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三和堂刻本为十卷一百回,首叶题《反唐 女娲镜全传》,每卷三首皆题《新刻异说反唐演义传》。另有 崇德堂藏板本十卷一百回,改题《南唐演义》,后来坊本又有改题为《大唐中兴演义传》、《薛家将反唐全传》。 《反唐演义传》叙 薛丁山之子 薛刚反唐事,从薛丁山葬父、 武则天入宫受宠,薛刚大 闹花灯开始,叙至
唐睿宗即位,薛家一门团圆为止。《反唐演义传》的情节与九十回本《征西说唐三传》第七十回至九十回大体一致,但内容要比《征西说唐三传》丰富详实。 《征西说唐三传》从 薛仁贵挂帅征西叙至薛刚扶佐唐睿宗即位止。《征西说唐三传》 芥子园刻本题“如莲居士编次”,本书亦题“如莲居士编辑”,两书所叙内容相同,是《反唐演义传》根据《征西说唐三传》扩展而成,还是《征西说唐三传》节缩《反唐演义传》,难以定论,但可以确定两书同出一人之手,相距不久成书。曲艺、戏曲皆有 《薛刚反唐》,流传很广,评书还有《续 薛刚反唐》、 《薛雷扫北》等等. 《反唐演义传》叙自“两
辽王安葬 白虎山, 狄仁杰拒色 临青店”后,便以“ 武媚娘初沾雨露”写起。 唐太宗素性好色,见有美貌钗裙,往往不肯放过,所以弟妇杨氏,及隋后萧氏,一股脑收入后宫,充作妾媵。以外妃嫱 嫔御,也不可胜数。史传上载 徐贤妃,五月能言,四岁通《论语;诗经》,八岁能嘱文,至十余岁后, 秀外慧中,才名卓著,太宗召为才人,累迁至 贤妃,始终宠眷不衰。还有吴王恪母,是隋炀弟女儿,隋之后辗转入宫,也得恩宠。齐王?母
阴妃、萧 王恽母王妃、越王 贞母燕妃、纪王慎母
韦妃,都是太宗的佳眷。太宗意尚未足,尚想采选几个美人,作为后半世的娱乐。天意似乎恨他渔色,特地产出一个绝世娇妹,教她来搅乱唐宫,闯出一场大祸,酿成千古未有的骇闻。这人就是武则天。武则天的父亲元配为相 里氏,生下二子,继娶杨氏,生下三女,次女就是武则天。则天非 武氏名,后来武氏篡唐号周,自称为
则天皇帝,乳名失传。史册上说她叫作武?,相传古无?字,由武氏杜撰出来,以日月悬空自拟,因名为?。生年十四,已经艳名远播,传入宫廷。 唐太宗此时正留意物色,即闻有此美人,便遣使征召。武母杨氏,骤然接敕,不禁大为悲恸,与武则天握手诀别,一边嘱托,一边流泪,武氏却 谈笑自若,劝她母亲说:“女得往见天子,安知非福,奈何光自 悲泣呢?”她母亲于是收住泪,送她上车。及 到京师,入宫谒见太宗,一点也不露惊慌之色,盈盈下拜,自陈姓氏,三呼万岁,无不合体。太宗命她起来,举目一瞧,正是芙蓉颜面, 豆蔻年华。问她 芳龄,不过二七,身子恰已颀长,仿佛十七八岁。太宗略问数话,武氏均应对称旨,最动人的,是一双俏眼,百啭 娇喉,凭铁石心肠,也要被她 情牵意转。何况太宗是个 色魔,哪有不称心如意!当下命入后宫,待到黄昏时候,便召她 侍寝。娇小娃儿,已解风月,太宗尚恐她 禁受不起,偏她纵体入怀,毫不怯避, 春风一度,啼笑皆妍,更有一种柔媚情形。太宗有许多妃嫔,却未曾经过这般滋味。到了扶桑日上,太宗勉起视朝,看武则天尚在朦胧半醒, 酥胸露透,眉黛春浓,太宗越瞧越爱,便赐她一个芳名,叫作 媚娘,轻轻地呼了几声,武氏才觉惺松,急欲起床 谢恩,那太宗已自走了。视朝以后,便即下诏,册武媚娘为才人,武媚娘当然 谢赏。太宗令居福绥宫,且把那老年 宫娥 彩女等,尽行放出。就是亲近邀宠的萧后,也不再
召幸,一心一意地爱恋这武媚娘了。 高宗即位后,内外政事多与武则天商议。武氏未为后时,一意揣摩上旨,多方迎合,即使有意 进谗,都是旁挑 曲引,漫漫儿的浸润。后位到手后,渐渐地骄恣起来。高宗也不太介意,转忆及 王皇后、
