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顶吸蜜鹦鹉

蓝顶吸蜜鹦鹉

脊索动物门
鹦形目
别称 蓝额吸蜜鹦鹉、蓝额鹦鹉
中文学名 蓝顶吸蜜鹦鹉
鸟纲
英文名称 Blue-frontedLorikeet
分布区域 印度尼西亚
亚科 吸蜜鹦鹉亚科
Charmosyna属
目录导航

基本情况

  【物种名称】 蓝顶吸蜜鹦鹉

  【又 名】 蓝额吸蜜鹦鹉

  【拉丁学名】 Charmosyna toxopei

  【英文名称】 Blue-fronted Lorikeet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吸蜜鹦鹉族

  身长:16公分(6.25吋)

  亚种:目前并无已知亚种

外形特征

  蓝顶吸蜜鹦鹉身长16cm。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下巴和喉咙带有点黄色;胸部、腹部和翅膀内侧主要覆羽和尾部覆羽为黄绿色;头顶前端为蓝色;翅膀内侧飞行羽带有黄色条纹;尾巴上方为绿色,尖端带有细窄的黄色条纹,尾巴内侧为橄榄黄色,并带有橘红的底色;鸟喙橘红色,虹膜橙黄色。母鸟头顶的蓝羽较少,尾巴内侧覆羽的黄色条纹也比较明显。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生活习性

  蓝顶吸蜜鹦鹉主要栖息于岛上的山区林地。平时它们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飞行于空中的时候,尾巴内侧的橘红底羽毛相当显而易见。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尖锐的叫声,类似Fi~ Fi ~Fi~的声音。食物主要以花蜜、花朵、花粉、软性水果等为食。

生长繁殖

  由于它们的数量实在过于稀少,因此野外的资料不详;人工豢养方面也并无任何可以参考的资料。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极危(CR)。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