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吸蜜鹦鹉

金色吸蜜鹦鹉

命名者及年代 Sharpe,1882
保护状况 IUCN无危
动物界
金色吸蜜鹦鹉
别称 戈氏鹦鹉、戈迪氏吸蜜鹦鹉
吸蜜鹦鹉族
中文学名 金色吸蜜鹦鹉
鹦鹉科
鸟纲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物种名称】 金色吸蜜鹦鹉
  【又 名】 戈迪氏吸蜜鹦鹉
  【拉丁学名】 Trichoglossus goldiei
  Psitteuteles goldiei
  【英文名称】 Goldie's Lorikeet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吸蜜鹦鹉族
  【整体概述】
  身长:19公分(7.5吋)
  亚种:目前并无已知亚种       

繁 殖

  人工豢养的戈迪氏吸蜜繁殖难度并不高,但是需要比较宽大的鸟舍比较能够成功。可以提供20*30*20公分的厚木巢箱。他们一次会产下2枚卵,偶尔会产下3枚,幼鸟羽毛长成约需6周。幼鸟在离巢後3周可以独立。他们通常要3岁以後才有可能繁殖,如果照顾得宜,一年可以繁殖两次。
  

外形特征

  金色吸蜜鹦鹉身长18-19厘米,体重45-57克。该鹦鹉鸟体为绿色,前额和头顶为红色;耳羽和脸颊为紫红色,羽毛带有蓝色的条纹;颈部为蓝色,胸部和腹部为黄绿色,羽毛并带有很宽的深绿色放射状条纹;尾巴上方为橄榄绿色,内侧为橄榄黄色;翅膀内侧也有黄色条纹;鸟喙为黑色,虹膜为棕色。母鸟头顶的红色面积比较小。幼鸟只有前额为红色,头顶大部分为绿色仅点缀些红色羽毛。幼鸟、亚成鸟的鸟喙为黑楬色,一岁左右换羽完毕。

分布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生活习性

  金色吸蜜鹦鹉主要栖息于雨林和山区森林、高大的次要植被区、从平地到海拔2750米高,遍布花朵和果树的小森林区。平时大多以小群体或是组成至多30到40只左右的族群;喜欢在树顶或是花朵盛开的树木上活动,偶尔可以见到100只左右的庞大数量,有时候会和当地其他吸食花蜜的鸟种一起集结活动;相当喜欢洗澡,当下着细雨的时候,金色吸蜜鹦鹉会到树枝的最外端享受雨水;飞行的速度相当快,高度也通常都高于树顶,飞行的时候会伴随比较尖锐的叫声,因此相当明显易见。金色吸蜜鹦鹉主要以花蜜、花朵、水果、浆果和昆虫等为食。

生长繁殖

  人工饲养的金色吸蜜鹦鹉繁殖难度并不高,但是需要比较宽大的鸟舍比较能够成功。可以提供20×30×20公分的厚木巢箱。金色吸蜜鹦鹉一次会产下2枚卵,偶尔会产下3枚,幼鸟羽毛长成约需6周。幼鸟在离巢后3周可以独立。通常要3岁以后才有可能繁殖,如果照顾得宜,一年可以繁殖两次。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整体概述

  身长:19公分(7.5吋)
  亚种:目前并无已知亚种
  外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前额和头顶为红色;耳羽和脸颊为紫红色,羽毛带有蓝色的条纹;颈部为蓝色,胸部和腹部为黄绿色,羽毛并带有很宽的深绿色放射状条纹;尾巴上方为橄榄绿色,内侧为橄榄黄色;翅膀内侧也有黄色条纹;鸟喙为黑色,虹膜为棕色。母鸟头顶的红色面积比较小。幼鸟只有前额为红色,头顶大部分为绿色仅点缀些红色羽毛。

  栖息环境和习性:戈迪氏吸蜜主要栖息於雨林和山区森林、高大的次要植被区、从平地到海拔2750米高,遍布花朵和果树的小森林区。他们平时大多以小群体或是组成至多30到40只左右的族群;偏好在树顶或是花朵盛开的树木上活动,偶尔可以见到100只左右的庞大数量,有时候会和当地其他吸食花蜜的鸟种一起集结活动;相当喜欢洗澡,当下著细雨的时候,他们会到树枝的最外端享受雨水;他们飞行的速度相当快,高度也通常都高於树顶,飞行的时候会伴随比较尖锐的叫声,因此相当明显易见。
  食物:戈迪氏吸蜜主要以花蜜、花朵、水果、浆果和昆虫等为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