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敦邦自画像 戴敦邦先生生于1938年,是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自号民间艺人,江苏镇江丹徒石马乡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任《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美术编辑,1976年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研究室副主任,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直至退休。因长期创作连环画,一度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又担任过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和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其多数作品为依附于中国古典文名著和古典诗词的插图,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厢记》、《金瓶梅》等,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家,也是深受读书人喜爱的插图艺术名家、连环画家。早年曾任文艺出版社装帧设计师,插图艺术自然当行。后调任大学教授绘画,出版界仍对他紧追不舍。擅人物,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所作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画风雅俗共赏。个
戴敦邦作品(7)戴敦邦14岁便开始连环画创作,作品《小银燕》《五彩路》在1962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创作评奖就上了榜;后来,《陈胜吴广》摘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插图二等奖;1980年,英文版《红楼梦》插图、《西厢记》条屏、《逼上梁山》获全国连环画创作二等奖。
1957年进入上海《儿童时代》杂志社从事插图工作。
1976年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
1979年经著名漫画家丁聪、方成俩先生的推荐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1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绘画,任艺术系主任。由于钟情于绘画,不久又辞掉了系主任职务。
1988年名列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并受聘于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理事。
戴敦邦的创作态度极其认真,他每天早晨从田林新村的家中步行到此,开笔画画。为了省下回家吃饭的时间,午饭就免了,顶多吃几块饼干。一直画到下午四点多,天色渐暗,才慢慢走回家,还要细细回味当天创作时的得失。他有舔笔头的习惯。如果在夏天,他是赤膊出现的。问他为何不装一台空调?以他今天的名声,卖掉一幅画,几间房间的空调都有啦。但他表示不适应空调环境,也不要电风扇,怕电风扇吹动画稿。他就这样在关紧了门窗的画室里挥汗如雨大战高温,乐此不疲。[1]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戴敦邦古典文学名著画集》,荟萃其1970至1997年间如题代表作一百六十余帧。 主要作品有《戴敦邦水浒叶子》、《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戴敦邦水浒人物谱》、《红楼梦人物百图》、《戴敦邦新绘红楼梦》、《红楼梦故事连环画》、《戴敦邦绘画粉本精选》、《戴敦邦古典文学名著画集》、《戴敦邦图说诗情词意》等。连环画代表作品有:《一支驳壳枪》、《水上交通站》、《大泽烈火》、《蔡文姬》、《黛玉焚稿》等,彩色连环画《陈胜吴广》、《逼上梁山》、《戴敦邦新绘长恨歌》等在国内外获奖。并为英文版《红楼梦》、《封神演义》以及人民文学版的《水浒传》、《曹雪芹》等绘制插图。1984还精心绘制了《牡丹亭》邮票。戴敦邦先生的画在美术界被圈内人所津津乐道,如《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戴敦邦道教人物画集》、《戴敦邦新绘全本水浒传》、《长恨歌》、《聊斋》、《石壕吏》等。
戴敦邦擅中国人物画,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所作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生活气息浓郁,画风雅俗共赏。 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及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创作勤奋,画作付梓甚丰。
戴敦邦对中国古典文学中所描述的社会场景及人物命运很感兴趣,有一种追索宏文大义的自觉意识。对当下社会底层的平民生活,他也很感兴趣,以一个饱经风雨的老画家的敏锐和同情心来观察世态百相,从中体察民情,感受民风,并通过作品来表达民意。甚至在一些细节观察中还表现出一种很单纯的童趣。戴敦邦为更多的读者熟悉,是为电视连续剧《水浒》创作了人物形象造型。其实他这些年来潜心为中国古典文学巨著创作的人物群像画谱,一样精彩。多数作品为依附于中国古典文名著和古典诗词的插图,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厢记》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