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博物馆

合阳县博物馆

中文名 合阳县博物馆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9:00—17:00
竣工时间 1989年5月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89年5月,合阳县博物馆由合阳县文化馆分出后正式成立,隶属于合阳县文化局。

建筑布局

馆址位于合阳县城文庙内,合阳文庙创建于北宋元枯八年(1093年),前庙后学,规模宏大,是一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宋明古建筑群。主体建筑现郁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以及两斋、两庑、两厢,占地面积6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73平方米,是合阳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92年4月20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重建于明洪武二年,单檐歇山顶,风格古朴厚重,具有明显的明初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是明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殿前西侧竖有复刻的《汉合阳令曹全碑》,东侧竖有清乾隆32年镌刻的《重修学宫碑记》。

尊经阁位于大成殿以北,为建于高台之上的三层楼阁式木构建筑,创建于明万历初年,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阁体通高20米,拱斗交互,飞檐凌空,显得高大宏伟,巍峨壮观,在我省同类建筑中尚属罕见。阁前户侧竖有《雷简夫荐三苏纪念碑》等碑刻,1998年立。

场馆特色

夏阳邦工鼎·战国夏阳邦工鼎·战国建馆以来,通过征集、捐赠等各种途径,合阳县博物馆藏品不断得到充实丰富,现共有藏品784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组),二级文物5件(组),三级文物27件(组)。藏品涵盖瓷器、陶器、石器、玉器、金属器、书画等11个大类。其中以彩陶罐、绿石铲、绳纹大陶鬲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以夏阳邦工鼎、鸭头铜壶为代表的战国文物,以朱书陶盆、博山炉为代表的汉代文物,以砖塔铭残石、唐三彩扁壶为代表的唐代文物,以耀窑月白釉玉壶春瓶、耀窑仿建油滴釉碗为代表的宋金瓷器,以一刀平五千为代表的王莽货币等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文博界享有盛名,此外,清后期至民国年间一批10128册的古图书也是馆藏精品,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是合阳历史文化进程的重要佐证。

文化活动

合阳县博物馆曾在建国50周年时,在文庙尊经阁成功举办了“合阳文物精品展”,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9年9月,合阳县博物馆举办《奋斗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主题教育展分为“确立初心、秉持初心、坚守初心、涵养初心、砥砺初心、践行初心”六个单元。合阳县县委书记李县平带领全体县级领导走进渭南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和先进典型教育,追忆红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1]

机构设置

合阳县博物馆内设办公室、业务股、保卫股、张大有纪念馆4个科室。全馆在编人员5人,馆长1名,副馆长2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