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布莱尔谈到自己如何发挥作用,塑造了英国自戴安娜王妃去世到发起反恐战争这数年间的历史。布莱尔强调自己“其实并不是个喜爱追忆过往的人”。“我喜欢往前看。我的人生还有很多想做的事、很多目标。我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我依然在学习。”但他同时表示,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会十分保守,“尤其是在经济和安全方面;不过,我的心永远都敲打着改革的鼓点,我的灵魂现在是而且永远是叛逆之魂。”
《旅程》是布莱尔对其任职期间及任职之外经历的第一手叙述。在书中,布莱尔第一次谈到自己如何发挥作用,塑造了英国自戴安娜王妃去世到发起反恐战争这数年间的历史。书中历数布莱尔为再造工党所采取的种种决定,与戈登·布朗、彼得·曼德尔森等同僚之间的关系,为北爱尔兰的和平所进行的艰难谈判,为教育和医疗问题所进行的斗争,为推行1945以来英国最大规模的公共事业改革所作的努力,以及与世界政坛领袖,包括曼德拉、克林顿、普京、布什等人的交往。
英国首相之中,极少有人如布莱尔那般深入地塑造着国家的进程。未来数年之中,他的成就与遗产都将被不断提及。在关于布莱尔的万千文字中,本书独一无二:这是他自己的旅程,他自己的声音。[1]
中文版前言 | 第四章 蜜月 | 第十章 危机处理 | 第十六章 国内改革 |
致谢 | 第五章 黛安娜王妃 | 第十一章 对新工党的授权 | 第十七章 2005:托尼?布莱尔/戈登?布朗 |
序言 | 第六章 北爱和平 | 第十二章 “9.11”: 并肩作战 | 第十八章 凯歌与悲曲 |
第一章 高涨的期望 | 第七章 “执政如散文” | 第十三章 伊拉克:开战在即 | 第十九章 咬牙顶住 |
第二章 领袖学徒 | 第八章 科索沃 | 第十四章 决定 | 第二十章 最后阶段 |
第三章 新工党 | 第九章 保守势力 | 第十五章 伊拉克:善后 | 第二十一章 离去 |
中文版前言 | 第四章 蜜月 | 第十章 危机处理 | 第十六章 国内改革 |
致谢 | 第五章 黛安娜王妃 | 第十一章 对新工党的授权 | 第十七章 2005:托尼?布莱尔/戈登?布朗 |
序言 | 第六章 北爱和平 | 第十二章 “9.11”: 并肩作战 | 第十八章 凯歌与悲曲 |
第一章 高涨的期望 | 第七章 “执政如散文” | 第十三章 伊拉克:开战在即 | 第十九章 咬牙顶住 |
第二章 领袖学徒 | 第八章 科索沃 | 第十四章 决定 | 第二十章 最后阶段 |
第三章 新工党 | 第九章 保守势力 | 第十五章 伊拉克:善后 | 第二十一章 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