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中央大学院主持召开的国民政府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我们注意现在幼稚园和乡村小学教师的缺乏,决定于各省选环境适宜的地点,开设幼稚师范及乡村师范学校,以培养普及教育所必须的师资”。
梁漱溟于20世纪30年代初到山东开展乡村建设实验。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的何思源重视普通师范教育,积极推动建立乡村师范、简易师范、师范讲习所等教育机构。
1930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在莱阳设立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莱阳县政府以地方随粮带征大洋4.22万元,以及宣政院、马山埠、三官庙旧庙观70余间的旧料(约值万余元),共计大洋5万元作为校舍建筑费用,动工兴建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学校于1932年1月竣工,占地面积63.8亩,校舍290余间,另有林场2余亩,农场30余亩。
1932年,发生张光吾离校事件,张光吾系二乡师的国文教师,利用讲台向学生宣传无政府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在学校产生恶劣影响。进步师生联合起来,将其驱逐出了二乡师。
1932年10月胶东事件爆发,韩复榘军队为驱赶刘珍年部进攻莱阳,学校被刘部破坏殆尽,抢掠一空,师生被迫散逃。年底,学校因此停课。
1933年5月,学校复课。
1934年2月23日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但社会上仍称其为“二乡师”。
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二乡师学生罢课两周积极响应,并成立组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1936年秋吴幸之与同学孙可佩、李文光、杨坤思(杨心田)、杨锡芷(孙加诺)等5人秘密建立了“民先”小队。通过学生自治会,他们在学校公开组织了二乡师救国会。
1936年10月10日学生自治会组织全校学生召开莱阳乡师学生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学校召开悼念大会,贴出布告,请教师讲述鲁迅的生平事迹,进行抗日宣传动员,产生很大影响。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学校南迁,于11月停办。
二乡师停办后,广大师生有的奔赴延安,有的在当地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有的参加了党的地下活动。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大部分师生成为我党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干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
1932年,张静源到莱阳开展党的工作。5月,他亲自介绍了莱阳乡师学生刘松山、王之风等人入党。7月底,中共莱阳县委重新建立后,在乡师学生中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共计20余名。同年秋,中共莱阳乡师支部成立。从此,乡师支部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除了在校内组织发动学生与反动校长进行斗争外,还重点组织党员参加社会斗争。8月,他们在海阳县香山小学发动学潮,赶走了反动校长,使得县委书记张静源以香山小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在海阳开展党的工作。同时,乡师支部还肩负着莱阳县委、胶东特委与上级党组织间的联络工作。莱阳乡师党组织在校内外的革命活动,引起国民党政府的警觉。学校当局怕招祸,先后斥令包括10余名党员在内的30多名进步学生退学。但党的活动仍未停止,余下的党员经常与县委联系,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莱阳乡师从1930年秋创建至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办,共招收学生7级,560人,毕业了4级。乡师停办后,广大革命师生有的奔赴了延安,有的在当地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有的参加了党的地下活动。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大部分师生成为我党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干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的成立,开创了胶东中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930年11月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首次招生,应试者250人,录取80名,分两个班级,以后每年招收两个班,每班40名,学制四年,共8个学期。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不仅突出“乡村”特点,从教学目的到教学内容都与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紧密结合,为乡村小学培养师资,同时它也成为培养革命青年的摇篮、中共莱阳党委的重要活动基地以及胶东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名扬齐鲁大地。
在1930年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招收第一批学生时,莱阳地方党组织就派党员考入学校,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在学生中发展党员。1935年12月,当时的北平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并开始酝酿开展广泛的抗日救国运动。