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妈妈

暴走妈妈

中文名 陈玉蓉
主要成就 暴走7个月减掉重度脂肪肝捐肝救子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出生地 湖北武汉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 人物简介
  • 媒体评论
  • 整容风波
  • 慈母语录

暴走妈妈暴走妈妈2009年11月3日,时年55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但是这位母亲的故事却感动了无数国人。据央视网报道,陈玉荣的儿子患有先天性肝功能不全,为了给儿子捐献肝脏,患有重度脂肪肝的陈玉荣每天暴走10公里,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里她的脂肪肝竟然奇迹般的消失了。

2009年11月3日上午,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从早晨八时开始,漫长的4个多小时后,陈玉蓉割肝手术已经顺利完成。而陈玉蓉的儿子终于等来了继续的肝脏,随即被推进了手术室,接受肝脏移植。

妈妈每天暴走10公里 去掉脂肪肝

湖北武汉55岁的陈玉蓉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好母亲。为了完成换肝救子的心愿,患有重度脂肪肝的她开始了每天暴走10公里的减肥计划。

在七个月时间里,陈玉蓉走破了四双鞋,以前的衣服也变得宽松了,体重从68公斤减到了60公斤,去医院一检查,脂肪肝居然完全没有了,这个结果让医生都觉得大为震惊。

坚持七个月 就为这一天

7个月,两千多公里,就为了这一天。同时,很多人都在关注这场特别的“妈妈捐肝救子”的手术,早晨,当陈玉蓉即将进入手术室时,亲友们都来到了她的床前,为她祝福。

陈玉蓉的妹妹眼含热泪的说:“姐姐确实太伟大了,她盼的就是这一天,为了儿子捐肝救儿子。”陈玉荣的大嫂说:“我们都来给她打个气,来祝福她一下,希望她手术成功。”

陈玉蓉的丈夫说:“她每天只吃一点稀饭,有时肚子饿了也就忍着,或者只喝一点开水。有时也想吃点荤的,想吃点肉,用筷子夹起肉,想起儿子就又放下去,非常感人。” 事件回放:武汉“暴走妈妈”陈玉蓉无私母爱感动国人 这个暴走减肥的女人名叫陈玉蓉,55岁,1996年从乡办企业下岗,在一家建材市场做会计。谈起她,村里人都夸,做事干练、热心快肠,对生病的儿子更是无微不至。但她儿子得的什么病,乡亲们也说不太清楚。

陈玉蓉的儿子叫叶海斌,31岁。13岁那年,海斌突然变得说话结巴、连走路都走不直了,他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肝脏无法排泄体内产生的铜,致使铜长期淤积,进而影响中枢神经、体内脏器,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陈玉蓉说,尽管知道儿子的病情凶多吉少,但真正让她感到死亡威胁的,是两次大吐血。

2005年8月5日深夜,已经睡着了的陈玉蓉迷迷糊糊听到儿子的呕吐声,当她打开灯,发现客厅里一大摊的血。后来医生告诉她,叶海斌的肝已经严重硬化,需要做移植手术,否则很难说还能活多久。但30多万元的异体移植费用,对这家人来说,是个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她选择了让儿子接受护肝保守治疗。

在陈玉蓉的精心照料下,叶海斌的病情得到很大改善。此后3年间,叶海斌结婚、生子,还找了份临时工,但病情的再次发作打破了这一家的宁静。

2008年12月14日夜里,在外出差的叶海斌再次吐血,被送到宜昌一家医院抢救。次日清晨,陈玉蓉坐早班车赶往宜昌,由于漫天大雾,高速公路被封,儿子生死未卜,母亲心急如焚。陈玉蓉默默祷告上天保住他的孩子,她愿意用自己的肝换取儿子的性命。

叶海斌抢救成功了,几天后被转到武汉同济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病情趋于稳定。陈玉蓉也决定履行对上天的承诺,把肝捐出一部分给儿子,并于2009年2月9日住进了器官移植病房。

医生建议

你有重度脂肪肝割了肝可能会死

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打破了陈玉蓉捐肝救子的希望。

2008年12月31日,陈玉蓉的肝穿结果显示:重度脂肪肝,脂肪变肝细胞占50%-60%。这种情况,一般不适宜做肝捐赠。

考虑到叶海斌病情危急、陈玉蓉救子心切,武汉同济医院为其进行了一次大会诊,最终设计了一种“折衷”的手术方案。移植手术中,叶海斌保留部分肝脏,陈玉蓉捐1/3的肝脏给儿子。这样,陈玉蓉的肝脏能够为儿子代谢掉体内的铜,同时,陈玉蓉体内的肝脏也基本能维持自身的需要。手术原定于2009年2月19日进行。

