期,米河老街曾成为荥、广、汜县(区)所在地。1961年设米河公社。1975年镇区移至两河口。1984年改乡,1990年设镇。
米河镇总的地势东南、西北高,中间低,近似盆地,四周地表起伏较大,中间地势广阔,南部海拔高程465米,东部丘岭区海拔高程250—380米,西部海拔高程247—337米,中间汜河两岸海拔高程150—200米,属浅山丘岭地区。
米河镇为北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常年积温在4730至5334.7℃,无霜期214天,全年降水量580mm,多集中在6—8月,年平均气温14.6℃。适宜小麦、谷子、黄豆、绿豆、红薯等农作物生长。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棉花等,品质优良。南部山区植被葱茏,林木茂盛,经济林、中药材种类繁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49858 |
男 | 25236 |
女 | 24622 |
家庭户户数 | 12317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49070 |
家庭户男 | 24587 |
家庭户女 | 24483 |
0-14岁(总) | 14202 |
0-14岁男 | 7214 |
0-14岁女 | 6988 |
15-64岁(总) | 31649 |
15-64岁男 | 16187 |
15-64岁女 | 15462 |
65岁及以上男 | 4007 |
65岁及以上男 | 1835 |
65岁及以上女 | 2172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46611 |
米河镇
总人口 | 49858 |
男 | 25236 |
女 | 24622 |
家庭户户数 | 12317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49070 |
家庭户男 | 24587 |
家庭户女 | 24483 |
0-14岁(总) | 14202 |
0-14岁男 | 7214 |
0-14岁女 | 6988 |
15-64岁(总) | 31649 |
15-64岁男 | 16187 |
15-64岁女 | 15462 |
65岁及以上男 | 4007 |
65岁及以上男 | 1835 |
65岁及以上女 | 2172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46611 |
米河镇图册(3) 米河镇是巩义市的经济重镇。截止到2003年底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4亿元,完成主要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完成工商税收1751.8万元(新口径),完成财政收入1930.7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98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郑州市110个乡镇第3名,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河南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河南省重点镇,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河南省卫生镇。
![]() |
![]() |
![]() |
![]() |
截止到2005年底米河镇有农业人口46000人,12001户,耕地面积25755亩,有效灌溉面积5700亩。全镇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要种植品种,向着“优质专用提高单产”方向发展。2003年,农业实现产值2600万元,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下,仍获得总产837万公斤的好收成。
在抓好传统农业的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米河镇以“科技兴镇、强工补农”为重点,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全镇2600亩苹果、梨、冬桃、石榴等林果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500亩核桃基地和300亩杏李基地苗木长势喜人;150亩大棚蔬菜已经形成;2个千头养猪场,2个万只养鸡场了带动全镇养殖户60余家,达到10万余只。鹅、鸭、长毛兔等养殖业成为米河商品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截止到2003年底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个,建立农产品营销组织3个,引进灵芝、美国杏李等种植新品种12个,新增种养植(殖)户60个。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推广优质专用玉米8000亩,优质专用小麦5000亩,种子包衣22000亩,完成退耕还林3800亩,发展林地药材400亩,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种植效益。
米河镇工业60年代起步,70年代发展,80年代壮大,铝90年代形成规模并参与国际大循环,已形成以铝及相关产业为支柱,化工、煤炭、机械、印刷、橡胶、陶瓷、轻纺、建筑、耐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新格局。
截止到2003年底米河镇有工业企业307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达20亿元,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有3家,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36家,年产值超500万的企业有43家。鑫旺集团、金驹集团、郑顺氟化工有限公司为巩义市30强企业。全镇已呈现以第二产业为主,推动第一、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003年,按照市委“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投资拉动、开放带动、环境促动,全镇投入资金4.27亿元,新上项目14个,已有10个建成投产,新增产值1.2亿元,利税1500万元;全镇完成招商引资4个,引进内资3.5亿元,完成出口创汇550万美元;完成企业改制11家,盘活存量资产1亿元;新投入资金1050万元,完成了13家企业的限期治理任务,使生产企业实现了达标排放,通过了环保监测验收;镇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地防止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
米河镇图册(2)水泥、电解铝是米河镇的两大支柱行业。“八五”以来,米河镇依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350万吨,销售收入达7亿多元,利税7500万元,其中白水泥占全国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镇联营水泥有限公司年产量达30万吨,其产品“无敌牌”水泥获部优称号,并通过ISO9000资质认证;中原水泥厂年产量40万吨,其产品“中原牌”水泥是河南省免检产品;金驹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白水泥生产基地,“金驹牌”水泥取得了上海“进沪证”。这些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省银联水泥厂生产的优质水泥,产品除畅销国内外大市场外,还远销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诸国。生产规模在8.8万吨以上的厂家还有二十多家,被誉为“华夏水泥第一镇”。
米河镇图册(7) 随着国家建材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米河镇采取“扶优扶强、抓大放小、规模经营、保护重点”的办法,学习湖山、博山经验,与科研部门合作,组建水泥集团。投资8000万元,改进工艺,治理污染,提高效益。采取水除尘和电除尘方法,投资3500万元,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已形成年产量260万吨优质水泥的生产规模,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20%。
电解铝是米河镇新的产业优势。鑫旺集团铝业有限公司年产电解铝6.8万吨,销售收入达10亿元,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利税总额最多乡镇企业1000家第252名,全国经营规模最大乡镇企业1000家第165名,被国家批准为拥有自营进出口权。2001年向国家纳税2700万元,“雪山牌”铝锭远销美国、德国、日本、瑞士、韩国等国际市场,产量已排全国第11位,规模跃居全国同行业10强,年出口交易额达3500万美元,成为全国出口创汇先进单位,铝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延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993年底,鑫旺集团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先进单位。1998年12月,中央电视台在“改革开放20年20人”专题栏目中,对张春旺经理予以专题报道。
立足“两大支柱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向铝产品深加工发展,是米河镇的主攻目标。2008年全镇新上、扩建、技改项目23个,其中小里河包装厂与创维集团联营创办的河南创维电器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资300万元,组装电风扇已经投产;二期工程投资2500万元组装洗衣机正在建设中。工业的发展有力地反哺了农业,米河镇先后投入9500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了3个万吨供水站,新打机井9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500亩,新修汜河防洪大坝7.8公里,完成旱涝保收田4200亩。2007年4月29日,米河镇农村水利现代化示范镇建设项目通过国家水利部评审。2008年9月20日,国家水利部在杭州召开的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上,米河镇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示范镇。
![]() |
![]() |
![]() |
![]() |
米河镇区域内铁路线有(上街—小关)铁路、(半个店—水头)铁路、310国道全长8.1公里、县道(米河—刘河)路、(小里河—支石沟)路和6条镇级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为米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310国道车流量每小时达3000辆。2003年底米河镇有汽车运输车550辆,轮式拖拉机1100辆,运载能力达亿吨,载人轿车360辆,三轮车850辆,摩托车5300辆。人们赶集、走亲访友都用上了现代化交通工具。
2004年是米河镇道路建设年。该镇陆续完成了镇区环城路全长7公里的修铺和硬化,5公里镇区道路网络建设。高庙、草店、水头、支石、菜园等行政村积极筹资修路,改变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进一步改善了居住环境,全镇已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和水泥路,并逐步与镇区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