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冥天体

类冥天体

中文名 类冥天体
又称 类冥小天体或冥族小天体
目录导航

区别

注意区别类冥小天体(plutino)与类冥矮行星(plutoid)。前者只涉及3:2轨道共振特点,后者则属于矮行星范畴。

轨道

与海王星轨道共振的天体当初应该是独自绕着太阳公转的天体,在海王星向外迁移的时期,被捕捉并进入了共振轨道。

大多数的冥族小天体轨道倾角在10-25度的范围内,离心率在0.2-0.25之间,而结果是近日点在海王星轨道的内侧(或接近),远日点则接近柯伊伯带的外缘(该处的轨道周期与海王星轨道有1:2的共振)。冥族小天体的轨道周期都在247.3年的附近(海王星公转周期的1.5倍),上下的变动只有几年的差异。

已知的类冥天体

除了冥王星外,较大的几颗冥族小天体有:

小行星28978,Ixion「伊克西翁」

小行星38083,Rhadamanthus「拉达曼迪斯」

小行星38628,Huya「雨神」

小行星90482,Orcus 「厄耳枯斯」

由于冥王星及其三颗卫星也切合3:2轨道共振,它自身有时也会被分类为类冥天体。但有人认为类冥天体应比冥王星小,冥王星不能纳入类冥天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