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黑鹦鹉塞舌尔亚种

动物界
中文学名 非洲黑鹦鹉塞舌尔亚种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非洲黑鹦鹉塞舌尔亚种

【中文别名】塞舌尔非洲黑鹦鹉、普拉兰黑鹦鹉、斯瑟马岛小鹦鹉

【拉丁学名】

【命名者及时间】Milne-Edwards & Oustalet, 1885

【英文名称】Praslin Parrot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鹦形目、鹦鹉科、非洲鹦鹉族、非洲黑鹦鹉

物种概述

非洲黑鹦鹉塞舌尔亚种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毛为黑棕色,尾羽的覆羽带有不同程度的灰色斑纹。晚成雏。主要栖息于森林地区、红树林区、沼泽区、热带草原;偶尔也会前往农耕区和果园等处活动觅食。在繁殖季会组成小群体活动。以种子、浆果、水果、花朵等为食;有时候也会前往农耕区觅食谷类,或是前往可可亚和香蕉等果园觅食。喜欢吃当地特有的海椰子的花朵,培植的果实,包括番石榴、番木瓜。

该亚种成鸟和普通亚种类似,但初级飞羽的外覆羽呈灰蓝色,头冠上有淡棕色的斑块。[1]

分布范围

分布于塞舌尔的普拉兰岛,繁殖地限于玛依谷地自然保护区(Vallée de Mai Nature Reserve)。自1988年起就发现它们走到库瑞尔岛(Curieuse Island)。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