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伯劳

红背伯劳

别称 Red-backedShrike
中文学名 红背伯劳
亚目 雀形目PASSERIFORMES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中 文 名:红背伯劳

       俗名别名:红背伯劳 

       英 文 名:Red-backed Shrike

       拉丁学名:Lanius collurio  

       地理分布:中亚及东亚、俄罗斯;越冬于印度次大陆及非洲。 

       繁殖方式:卵生

       习性:喜平原及荒漠原野的灌丛、开阔林地及树篱。 

体形特征

        19厘米。体型较小(19厘米)的褐色伯劳。整个上体红褐色,尾上覆羽及尾羽棕色。过眼纹及头侧黑色;眉纹白;下体近白,雄鸟两胁沾粉色,雌鸟具黑色细小鳞状纹。 虹膜-褐色;嘴-灰色;脚-黑色。叫声粗哑的喘息叫声。

形态

  雌鸟,具黑色细小鳞状纹,上体褐色,翼斑不显著,过眼纹黑褐,胸、腹具黑褐色鳞纹。全长175-185毫米。本种仅L.c.allidifrons 亚种偶见于中国新疆北部阿尔泰山海拔1000米左右地区。

       以昆虫为主食。为罕见旅鸟。偶见于中国新疆北部阿尔泰山海拔1000米左右地区。

分布

    分布范围:国国内见于新疆东北部青河(旅鸟)。国外见于自英国、欧洲西部到亚洲中部。红背伯劳在中东及非洲越冬。

       分布状况:亚种pallidifrons为中国西北的过境鸟。

亚种分化

    红背伯劳有4个亚种分化,主要分布于欧洲。经查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仅找到1960年7月5日在青河海拔1250m采到的一雌鸟(标本号38646),头及背羽褐棕色,尾羽褐色具白端 。钱燕文(1963)首次报道了于 1960年7月在新疆青河县采到的为本种在我国的记录,但其记述过于简略,迄今未见其他报道,所能查对的标本又存在问题,因而我国是否有红背伯劳分布,尚待进一步研究。

红背伯劳图册红背伯劳图册(2) 红背伯劳图册红背伯劳图册(3)

保护措施

红背伯劳图册红背伯劳图册(2) 红背伯劳图册红背伯劳图册(3)

词条图册

    该物种已被列入 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