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寿葆

宁寿葆

中文名 宁寿葆
主要作品 现代实用儿科学
出生日期 1932年
国籍 中国
医疗职称 主任医师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人物经历

宁寿葆宁寿葆1946年,进入圣芳济中学。[2]

1956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进入儿科医院工作,从此开始他的从医生涯。

1979年底,国家教委决定派人去国外交流、考察,而选拔的标准之一便是通过全国性的考试,主要以语言为主。宁寿葆通过考试之后,选择了加拿大多伦多的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去进修。

人物逝世

2022年1月31日,宁寿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2]

研究方向

宁寿葆长期从事儿童心血管专业临床与研究工作,擅长小儿心血管病的预防和诊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风湿病、病毒性心肌炎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防治。[4]

主要成就

宁寿葆宁寿葆宁寿葆是中国著名的儿童心血管专家,主要从事儿童心血管专业临床与研究工作,为中国儿童心血管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工作,包括心导管检查和造影的技术应用,在1959年9月开展全国第一例小儿心导管检查,并与其他专家一起完成了国内第一本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专著。为中国儿科学,特别是小儿心血管专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在对中国儿童危害很大的风湿热、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方面的病因诊断、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992年,他领导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将小儿心血管内科、外科融为一体的小儿心血管中心。他运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等多种技术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诊治和研究工作。

自1958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儿科学》《儿科诊疗常规》和《现代实用儿科学》等重要教材和专著,参加编写《实用儿科学》《小儿心脏病学》等权威性专著10余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3项。1991年,他领导完成了上海市杨浦区、徐汇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调查,为中国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填补了空白。对减低中国儿童5岁以下的死亡率,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身体力行,积极倡导并率先开展儿童分子心脏病学的研究工作,指导的研究生在“家族性高脂血症载脂蛋白B-100氨基酸突变的研究”和“纤维连接蛋白对早期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研究”都填补了国内空白。[2]

荣誉记录

时间 荣誉名称
2016年10月 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3]
--- 上海医科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伯乐奖
--- 苏祖斐儿童健康基金奖[1]

学术任职

时间 荣誉名称
2016年10月 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3]
--- 上海医科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伯乐奖
--- 苏祖斐儿童健康基金奖[1]

著作作品

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4]上海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组长、《中华儿科杂志》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PEDIATRICS》中文版主编等职。[1]

个人生活

出版时间 著作名称 出版社
2004年12月 现代实用儿科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社会活动

出版时间 著作名称 出版社
2004年12月 现代实用儿科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人物评价

1958年,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结为伉俪。[2]

轶事典故

2011年,捐出自己积攒的2万余元,用于奖励医院的业务骨干。

2013年1月,宁寿葆与夫人闻玉梅院士在复旦大学发起成立了“一健康基金”,用于奖励在微生物、传染病、公共卫生、药学等领域为“一体化健康”研究与教学做出突出成绩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师。[2]

词条图册

宁寿葆(左)宁寿葆(左)宁寿葆淡泊名利,作风清廉,治学严谨,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也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这位德医双馨、一生医治无数病患的儿科医生目睹了新中国建立后儿童医学事业从无到有的每一次进步。在六十年的行医教学生涯中,不仅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病家广泛的称赞,以无私奉献和严谨作风培育新人,为培养儿科事业接班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评)[5][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