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与李氏

董生与李氏

中文名 董生与李氏
制片地区 中国
主演 曾静萍、龚万里
导演 卢昂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董生与李氏董生与李氏(5)《董生与李氏》取材自尤凤伟的现代农村题材短篇小说《乌鸦》,全剧讲述了穷塾师董生受彭员外临终嘱托,监视彭之寡妻李氏,以防其再嫁,不料却因此与李氏产生爱情,进而“监守自盗”的故事。该剧在2003—2004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中,获得专家评委满分,被誉为“几乎无可挑剔”的“罕见之作”。[2]

剧情梗概

富户彭员外临终之时,恐其妻李氏移情再醮,密嘱其邻、塾师董四畏暗中监管。董因葬母曾向彭借贷,无奈答允。董窥探李氏行止,遂成“每日功课”,董不禁为李氏才色所动。

某夜,董登墙窥李,见其月下窗前,一改昔日缟素,低吟浅唱,且移灯西厢,疑有奸情。董不忘彭之嘱托,遂尾随查看究竟,谁料西厢内外,唯李氏一人。董自觉唐突,匆惶欲退,忽遭李氏一阵嬉笑怒骂,顿悟李对己一片苦心,两人遂有偷会之秘。

翌日,董上坟向彭“述职”。董自觉心中有鬼,在彭魂威逼下,跪地受责。彭命董“代行家法”,戮杀李氏。董哀求未果,冲冠一怒为红颜,严词痛斥,并劝其离去,彭慑于董之凛然正气,含愤隐去。董李二人终成美满眷属。

主创人员

编剧 王仁杰:著名剧作家,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泉州戏曲研究所所长。代表作有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节妇吟》、《蔡文姬》、昆曲《琵琶行》、越剧《唐琬》等。其中《董生与李氏》荣获“曹禺剧本文学奖”。

导演 卢昂: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中国话剧“金狮导演奖”获得者,中国戏剧“新世纪杰出导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导演作品六次荣获“文华奖”,五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代表作有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吕剧《补天》、桂剧《大儒还乡》等。

主演 曾静萍:著名梨园戏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代表作有梨园戏《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等。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全国劳模、文华表演奖等。

主演 龚万里:国家一级演员,曾获第十一届上海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主角奖。代表作有新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枫林晚》、《皂隶与女贼》等。

幕后制作

该剧于1993年10月创作首演,主要故事情节取材于尤凤伟现代农村题材短篇小说《乌鸦》,改为古代戏,重新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及情节发展作了安排。在梨园戏传统结构的框架下,全剧故事富于传奇色彩,情节发展如行云流水,人物性格鲜活生动,语言诙谐幽默,音乐优美动听,表演细腻典雅,十分生动地描写了古代社会生活及下层人物追求合理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全剧分为“临终嘱托”“每日功课”“夜窥东邻”“监守自盗”“舌战坟庭”五出。

据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介绍,梨园戏原有600多个剧目,剧团已将300多个剧目重新搬上舞台。为了让珍贵的传统剧目不断代,剧团还自创了一套抢救性保护办法,即所有演员不论退休或在职,每年至少将一部仅存剧本和音乐的剧目重新按照梨园戏的程式编排出来,让故纸堆中的“遗迹”重新活在舞台上。这项规定还被当做演员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完成就会被降级。目前,有五代梨园戏演员活跃在舞台上。

    在此轮全国巡演的行程中,《董生与李氏》不仅在各大城市的剧场演出,还专门安排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专场演出。近年来,随着该剧持续走进校园,其在年轻观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3]

所获奖项

该剧1993年参加福建省第十九届戏剧会演,获剧本一等奖,导演、作曲、舞美、主演均获优秀奖;剧本发表在1994年3月《剧本》月刊;1995年晋京为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典礼演出;1999年参加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2000年获上海新世纪《上海戏剧》提名剧目奖;同年赴台湾演出;2001年赴香港演出;入选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2005年获中国舞美学会学会奖;同年赴北京、成都、苏州、广州及上海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和厦门大学巡演。该剧的成功创作演出,被称为“中国古典戏剧一次漂亮的回归”。

作品评价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戏!若按京戏的行当划分,除了李氏和两个书童以外,剩下的五人全是丑。虽然如此,又各有风貌。董生“亦庄亦谐”,彭员外“又丑又谐”,小鬼甲乙是“谐而又谐”,而婆子梅香“怪而又谐”。人间趣味正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的创造中。妆容里,梅香令人最为深刻。她的面容如提线木偶,行走也像傀儡戏一般,提着灯笼,小脚一寸一寸挪上台来。那种木偶般的提拉感,就让全剧走出了古意。

  旦角曾静萍扮演的李氏,她的美在京剧行当里似无法归类。她那么活生生,开朗又美艳,虽然是对董生有意,却演得贞洁。李氏像是山泉,看得见底,听得见叮咚,可是不闹。她又像是闽南人眼里的妈祖娘娘,身上有仙气,却因为是渔家女儿出身,而更有浓浓的世情。龚万里演的董生,风生水起,在第三幕《登墙夜窥》中,他三次垫石攀墙,既有程式,又无程式,能化程式为生活,若干年来我没在台上看到过如此好的做派。

  他和李氏配在一起,如怪石配清泉,悬崖得乱云。龚万里演冬烘先生的迂直可爱,即使在偷听时,听到李氏在吟“东邻多病萧娘,西邻清瘦刘郎”,他也不忘点头说:“嗯,是元人小令。”当第四幕董生闯入李氏房中后,董生窘迫、害羞、萌动、惭愧,龚先生演来也层次井然。更不可思议的是,我没见过一个戏曲演员可以只用“轻声词”就能演戏的,他却可以。在一幕遥看李氏的戏中,他连着用“嘘、嗯、嗳……”,没有一个实字,却把情绪转折地令众人惊动、天下了然,真是神乎其技。

  可以说,身段繁重的两小时,龚万里的步伐、语气、表情、眼神,直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写“之”字,有错落之美,十四个“之”不许一个见重样。

  梨园戏的唱与京戏不同,京戏里总有一两段酣畅淋漓的主要唱段。梨园戏没有。它是揉成生活,没有特别咏叹。又如京戏在主角演唱时,其他角色都不动,体现一种电影版的定格和特写,使人神醉。梨园戏却是主角在唱,配角也各行其是,却不冲突,它是剧场的全视角,像现代舞。

  这一出《董生与李氏》,作为地方戏,用闽南语演出了人间世情,两个主角一美一谐,是美女和狮子的组合,也是真正的角儿的艺术。看它如在夏夜吹凉风,可识生活真美,又陶然而忘忧矣!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