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福山

弗朗西斯·福山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弗朗西斯·福山弗朗西斯·福山(2)福山本是施特劳斯派(保守派)弟子(布鲁姆的学生),但他在施特劳斯与科耶夫的辩论(“古今之争”)中更多采取科耶夫的“现代”立场,因此他不但明言继承黑格尔——科耶夫的问题(“现代性”——“承认的政治”——“全球性普世一体化国家”——“历史的终结”)逻辑,并是用通俗的当代流行语言重新包装了科耶夫。

他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992)的历史的终结的观点来自于科耶夫对黑格尔的解释,在黑格尔所说的人类需要被人的欲望的推动下,历史不断进化,福山认为最后的历史是自由民主的历史,在自由民主阶段,人类获得了平等的认可,历史也就终结了。他在《历史的终结》一书(2006年)又提出弱意义上的“历史决定论”与马克思的“强意义上的历史决定论”相对照。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问题,他认为这“不是文化冲突,而实质上是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无关”。福山福山

他在《历史的终结》第二十六章“向和平联盟进军”中预言,以后的世界将分为两个部分,“后历史部分”(和平共处)和历史部分。“后历史部分”如何将自由民主推广至历史部分中去?福山断然否决了基辛格现实主义的(与历史部分)的妥协方案,也不认为在联合国框架下能够达成这两部分的合作和和解,因为联合国本身就不是康德意义上的“自由国家”的联盟。所以,福山把北约看成是“自由国家”的联盟,在这个意义上,他保留了武力解决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历史国家不是铁板一块,其内部发生的危机会使这些国家转变为自由民主国家。在这一部分中,他的模糊之处是自由国家的实现方式上,他既承认武力解决的可能性,又冀望于内部的演变。[7]

主要作品

序号 作品名称
1 《苏联与第三世界:过去三十年》
2 《历史之终结和最后的人》[8],又译《历史的终结与报废的人》
3 《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9]
4 《跨越断层+人性与社会秩序重建》[10]
5 省思民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强国论》
6 《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7 《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8 9《美国处在十字路口:民主权力与新保守主义的遗产》
9 《政治秩序的起源》[11]

词条图册

序号 作品名称
1 《苏联与第三世界:过去三十年》
2 《历史之终结和最后的人》[8],又译《历史的终结与报废的人》
3 《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9]
4 《跨越断层+人性与社会秩序重建》[10]
5 省思民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强国论》
6 《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7 《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8 9《美国处在十字路口:民主权力与新保守主义的遗产》
9 《政治秩序的起源》[1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