萧淑妃的好处,但因武氏防备甚严,不得亲往 探问。一日,武氏归谒家庙,高宗得以前往探视,走到冷宫门前,只见双门紧闭,用一大锁锁住 门上兽环,毫不通风,旁边有一小洞,用来送饭。高宗见此,不由得恻然 神伤,几乎泪下。武氏回来后,有人 密报,气得武氏双眉倒竖,即向高宗 诘问,高宗反自抵赖,不敢实言。武氏心凶手辣,竟下一通 矫诏,令杖二人百下,且把她们手足截下,投入 酒翁中。可怜二人宛转哀号,历数日方才毕命。萧淑妃临死时,恨骂武氏道:“ 阿武妖滑,害我至此,愿后世我生为猫,阿武为鼠,时时扼阿武喉,方泄我恨。”武氏又问左右道:“二妪贱骨,曾碎死么?”左右报称已死,且把萧妃语相告,武氏 尤加愤恨,再命枭二人尸,并戒宫中蓄猫。 两辽王薛丁山三子薛刚,专好抱打不平,浑名 通城虎。一日,奸相 张天左醉酒之后,来到街上,惹怒薛刚,被薛刚痛打一顿,张天右操演禁兵,惹怒薛刚,亦遭到侮辱。 张天佐、 张天佑亦不是好惹之辈,遂上本兴奏,幸 程咬金、 樊梨花极力袒护,高宗才没加 责罪。山西
薛义到京城投亲,结果没有寻到,无奈将妻杨氏卖于张天右府中。张天右也是 好色之徒,见杨氏貌美遂出歹意,为了达到意愿,将薛义因在 狱中。薛刚听后怒从胆边起,直赴张府,救出薛义,又将自己应承袭的 泗水关总兵之职让给薛义,薛义自是 感激不尽。 上元佳节, 唐高宗与 武后及皇子在 五凤楼观看花灯,热闹非凡。薛刚酒后也来看花灯,见人群拥挤,难以通行,情急之中竟举拳向人群乱打。高宗命七皇子带人前来直问,薛刚因酒醉,又不辨来人是谁,飞起一脚,竟将七皇子踢死。高宗大惊,从楼上跌下,不久驾崩。薛刚急忙逃出皇城。武后命
武三思兵围两辽王府,此时 薛勇在盗马关做总兵, 薛强去太行山进香,因此除二子薛勇、三子薛刚、四子薛强幸免外,薛家一门三百八十五人都被囚于天牢。薛勇听到消息,让家人把其子薛斗交给 姑父平西侯窦必虎,夫妻二人也被解回长安。薛强逃至雁门代郡,遇到 李靖,以法术送至 大宛国。此时恰逢大宛国 九环公主 投绣球 招亲,薛强中彩,遂招为驸马。薛刚逃至徐州, 卧龙山 女寨主
纪鸾英与薛刚交战, 不分胜负,两人一边交战,一边倾慕赞叹对方 武艺高超,所以战后遂结为夫妇。 中宗即位以后,对薛家有赦免之意,使武后怀恨在心,在 权臣的唆使之下,意有 废帝之意。并最终废中宗为 庐陵王。自己临朝执政,下旨把 丁山一门全部斩杀。江淮侯 徐敬猷不忍薛门忠义 覆宗绝代,毅然将三岁幼子孝思于狱中换出
薛蛟。法场上,樊梨花被 梨山老母救去,孝思被 太乙山 窦青老祖救走。两辽王府大殿掘了数丈深坑,将三百八十余人尸首填在坑中,上用三层石板,三层 生铝埋盖,把生铁熔化,浇成坟堆,谓之 铁丘坟。 武后在命太监
杜回加害高宗正宫王后时,王后曾产太子,杜回救出太子送江夏王
李开芳抚养。十四年之后,李开芳见武后亲临朝政,就把真相告诉了太子 李旦,并让
马周与杜回陪伴他往扬州投英王 徐敬业,以图重兴唐朝。徐敬业把此事写信告诉了其弟徐敬猷。徐敬猷带三岁的薛蛟也来到扬州。途经徐州卧龙山时,遇到薛刚,就把薛蛟留在了山上。这时薛刚才知道全家 惨遭不幸,往长安祭扫铁丘坟,为守军察觉,武三思领兵围住,乱兵之中,武国公马登舍命救出薛刚。武三思遂统兵六十万进剿卧龙山。在大战中,纪鸾英怀抱薛蛟与薛刚失散,只好落荒而走,在葵花树下产下一子,取名
薛葵,投身于 黑龙村母舅家。薛刚 杀出重围,无处安身,忽然想到薛义正镇守泗水关,就投奔而去,没想到薛义忘恩负义,竟把薛刚擒住,押往长安。过汉州 黄草山时,为 吴奇、马赞所劫,拜为兄弟。二人尊薛刚为山寨之主。徐敬猷来到扬州后,见英王 兵强马壮,遂命
