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苍古道

括苍古道

中文名 括苍古道
建设时间 于唐末宋初
占地面积 横亘50华里
目录导航

古道古迹

1.桃花岭

桃花岭又称冯公岭,地势险要。光绪《缙云志》载:桃花岭系“善士冯大杲所凿”。桃花岭中的桃花洞关隘是古道过客歇息之处,周围建有官邸、僧房、庙宇,通道筑有古拱门,明、清代有驻兵把守。桃花岭古道的路旁,有一座300多太平天国志士战死的合葬大墓,该墓由于没有保护,已破损厉害。在大墓过去不远处,立着一块缙云与丽水界碑。在桃花洞亭左侧内,是一座新修的崇景寺,寺内立有很多块石碑,内房墙上写有很多古诗,记载着桃花岭那曾经辉煌过的历史。在桃花洞另一头,洞门已坦然无存。桃花岭保留最好的古道是洞前有100多米长2米多宽的用块石砌成的路,可惜路边看不到传说中桃花盛开的那种美景,新栽的桃树由于缺乏管理,也已是残花败柳。

2.却金馆村

却金馆村原来叫刘山铺,有民间旅店,宋代时这里设了刘山驿站,从这条通京大道上过往的官员商贾,在此歇脚住宿。古道上自然是车马行人不绝,热闹非凡。到了明朝宣德年间,在这里发生了“却金”一事,人们才把这里叫作却金馆的。

公元1430年,江西广昌人何文渊出任温州知府。在职六年间,他勤政爱民,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1436年,当他任满进京任职时,却因无足够的路费坐轿骑马,只好身穿便服背上行囊悄悄地步行出发了。温州百姓知道此事后,纷纷筹集礼金,永嘉县丞于建还让儿子带领五县百姓的代表,抄小路日夜兼程追来,到了刘山驿站,总算赶上了。不料,何文渊坚决不收礼金,百姓代表岂肯罢休?无奈,何文渊只好将礼金放在驿站,次日一早悄悄离开。

3.孝子牌坊

孝子牌坊立于却金馆村口,牌坊的来历又该提到那位勤政廉洁的何公了。据说当年何公夜宿刘山驿站,看到村外山野有灯火,感到很奇怪,就问其故。村民告诉他,那是村里一个叫陈登朝的男子在守墓呢。他父亲死了已经整整三年了,他就守了整整三年的墓,不论刮风下雨,一日不缺。居然有这样的孝子啊?!何公被陈登朝的举动感动了,进京后就将此事奏明了皇帝,皇帝也深受感动,当即下了“圣旨”,在刘山铺村头的大道上建立一座孝子牌访。于是工匠村民就行动起来了,从缙云搬来上好的石头,轰轰烈烈地建起了“孝子坊”。此后,文武百官经过此处,都得下轿下马,以示对皇帝圣旨的敬畏。诗人袁枚经过此处时,写下《客怀》五首,其中一句是这样写的:见碑先下马,试水屡烹茶。这里的碑就是指孝子牌坊了。

牌坊有三层,顶上有块“圣旨”牌,还有两只石狮子。可惜“文革”时破四旧“破”掉了。

古道传说

“高机与吴三春”的故事,被温州、处州的人们视为比“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感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高机是温州平阳人,吴三春则是龙泉人。他们经过千辛万苦,最后在桃花岭上相遇,至真的爱情和美丽的桃花相互映衬,凄美绝伦。陈玮君先生根据民间唱词《高机与吴三春》改写的小说《瓯江怨》中,对括苍古道和桃花岭就有很精彩的描写。

古道现状

括苍古道风光括苍古道风光(10)1934年金温公路通车后,岭上再无远道过客。

近几年来高速公路,铁路的建成,括苍古道这一条充满了历史故事的官道就更加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古道沿线的一些历史文物年久失修,已经破损,有些路段也已坍塌或被泥石流掩埋,一些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也随着年长老人的过世而被遗忘和失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休闲旅游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自驾游、徒步游的兴起和网络宣传的发展,使越来越多人了解到括苍古道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大批 “驴友”前来重走括苍古道。

括苍古道留下了很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诗词故事。特别括苍古道上却金馆村的廉政文化和孝子文化,为后人敬仰。

保护建议

从括苍古道旅游资源与历史文物留存情况,我们特提出如下开发与保护建设:

1、阅读“古道历史”。

建议由市、区文化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挖掘整理历史上文人墨客在路经古道时流下诗词歌赋,选一些名家刻成碑文,错落竖立在古道边上,使游人边走“古道”边阅读前人留下的诗词歌赋,体验古道文化底蕴。同时,按国家申遗要求,结合全省第三次文物大普查,组织力量,收集、补充古道材料,积极申报省级历史文化遗产,并对有保护价值的资源如两处摩崖石刻、银矿遗址、孝子牌坊等进行重点保护与修缮。

2、建议双黄乡、仙渡乡等党委、政府,加强对括苍古道沿线干群保护开发意义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使大家成为括苍桃花岭古道最基层的资源保护人员,尤其在“十百工程”、“康庄工程”和农业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括苍古道的原状和生态,这样,保护工作才能长期持久地进行下去。同时,加强对缙云相关乡、镇、村的联系,共同做好保护与开发规划,促进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3、括苍古道还只是一个资源,其旅游项目开发尚缺机遇,时机尚不成熟,建议仙渡乡的山望岭、缙云的桃花洞和双黄乡的却金馆(孝子牌坊),可适当发展括苍古道“村落农家乐”旅游点,给游客提供休闲、吃饭、住宿的场所、建立古道历史文化陈列馆,为今后开发做些基础工作。

4、建议教育部门,在适当时候可组织学校的中、小学生走游括苍古道,进一步弘扬廉政文化和孝子文化,开展廉正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5、建议双黄乡政府对孝子牌坊疏散在农户家里的建筑材料进行收集,并申请财政适当补助,按原状对孝子牌坊、圣旨作修复性重点保护。

6、扩大宣传,加强民间保护力度。可举办游括苍古道的征文、摄影比赛来增加括苍古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挖掘、开发括苍古道的红色旅游。当前,旅游部门可以结合括苍古道沿线的红色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包装,通过宣传,引导丽水市民及周边市民以自助方式到此游览。

旅游攻略

括苍古道路线图括苍古道路线图线路安排:从缙云东渡镇樊庄开始,一直到丽水市岩泉村为止,绵延横亘50华里。金坑村(灌木林、古街道、石拱桥、百年桂花)→岭脚→樊村(上古道、杉木林)→凉亭(山野)→庆善禅寺(寺庙、古井、古树)→凉亭(竹林)→一桃(梨树林)→隘头(古银杏、驿站、洋楼)→天师庙→底隘头(古树、枫树)→桃花洞(庙宇、碑刻)→界牌→三望岭→高青(古株树、枫树、竹林)→老鸦矿(古松、竹林、茶园)→却金馆(驿站、孝子牌坊)→凉亭(古树)→余岭头(枫树)(下古道)→余岭脚→银场背(公路桥下“括苍古道”摩崖石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