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大桥

金海大桥

中文名 金海大桥
开工年份 2018年
全长 9.5公里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金海大桥位于广东省珠海市,路线全长9.5公里,起自横琴新区二井湾(环岛西路隧道)附近,跨越磨刀门水道及泥湾门水道,向西于大井角与珠机城际铁路共线,终至机场东路(省道S272)紫竹湾互通,由磨刀门公铁合建特大桥、鹤洲大桥、白藤河大桥及紫竹湾互通主线桥组成。金海大桥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铁路16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金海大桥桥面宽度达49.6米,是国内首例公铁同层跨海大桥,其宽度也是世界罕见。在跨度大的前提下,其四塔双索面设计,对铁路行车的颠簸控制成为项目难点和亮点。

金海大桥作为珠海市东西部重要交通干线,未来将连接珠海机场以及港珠澳大桥,也是横琴新区对外最重要的交通转换枢纽。珠海市东西部重未来将连接珠海机场以及港珠澳大桥,也是横琴新区对外最重要的交通转换枢纽。

金海大桥跨越珠江磨刀门水道入海口处,江阔水深,潮汐、台风、深厚软土分布,桥址自然环境复杂。大桥主桥采用四塔斜拉桥,公铁同层合建,中间通行双线城际列车,两侧布置高速公路,双向6车道并预留两个应急车道,桥面总宽49.6米,为项目控制工程。主桥全长近1.4公里,用钢量5.1万吨,总投资近13亿元,创下多项国内之最:国内首座公铁同层合建跨海大桥,国内首座公铁两用四塔斜拉桥;国内桥面最宽、挑臂最长的桥梁;主桥空间四柱式钢塔、挑臂式钢箱梁、塔梁固结及塔梁墩固结结构形式在国内均为首次采用。[1]

施工进度

2018年3月16日,由中国铁建大桥院(铁四院桥梁院)设计的珠海市金海跨海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不仅是珠三角入海口上架设的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而且也是国内首座公铁同层合建跨海大桥。

2021年1月31日下午5时18分,随着3600吨海鸥号起重船将重约2220吨的钢箱梁精准吊装到位,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首节段钢箱梁成功架设,标志着大桥建设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2]

2021年7月25日9时25分,珠海市珠机城轨金海大桥施工段右幅165-166墩边跨梁发生箱梁垮塌事故,致5名施工人员落海失联。截至17时41分,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水下箱梁内发现2 名落水人员并确认遇难,相关救援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3]

大桥之最

最长的复合型大桥

金海大桥全长9.5公里,约为珠海大桥总长的3倍。与其它桥梁不同的是,这是一座包括引桥、主桥和高架桥,有公路、铁路共用走廊的复合型特大桥。公路为双向6车道,铁路为复线。

最高的一座大桥

金海大桥在磨刀门水道设计的主桥通航净高为28米,可容纳3000吨海轮通过,比通航净高22米的珠海大桥高出6米。如果采用公路、铁路分层合建方案,磨刀门航道主桥最上层的公路面将高出海平面38米。

立交桥最多

金海大桥东、中和西部落点各有一个立交桥——横琴立交、横沥岛上的鹤洲南立交,三灶紫竹湾立交。“一座桥跨过三座立交,这是珠海桥梁史上从来没有的工程”,刘先万说。

鹤洲南立交与广珠城际轨道鹤洲南站相通。紫竹湾立交与272省道(金琴路)相接,连通珠海机场和金湾区的主干道。

距离入海口最近

金海大桥将是珠海距离入海口最近的跨海大桥。由于是近海大桥,金海大桥的设计和施工要通盘考虑通航标准和安全、抗震、抗海水腐蚀、抗台风袭击、抗海潮和海浪的冲击等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