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中文名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 1982年
目录导航

基本简介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自 1982 年创刊以来,在全院教职工的悉心呵护和学报编辑部同志共同努力下,她已成为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 “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 ,并被国家教育部暨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 “ 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 (附责任人荣誉证书);被定为东北地区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期刊信息

刊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主办:长春师范学院

周期:月刊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8-178X

CN:22-1276/G4

复合影响因子:0.225 

综合影响因子:0.131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版面设置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版。人文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逢 1 、 3 、 5 、 7 、 9 、 11 月 20 日出版。每期为 A4 开本, 20 个印张, 160 页,内容不定期设为 “ 政治经济理论问题探讨 ” 、 “ 邓小平理论研究 ” 、 “ 国际政治论丛 ” 、 “ 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研究 ” 、 “ 政治与法律 ” 、 “ 历史研究 ” 、 “ 中国语言文学 ” 、 “ 昭明文选研究 ” 、 “ 外国语言文学 ” 、 “ 教育心理学 ”“ 伦理道德 ” 、 “ 理论与实践 ” 、 “ 教学改革与探讨 ” 、 “ 音乐与美术 ” 等栏目。自然科学版为双月刊,逢 2 、 4 、 6 、 8 、 10 、 12 月 20 日出版,每期为 A4 开本, 20 个印张, 160 页,内容以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图书馆各学科学术理论研究文章为主,兼及理科教学改革、教学实验等专业论文。

发展概况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目前已与全国460余所大学、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信息交流关系,所有刊载文章经中国期刊网制成光盘或通过 Internet 网供国内外专家学者查阅。

期刊信息。

期刊荣誉

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吉林省一级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期刊地址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吉北路677号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编:130032

编委会名单

主 任:刘保垣

副主任:杨以纲、邹德文、韩德复

成员:于繁华、马建华、王亚君、刘钊、刘仁云、刘保垣、齐艳娟、闫玉、孙博、杨福、杨以纲、李春杰、李公君、佟远堂、张端民、张宏波、邹德文、姜维公、赵慧君、徐亚先、盛彦敏、崔 燕、侯伟新、蒋立文、韩德复

投稿须知

1.论文要求主题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健康积极、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2.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真实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论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精练通顺。

3.论文文辞力求精炼,并在文尾注明字数,全文一般不超过4000字(2000~4000字范围为宜)。论文可以写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若论文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4.论文严禁抄袭,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对决定发表的论文可作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会征求作者同意。

5.作者对论文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论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省××市(区、县)××路××号××学校××收)、联系电话、邮箱,以便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及时快捷地与您联系。

6.标题与作者姓名:论文题目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姓名之下应写明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请提供作者简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单位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摘要和关键词:摘要以第三人称撰写,需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般每篇3-6个,最多不要超过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8.正文: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各级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层次一般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文字、数字图表、计量单位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9.参考文献

(一)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序号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同一文献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注。

(二)类型标识:M—专著,J—期刊文章,N—报纸文章,C—论文集,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用“Z”标识。

(三)格式(注意各项顺序和标点符号):1.专著:作者或主编者.文献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译著:[原著者所在国名]原著者.文献名[M].译者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期刊文章:作者.文献题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4.报纸文章:作者名.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专著或论文集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作者名.析出文献题名[A].专著或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主编或主要编辑者).专著或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四)外文参考文献(包括作者、出版地、出版者)一律用原出版语种,西方文字作者名字全部用大写,书名、期刊名用黑体。

9.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英文题名、英文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文献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后。

最新文章目录

2013年 6 期

 论政治诚信建设的制度路径 郭玉梅

 谈我国公务员的廉政制度建设 常蕾

 低保人员生存状况调查及保障策略——以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湖东社区为例 王焱,龙姗姗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角色研究状况述论 金龙云,吴为民,JIN Long-yun,WU Wei-min

 创新驱动内蒙古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张立伟,曲锋,ZHANG Li-wei,QU Feng

 产学研合作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孙宝军

 侵犯商业秘密罪争议问题探究 王昊

 高校校园伤害事故的侵权责任探析 隋燕

 晚清“湖北译书局”译介活动研究评析 周俊博

 重庆谈判在中共积累政治资源中的作用 谭忠艳

 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功绩 于美丽,孔德生

 二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 谢宁

 基于文化框架的文化翻译 杨萍

 互文性视阈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鲁迅小说两英译本为例 张孟琳,ZHANG Meng-lin