就在手术前一天,陈玉蓉被主刀医生陈知水教授叫到办公室。陈教授告诉她,手术前常规检查中,叶海斌被查出丙肝。如果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叶海斌留在体内部分肝脏,会把丙肝病毒传染到即将移植过来的母亲的肝脏,再次导致肝硬化,最终浪费母亲的肝脏。

基于这个原因,叶海斌的肝脏必须全部切除,母亲就需要切1/2甚至更多的肝脏给儿子。可是,母亲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脏不足以支撑其自身的代谢。无奈,捐肝救子的手术被取消。 

家人建议

她不让我捐肝坚持要走路减肥

陈玉蓉的丈夫叶国祥和儿媳也想给儿子捐肝,但陈玉蓉断然反对。

叶国祥是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公司的内退职工,2003年起就在油船上做杂工,每月将近3000元的收入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陈玉蓉说,儿子出院后要吃药,小孙女要养育,丈夫的身体要垮了,这个家还怎么撑下去?媳妇也不能捐,她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

医生了解情况后,也建议叶国祥放弃,况且叶海斌的病情趋于稳定,还可以再等一段时间。如果陈玉蓉减肥,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脂肪肝。

2月18日,陈玉蓉从医院出院后,当天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由于医生叮嘱不能乱吃药,运动也不能太过剧烈,她选择了走路。

从陈玉蓉家旁的巷子里走上堤坝,左边不远处,就是标志着“2”的一个石礅,这也是谌家矶东坝的起点。陈玉蓉就从这里开始,走到堤坝的终点——一个标志着“4.5”的石礅,走一个来回,正好5公里。陈玉蓉早上走一次,晚上走一次,一天就是10公里。

每天早上,陈玉蓉5点不到就从家里出发。晚上,陈玉蓉一吃完晚饭就要出门,因为堤坝上没有夜灯,她不能回来得太晚。

7月的一天夜里,坝上出了车祸:经常散步的一位中年妇女被摩托车撞死了。此后好长一段时间,晚上再无人到坝上走路。唯独陈玉蓉还在坝上走,“什么鬼我都不怕,对于一个女人,还有什么比失去孩子更可怕!”

叶国祥夜夜在船上为妻子担心受怕。他说,有天妻子给自己打电话,说“走不回去了”,眼前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后来在坝上坐了很久,才摸着黑勉强回到家。他常年出船在外,妻子从来报喜不报忧。“那天的情形肯定很严重,要不然她不会说。后来她又一直嘱咐我不能告诉儿子。”

即使不知道这件事,儿子对妈妈还是充满了愧疚。叶海斌说,妈妈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塞回碗里去。陈玉蓉的大妹妹陈荣华说,姐姐只吃青菜,水煮的,没有油,根本难以下咽。

对自己的节食,陈玉蓉并不满意。她说自己有时太饿了,控制不住吃两块饼干,吃完了就会很自责。

每天10公里路,每餐半个拳头大的米饭团,常人难以想象需要怎样的毅力才能坚持。陈玉蓉说:“有时我也感觉看不到尽头,想放弃。但我坚信:只要我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饭,离救儿子的那天就会近一点。”

母爱无边

如果这次不能捐我会一直走下去

9月21日,微明晨曦中,陈玉蓉看到了一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这让她感到一阵欣喜,莫名的高兴。

7个多月来,她的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而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她觉得是时候去医院检验一下自己的成果了。这面红旗让她感觉是个好兆头。

体重显示:她已从68公斤减至60公斤;肝穿显示:脂肪变肝细胞所占小于1%。脂肪肝没有了!这个结果让陈知水教授大为震惊,当时为了安抚她,说只要努力,半年也许可以消除脂肪肝,没想到她真的做到了。“这简直是个奇迹!”

