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Unicode CJK
中文名
郑码 JNJ
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折横
注音 ㄌㄩ
五笔86 KKF
五笔98 KKF
拼音
结构 上下
目录导航

读音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吕,lǚ,象形字,是脊的本字,本为两个脊骨相连的形状。

吕字信息

汉字:吕

吕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部首笔画

吕笔顺编号:251251部首:口

部外笔画:3

演变过程

编码信息

五笔86:KKF

五笔98:KKF

仓颉:RR

四角号码:606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415

郑码:JNJ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口口

汉字部件分解: 口口

笔顺编号: 251251

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折横

详细释义

名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脊骨形,是“膂”[lǚ]的本字。本义:脊梁骨)

同本义。“膂”的古字〖backbone〗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吕,脊骨也。象形。——东汉·许慎《说文》氏[shì]曰有吕。——《国语·周语下》。注:“吕之为言膂也。”

尻[kāo]髋[kuān]脊膂腰背吕。——西汉·史游《急就篇》。颜师古注:“吕,脊骨也。”

2.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bamboopitch-pipesusedinancientchina〗。如:吕律(中国古代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总称“六吕”、“六律”,简称“律吕”)

3.通“旅”。客舍〖inn〗

通“吕”

自今以来,叚[jiǎ]门逆吕,赘[zhuì]婿后父,勿令为户,勿鼠田宇。——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

4.古国名〖Lǚ state〗。故地在今河南省南阳西。周时赐姓姜。春秋初年为楚所灭

5.吕县〖Lǚ county〗。春秋宋邑。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

6.吕州〖Lǚ prefecture〗。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霍州市西南

7.吕姓〖Lǚ,Lyu,Lu,Lui,Lv〗:中华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二位。

如:吕仙(吕洞宾八仙过海之一);吕尚 吕望(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姜姓)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吕

《唐韵》力举切《集韵》《韵会》《正韵》两举切,音旅。《说文》脊骨也,象形。昔太岳为禹心吕之臣,故封吕侯。《书·吕》惟吕命。《传》言吕侯见命为卿。《郑语》南有荆蛮申吕。《注》申吕,姜姓。《後汉·郡国志》汝南郡新蔡有大吕亭。《注》故吕侯国。

又《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周吕侯,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注》周及吕皆国名。济隂有吕都县。见《前汉·地理志》。

又县名,属楚国。亦见《前汉·地理志》。

又姓。《广韵》太岳封吕侯,後因为氏。

又六吕,隂律也。《周礼·春官·大司乐》奏黄钟,歌大吕,奏姑洗,歌南吕,奏夷则,歌小吕。《注》小吕一名中吕。

又《大师》隂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前汉·律历志》隂六为吕,吕以旅阳宣气。

又大吕,旅也,言隂大旅助黄钟宣气,而牙物也。

又钟名。《战国策》大吕于元英,故鼎反乎磨室。《注》大吕,齐钟名。《晏子·谏篇》景公泰吕成。《史记·平原君传》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注》正义曰:大吕,周庙大钟。

又《扬子·方言》矤吕,长也,东齐曰矤,宋鲁曰吕。

又《逸周书》击之以轻吕。《注》劒名。

相关词语

吕不韦

LǚBùwéi

〖LuBuwei——theprimeministerofQinStateinWarringStatesPeriod(?-235B.C.)〗(?—前235),战国时卫国濮阳(现 在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韩国都城,现 在河南禹县)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吕雉

汉高皇后,姓吕名雉(音:zhì,ㄓˋ)(前241年-前180年)。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又称为汉高后、吕后、吕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

吕洞宾

LǚDòngbīn

〖LuDongbin——afamousTaoistpriestinTangDynasty〗相传是唐末进士,后来修道成仙,称为吕纯阳。吕洞宾、李铁拐和何仙姑是传说中八仙里的三个。

吕剧

lǚjù

〖Lü opera〗中国山东省的地方戏。

吕宋

Lǚsòng

〖Luzon〗菲律宾群岛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岛。

吕宋烟

lǚsòngyān

〖cigar〗雪茄烟,因菲律宾吕宋岛所产的质量好而得名。

拉丁字母写法

标准拼写

作为姓氏,吕在不同地区的标准写法有差异:

LYU(GB/T 28039-2011, 中国大陆居民护照使用)[3]

LUI(香港地区,韦氏拼音拼法)

LU(台湾地区,韦氏拼音拼法)

其他拼写

LU ( GB/T16159-1996, 2012年1月以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官方拼写,LYU取代护照姓吕的拼音LU)[3]

LV(计算机输入法)

的字母拼法

尽管大部分的键盘输入法中采用英文字母“V”来代替“ü”, 但是在旧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1996)中,在英互译场合,“ü”单独出现时标注为“YU”,在音节中标注为“U”。 因此在2012年2月以前,遵循旧有的拼音规范, “吕”在正式场合曾经广泛被拼作“LU”。

虽然这种拉丁拼写符合当时的国标标准,是官方在正式场合下遵循的规范。但在实际运用上有明显的弱点:

在绝大部分口语场合,ü和u相互混淆(比如“吕”和“陆”);

在绝大部分电子文本场合,几乎所有的拼音输入法都采用V来输入。LU表示的是lu,无法正确的输入lü。

由于输入法的广泛影响,非正式拼法“LV”逐渐在国内扩散。逐渐成为国内事实上的lü的拼写方式。甚至在大部分的金融和医疗系统中,“吕”姓氏的申请人均被录入为“LV”。

但是在对外场合,“LV”的拼发有明显的缺陷,在拉丁语系中两字母均为辅音,往往导致在国际交流中外国人士无法正确拼读。在香港地区,“吕”在粤语中的发音用拉丁字母拼读是“lui”, 因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官方拼法为“LUI”, 并且这种在粤语区域广泛使用。在台湾地区,则有Lu(韦氏拼音)等拼法。而在大陆地区,一段时间以来对外文书(如护照)按照旧国标拼写为“LU”。很多人因此在第一次办理出国事宜时遇到麻烦,护照上的“LU”和以“LV”登记过的机票,GRE成绩单或信用卡署名发生冲突。

针对“ü”混乱的拼写状况,国标于2012年终于进行了修正。

新版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GB/T 28039-2011 (2011-10-31发布 2012-02-01实施):

6.2 根据技术处理的特殊需要,必要的场合(如公民护照、对外文件和书刊等),大写字母ū可以用YU代替,例如:

Lǔ HéPíng 拼写为 LYU HEPING 吕和平

也就是说在2012年2月以后的所有对外文档中“ü”拼作“YU”。即“吕”的正式拼法是“LYU”。旧的“LU”拼法将被“LYU”逐步替代。

护照拼写

从2012年5月15日签发新的电子护照开始,全国执行新规定(《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GB/T 28039-2011),填写申请表格,要把“LU”书写成“LYU”。如果名字中也有“ü”这个音,比如“女”字,也需要改写成“NYU”

在此之前发布的护照在有效期内“LU”拼法依然有效。

为了避免护照和其他文书上的拼法不同在海外造成不便,可前往护照办理机构申请护照加注。

以下示例供参考:

假设申请人叫吕海洋。申请加注内容如下:

“ 持照人的姓名也可拼为:LYU HAIYANG 或 LU HAIYANG 或 LV HAIYANG 。

The name of the bearer of this passport is also spelled as LYU HAIYANG 或 LU HAIYANG 或 LV HAIYANG。”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