 浅议母语负迁移对汉英翻译的影响 易明勇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中的儿化词 杨杏红

 浅谈新闻标题缩略语的使用 汪淑双

 亲属称谓名词类词缀化现象的认知解释 邹晓玲,王志芳,ZOU Xiao-ling,WANG Zhi-fang

 概念隐喻理论下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再思考 丛丽,李琳琳,CONG Li,LI Lin-lin

 简述英语习语的特点及修辞方法 刘晓亮,孙晓黎,LIU Xiao-liang,SUN Xiao-li

 从终助词交际功能看「ね」的不译情况 石碧

 谈梁贵子小说《矛盾》中的女性婚恋策略 王红梅

 长篇小说《秦腔》创作艺术特色浅析 杨昌俊

 《白鲸》叙事艺术特征研究 周玲

 解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女性 董春萍

 人性的挣扎——《追风筝的人》的成长主题探析 李雅琴

 《我的家在蜜糖湾》的女性主义解读 苏芳

 19世纪与20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创作比较 杜艳春,杨璐璐,DU Yan-chun,YANG Lu-lu

 北美文学思想的奠基者——兼谈温斯罗普的《基督仁爱的一种方式》 张宁,ZHANG Ning

 公案类话本小说叙事逻辑探析 张巧妮

 浅议梁实秋的文艺批评思想 余敏

 如果韩东是一只蝴蝶——论韩东诗歌叙述中的“关系” 吴昊

 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张洪洁,赵慧君,ZHAGN Hong-jie,ZHAO Hui-jun

 学习型组织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想范式与建构 杜光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探析 谢纳泽

 谈新时期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 齐斌

 现代教育理念下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 刘佳音

 基于生态视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李翔宇

 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 冀会青

 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思考 潘传广

 微博兴起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思考 张勇

 论企业人力资源储备与校企合作 邓佐明

 吉林省省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研究 李丹

 西部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科研团队文化建设研究 权巧丽,刘彦青

 谈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人性化 杜玉麒

 消费社会视野中的身份认同教育 黄健毅,陈良

 略论中国钢琴教育中的异化问题 丁洋

 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讨 张潆文

 古汉语虚词教学方法探讨 滕华英

 朝鲜族第二语言汉语词汇教学原则 金庆爱

 文学经典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刍议 孟祥娟

 论以特色课程促动主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长春师范大学“主持能力拓展训练”课程为例 金丽娜

 认知图式理论视角下翻译人才的培养 张静平,赵海燕,ZHANG Jing-ping,ZHAO Hai-yan

 文化杂合理论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启示 王佳娣,李红

 大学英语“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探究 姚姝

 解构视角下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 董志浩

 高校英语口语学习中形成性评价的反拨效果研究 黄学玲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元认知策略培养探索 楚承华

 任务驱动法在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应用 王晓铭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张艳芳,ZHANG Yan-fang

 对我国高校外语词汇教学的思考 崔林,CUI Lin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宋辉

 大学英语写作中词汇错误探究 李建军

 英语自主学习中的阅读前策略应用 刘称生,刘道伟

 输入假设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赵丹丹,ZHAO Dan-dan

 高校双语课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 郑晋

 谈环境艺术专业的空间构成教学 廉祎

 关于基本乐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董卫华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探析 依晓明,李秋卓

 近代国学的新旧、中西之维 魏义霞

 近代上海剧场的早期改良——茶园 吕茹

 “成功文化”中的文化矛盾 胡雪,陈龙香

 现代网络表情图像的文化特征 曲彤彤

 “儿童本位理念”在我国儿童电视节目中的缺失与确立 何秋红,朴美卉

 从历史的言说到现实的隐喻——清宫剧热播背后的审美心理思考 杨悦

 文化性视角下的天津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研究 刘艳,杜晓珠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卓颐

 浅谈动画中的卡通思维 卢阳

 浅谈声乐艺术演唱风格的多元化 王红,李晓燕

 从词、曲创作手法角度把握声乐歌曲的艺术表现——以《玫瑰三愿》为例 王月明

 论当代歌词的诗性思维——大众文化叙述策略之一 张福萍

 浅析吉林省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策略 王欢,杨明

 试析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王颖

 高校学术期刊稿源困境与对策研究 徐铭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