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日报

华侨日报

发型地区 香港
中文名称 华侨日报
目录导航

综述

香港大罢工期间,大量铅字工人旷工,不少报纸被逼停刊,因为岑维休曾办石印公司,当时报纸仍能继续出版,只是排版有所改变,字体较大。二战后《华侨日报》、《工商日报》和《星岛日报》成为当时香港最主要的报纸。

1991年该报被《南华早报》收购,1994年初由香树辉接手,1995年1月12日因亏损多时宣布停刊,共发行近70年,如果将其前身一一计入(可追溯至1857年创刊的《香港船头货价纸》)则有138年历史之久。《华侨日报》也是香港首份星期日出版的报纸。由于其历史关系,亦成为香港历史事件翻查的主要对象档案之一。

影响

在香港文教界影响

因为经常刊载中学、大学的活动消息,《华侨日报》有不少香港文教界读者。后来被《明报》和《星岛日报》取代。报纸另设助学金,于1958年创立,学生只需填写表格後,给校长盖章,连同成绩表有"升级"的影印本交回报社,其中1983-1985年的助学金给与每位中学生是港币八百元及後至一千元一年计(和现“香港赛马会助学金”有部份之关系,助学金与报纸一同停办)。

分支

《华侨晚报》:创刊于1945年9月1日,每日发行两次,分别在中午12时正和下午3时出版。1988年4月1日停刊。

《华侨报》:1937年,赵斑斓和雷渭灵往澳门办报。最初《华侨报》隶属《华侨日报》,到1967年被赵收购,现为澳门第二大报纸。

趣闻

来稿照登,只字不改:曾有专栏作家在来稿下以细字要求编辑尽快发稿费,这段文字竟能只字不改见报。

华侨日报

《华侨日报》是沙巴州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章之一,创刊于1936年3月1日,为前北婆罗州首家日报。1947年由丹斯里叶保滋接办,报纸由油印改为铅字印刷,由四开改为对开纸,每日出版6版。《华侨日报》在1978年4月改为私人有限公司,属叶氏父子控股有限公司辖下之报纸之一,沙巴州英文《每日快报》为其姊妹报。[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