骆宾王做了一道檄文,即刻兴师杀奔金陵而来。武氏听到消息命 李承业迎战,承业兵败,但派奇兵突袭扬州,又派人诈降来刺杀敬业、敬猷,英 王军队失败。马周占 翠云山,李旦与敬业长子徐美祖不知下落。武氏抄杀唐宗室四百家,即皇帝位,建国号曰大周。 徐美祖孤身逃到 晋宁,投到一旧日同窗家中,谁知把徐美祖安顿下之后,竟与家人商议擒住他送往京师,幸亏魏思泉及时报信,才得以及时脱身,逃入一 女娲庙里,得女娲传授天书。二人来到 黄草山,与薛刚相见。此时,敬业、敬猷之 首级放在 法云寺塔顶,薛刚乃与美祖、吴奇、马赞、魏思泉五人前往长安偷取首级,二扫铁丘坟,又被守军发现,遂躲入狄仁杰府中。狄仁杰用计护送他们出城。武氏这时欲立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加以阻止。不久,狄仁杰死,传锦囊三个与
张柬之,以保中兴大业。薛刚逃出之后,又在九焰山聚义,纠集南建、北齐与乌氏 五兄弟等英雄,以图大事。太子李旦从扬州逃出以后,流落■州,沿街乞讨,为胡发收入店中料理杂务,改名进兴。胡发之寡嫂 文氏与侄女凤娇依靠胡发过活,受到胡发冷遇。文氏把旧 锦裘赠给进兴,又把凤娇 许给进兴为妻。这时马周经过多日寻访,终于找到太子下落,遂把太子接到山上。 众人以为翠云山非久守之地,商议以汉阳为安身之所。汉阳守将殷国泰是
殷开山之后,遂迎太子入城。凤娇自进兴走后,屡受其凌迫,投江
全节自尽,为浔阳知府陶仁所救。武后听到太子李旦占据汉阳,急派李承业征战。承业得到
紫阳真人所赠万箭 火轮牌,大胜唐军。唐军尝到万箭火轮牌的威力,不敢 妄进。 唐王来破此宝,不得已,冒名李国祚,前往陶仁家,以谋取女娲镜。唐王与陶小姐成亲,夜夜和衣而眠。唐王盗取宝镜,让从人带回。陶仁发现唐王真情,将二人搞住,马周率兵而来,救出唐王,回到汉阳,与凤娇完婚。在战斗中,唐王大胜李承业,把李承业擒获乱刀砍死。唐王领兵亲征,连下三十余城。武则天采纳张柬之言,尊李旦为大唐天皇,以汉口为界,互不侵犯,商议和解。 此时,薛蛟年十五,薛葵年十二,恰逢庐陵王长女 安阳公主在房州绣球招亲,二人一同前往。结果绣球为二人抢,各得一半。庐陵王遂将长女安阳公主许配薛蛟,次女 端阳公主许配薛葵。 一日,薛刚又与吴奇等五人往长安二祭铁丘坟,事毕,杀出光寿门,同南建、北齐往窦必虎处 借兵。窦必虎又 修书新唐国王纳罗,国王招薛刚为驸马,借兵十万。薛刚回到九焰山,才知道纪鸾英消息,遂拉起“双孝王”旗号,兴师造反。武三思率兵前来攻打,在战阵中,薛刚父子相见,夫妻团圆。武则天又听张柬之言,宣诏庐陵王入京,
武承嗣与
张昌宗设计放火欲烧死庐陵王,张柬之用狄仁杰遗计,把庐陵王从 地道中救出,薛刚保驾至九焰山, 招兵买马, 积草屯粮。武则天又派武三思、武承嗣先后来剿,均大败而归。十八公侯节度使也陆续归降,庐陵王乃出兵夺取了洛阳,
虎牢关。潼关守将武丹池,亦 顺女飞镜公主之 意归唐。此时,薛刚与唐王会兵一处,一道杀奔长安,武则天、武三思见 大势已去,从地道逃往南唐。庐陵王入长安,复即皇位,分封诸将。薛刚开铁丘坟,用礼还葬。薛强不要封敕,自回山后。 中宗诏请武后与武三思回朝,赦免了武三思之罪,将张天佐、张天佑、
许敬宗、
薛敖曹、 张易之、张昌宗 凌迟处死。武三思入唐之后,与 韦后 勾通,把许多有功之臣逐出朝廷,最后又把中宗毒死。薛强发兵入长安,薛刚往长安擒住武三思。李旦即位,是为睿宗。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