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韵原是上海歌剧院主要演员,上海“西天取舞”第一人,师从印度著名舞蹈家、现任马德拉斯婆罗多舞学校校长的丽拉。
曾在经典舞剧《小刀会》中饰演女主角周秀英,英姿飒爽、弯弓劲射的矫健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后任上海市舞蹈学校校长。她于1983年元月赴印度学舞,学习的内容像一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既要学刚劲有力的“婆罗多”舞,又要学舒展柔软的“奥蒂西”舞,还要学刚柔相济的“乔”舞,并且要力求真正把握不同风格舞蹈的动律感觉和内在韵味。何况印度炎夏,气温高达50摄氏度左右,又要在水磨石地板上光脚跳,一天练下来,不仅脚腕子、后跟疼痛,而且脚底出现条条裂口,像刀割似的,水磨石地板上留下了斑斑血迹。她偷偷地躲在宿舍里用盐水泡脚,然后忍着刺心的疼痛继续练。经过一年三个月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她熟练地掌握了15个印度古典舞节目,不仅成为外国留学生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剧场举行了两场独舞晚会,既表演了精湛的中国民族舞蹈,又表演了矫健舒展的“婆罗多”舞、脚步灵活、节奏明快的“奥蒂西”舞及似柳絮轻拂的“乔”舞,观众赞扬说:“没想到中国学生跳印度舞跳得这么好!”
郑韵学成归国后24年来,始终孜孜不倦地坚持传授印度舞,足迹遍及南京、长沙、广州、深圳等地,在上海,她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上海歌剧院、上海舞校、新旅艺术团、上海残疾人艺术团等。她对印度舞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她深有感触地说:“印度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一脉相承,应该相互学习、相互交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郑韵把原来的印度独舞改成群舞,并吸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语汇,简化下蹲、脚踏的动作,主要突出眼睛、手势、旋转等特点,压缩舞蹈长度,给观众留有想象余地,这样舞蹈就显得活跃、有生气,青年人也容易接受。同时,她采用现代音乐录音伴奏,如印度独舞《欢乐少女》,节奏明快,轻松活泼,大大增强了观赏性。另外,在演出服装上她也动了一番脑筋,把原来比较单一的大红色改成各种色彩的服装,顿时,舞蹈变得五彩缤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原来有的艺术团不大肯学印度舞,认为“单调枯燥,吃力不讨好”,但经过郑韵这一改革,就很乐意学了。
郑韵在上海残疾人艺术团亲授印度舞前后达10年之久,她边学手语边教舞,演出时她虽然不上台,但确实很累。她要围着聋哑演员团团转,前后来回跑,下蹲、打节奏,忙得不亦乐乎!她还随团赴日本演出印度舞《牧羊人的梦》等,深受日本观众欢迎。她动情地说:“能为中印文化交流出点绵薄之力,再苦再累也烟消云散了。”
这份情,我在乎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