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吸蜜鹦鹉

孔氏吸蜜鹦鹉

命名者及年代 Vigors,1824
拉丁学名 Vinikuhlii
脊索动物门
动物界
中文学名 孔氏吸蜜鹦鹉
鹦鹉科
鸟纲
分布区域 法属波利尼西亚、基里巴斯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物种名称】 孔氏 吸蜜鹦鹉
   【又 名】 库希氏吸蜜鹦鹉
   【拉丁学名】 Vini kuhlii
   【英文名称】 Kuhl's Lory
   【科属分类】 鸟纲(Aves)、 鹦形目、 鹦鹉科、 吸蜜鹦鹉族
   【整体概述】
  身长:19公分(7.5吋)
  亚种:目前并无已知亚种
  外型:这种 鹦鹉鸟体上半部为绿色,头顶带有浅绿色的放射状条纹,头部後方为深蓝,并带有浅\蓝色的放射状羽毛; 鸟喙和眼睛之间、脸颊、耳羽、喉咙和腹部为红色;大腿蓝紫色;尾巴内侧覆羽和背部下方黄绿色;尾巴上方红色,内侧灰色;鸟喙橙色,虹膜红棕色。
  栖息环境和习性:库希氏吸蜜主要栖息于浓密的雨林区、森林的边缘地区、花园和椰子园等地。在繁殖季他们会成对或是以 小群体游牧四处活动;大部分被看见的时候,都是他们飞过树顶或是在棕榈树上的时候,因为红绿相间的羽色对比相当明显;有时候他们会和非鹦鹉类的吸蜜动物一起在树上觅食,平时喜欢栖息于孤立的树木上休憩,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刺耳的鸣叫,相当显而易见。
  食物:库希氏吸蜜主要以花粉和花蜜(偏好椰子花朵)、软性水果等为食。
   【地理分布】
  从前仅限於雷马塔拉(Rimatara)、图布埃(Tubuai)等岛屿,曾经引进泰若那(Teraina)、塔伯润(Tabueran)、克瑞提马提(Kiritimati)等岛,也曾经在 卡克群岛(Cook Islands)出现过。
   【繁 殖】
  在野外他们的繁殖季为1月到3月,会在腐烂的树干或是枯死的树洞中筑巢,有时後甚至会在棕榈树的裂缝或是在树上已经开始腐败的椰子内筑巢;人工豢养的库希氏吸蜜资料非常稀少,正确的繁殖季不详,他们一次会产下2枚卵,孵化期约26到28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7-8周,时常会发生亲鸟不餵养雏鸟的情况,繁殖难度并不低。
   【保护级别】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