对此,武汉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田德安也连声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10月19日,在陈知水教授的建议下,陈玉蓉住进医院进行全面检查。24日晚,她做完了核磁共振检查后回了趟家。这是她的最后一项检查,她的老伴也从广水赶回来了。“住院的几天没怎么走路,我心里觉得有点不安,既然回来了,就还是走一走。”25日早晨,当陈玉蓉走完5公里路后,东方已泛起了红色的朝霞,远处天兴洲大桥上的灯仍亮着。

陈知水教授称,未来两天,全院将进行一次大会诊,评估陈玉蓉此次是否可以给儿子捐肝。陈玉蓉平静地告诉记者:如果这次还不能捐,我会一直走下去。

暴走妈妈捐肝成功

今早八时,“暴走妈妈”陈玉蓉终于如愿以偿地被推进了手术室,进行长达三个小时的肝脏切割手术。上午十一点,陈玉蓉儿子在人们的加油呐喊声中,也被推进了手术室,并于下午十四点顺利完成肝脏移植手术。

走出手术室的陈玉蓉表示,要坚决通过自己的肝脏移植手术挽救儿子的生命,不达目的话她还将继续坚持“暴走”下去。目前,陈玉蓉和儿子正在医院康复中。

暴走妈妈接受采访暴走妈妈接受采访“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相信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首孟郊的《游子吟》。诚然,母爱如水,除了接受和感动我们又能真正回报多少,而母爱最高尚最珍贵之处也正在于其不计回报的大爱无私性。正如奥利弗·温戴尔·荷马所言“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母亲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长久的爱 ,它的源泉永远不会枯竭!

正是出于对母爱如此伟大和无私的感恩,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 ‘红的’(注:指高粱饼子)。”的确,母爱的伟大已超越了一切,名利如烟云,转头或成空,唯有伟大的母爱才是永恒。也许我们的母亲是最平凡的人,但却仍然是我们最应该尊重的人。

中国有句俗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形象的指出了我们社会应该给予老人的尊贵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有太多的老人不仅没有被当“宝”,反而成了其子女虐待甚至遗弃的对象。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不能保障不说,有时甚至还要遭受子女的打骂。频繁出现的老年人自杀事件也进一步证明了孝道缺失已成为当代一个愈来愈突出的社会问题。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很多人心中的遗憾。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操劳一生,却可能还没来得及享受一点天伦之乐就远离我们而去,而当我们有一天真正了解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和厚重之时,我们才为自己年轻的无知追悔莫及。尽孝需趁早,其实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也许只是过年过节的一次团圆,也许只是游子一个嘘寒问暖的电话,更也许只是一个关爱的眼神……

质疑

暴走妈妈暴走妈妈有帖子网友发帖《拍案怒斥:“暴走妈妈”陈玉蓉,你怎么把我们的捐款拿去整形美容呢?》,质疑“暴走妈妈”陈玉蓉拿好心人募捐的钱为自己整容。

8日,江苏卫视《人间》播出《暴走妈妈要整形》专题。节目现场,叶海斌表达对母亲的不理解。原来,他找到秦皇岛一家整形医院求证,母亲居然做了重睑术(俗称双眼皮)和眼袋祛除。医生介绍,母亲还提出要抽脂减肥,希望变成“赵雅芝的脸型、麦当娜的五官”。

叶海斌表达了对母亲做整形手术风险的担忧。他说,如果母亲坚持整容,他就把自己吃药的钱拿出来做整容。“我就是想让自己年轻一点,有什么不好呢。”陈玉蓉在节目中表示。一再逼问下,她说,想找一份工作补贴家里。曾找过一份推销的工作,“人家嫌年龄大了,太老了,只有想到去整形啊”。

发帖人质疑陈玉蓉用好心人募捐的钱整形美容,“一个2009年感动全中国的人,一个令人景仰的母亲,一个全民的道德标杆,也要学明星整容了?”记者联系上发帖人、浠水闻一多红烛书画院长汪德富。他介绍,经他牵线,中国北京书画院张惠臣院长拍卖自己的书法作品捐助陈玉蓉儿子后续治疗,10.8万余元善款交到陈玉蓉手中,不确定这笔钱会不会被用作陈玉蓉整形。

回应

陈玉蓉承认做了双眼皮和眼袋祛除,她表示,希望借本报澄清,做整形美容没有动用捐款一分钱;她作为整形医院的代言人,没有为此花钱。对汪德富的质疑,她借助本报澄清,整形手术没有花一分钱,更不会动用好心人的捐款。[1]

我的儿子会像你们一样健康

儿子病了18年我要给他一个肝

只要我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饭,离救儿子的那天就会近一点

如果这次还不能捐,我会一直走下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